崔永元不仅曝光了阴阳合同,更深层的撕开了影视圈的资本黑幕!

崔永元和《手机2》的剧组成员开撕有半个月了,这个55岁的男人,一如既往地倔强,难能可贵。

冯小刚似乎没想到,自己的沉默,反而让老崔成为当下“炮轰”发起人,瞄准整个娱乐圈,公布某明星的阴阳合同,将娱乐圈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彻底揭开。

“大小合同”、“阴阳合同”都是一个意思,以某明星为例,小合同薪酬1000万,按照我国劳务报酬的税法规定,需要纳税300多万元。

崔永元不仅曝光了阴阳合同,更深层的撕开了影视圈的资本黑幕!

另一份无法见光的5000万合同,需缴纳的税额将近2000万元,偷税数额早已严重触犯刑法,一经查实,至少三年以上。

而老崔在采访时指出,涉案金额远超目前曝光金额的十倍以上,他整个抽屉的合同资料,间接掐住明星们的命脉。

其实他也很错愕,他以为大众都知道娱乐圈这些内幕猫腻,殊不知是自己无意间。显然,自己的无心之举,已经捅破窟窿了。

这些拿着阴阳合同的明星,表面看似风光,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片酬,实际上可能只拿到零头而已,最终都替资本背锅。

崔永元不仅曝光了阴阳合同,更深层的撕开了影视圈的资本黑幕!

举个例子,资方请一个片酬1亿的演员,并做成两份合同,一份合同标注1亿,帮演员上税,另一份税前1000万才是演员的实际所得。

因此,阴阳合同的最重要性质不是偷税,而是“洗钱”。

一直以来,我们关注抨击的对象一直在一个误区,总在抨击国内的电视剧、电影怎么都是小鲜肉当道、都是大制作烂片,总是不断赔钱,反而高质量影片越来越少。

事实上,并不是说中国缺乏好莱坞基因,也不是国内的演员不敬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恰恰是许多影视剧的资本投入,并不在乎影视质量,只关心如何迅速地漂白“洗钱”。

如果影片成功上映,资方和影院很多时候票房数都是假的,而是通过幽灵场、偷票房等方式进行,悄无声息地将钱洗白。

崔永元不仅曝光了阴阳合同,更深层的撕开了影视圈的资本黑幕!

因此,所谓动辄几亿成本的“大制作”电影,赔得越多,洗钱的数额就越多。

此外,影视圈洗钱的招数还有很多,简直五花八门。

有的挂名成立一个工作室,走个体户纳税通道,税率就能从45%降到35%;或者跑去避税天堂霍尔果斯、浙江东阳等地区注册公司。

更甚者有明显直接放弃国籍,成为非居民纳税人后,就只需承担有限的纳税义务即可。这就是为何有那么多明星移民的原因。

冯小刚的《手机2》能否开拍我们不清楚,但今年或许会上演一场《监狱风云2018》。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都会喊,但每个人都想多赚钱少缴税,这很正常。

崔永元不仅曝光了阴阳合同,更深层的撕开了影视圈的资本黑幕!

只是活在当下,工薪阶层往往只能拿到死工资,银行流水十分清晰,缴税纳税什么的几乎都是透明的,几乎不存在偷税漏税的问题,反观富人阶层,却运用权势金钱等偷税漏税。这种畸形的社会状态,也是相当可笑了。

更好笑的是,很多有关崔永元最高热度的文章,并未涉及任何天价合同的内幕。但是讲到富人的偷税黑幕时,一些新闻网站就开始被404了。这些背后的黑幕被故意压制。

大家注意新闻会发现大众舆论一直在被引导在崔永元和冯小刚的个人恩怨中,最多挖掘一下明星的阴阳合同,仅仅是隔靴搔痒。

这真的很没意思,我们有了解真相的权利,不是仅仅调查某个明星的合同就简单完事了。

老崔揭开的不止是阴阳合同,更是长达十几年影视圈根深蒂固的资本毒瘤,也是整个行业默而不宣的悲哀。

现在各种丑陋终于显露出来。

连日来,崔永元怒怼范冰冰一事持续发酵。

现在的娱乐圈。总感觉大家没在干正事,不是蹭红毯,就是炒绯闻,不是捡石头,就是练劈叉。一个演员,我们都还没看到什么像样的作品,不用说演技什么的,我们还一脸懵逼的时候,人家片酬就已经高到天上去了。然后再反驳局是是市场经济。可是,哪有这么不长眼的市场经济呢?我觉得其中必然有诈。

崔永元不仅曝光了阴阳合同,更深层的撕开了影视圈的资本黑幕!

其实可以看到,这场争讼之中是隐含着严肃命题的。

第一个命题当然是天价片酬。

第二个命题当然是明星偷税。

为什么越是高净值群体,越有更多的途径去“合理避税”,而工薪阶层才是老实纳税的主力军?公民纳税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为什么明星们偏偏“避之唯恐不及”,想出各种招去避税。这现象虽然司空见惯,但认真琢磨一下,还是感到很困惑。

但不管当事人怎么转,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时代走向。“走向”看起来高深莫测,但是真真切切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它会给每一个疑问预设答案。如果看不清这个走向,早晚都会遇到一声棒喝。所以,不管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遵守纳税法则,少一点投机取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