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不修德政的惡果!八萬義大利平民被亞細亞人砍倒

本都人很快成了小亞的主人,國王想繼續西進,首當其衝的是羅馬很為堅定而且善於海戰的盟友羅得斯人,為此他準備了大量船艦。

同時,為了將小亞諸民族與自己綁在同一條戰船上,他下達了一條極為殘酷的命令,即要求他所有的總督們,要他們在此後的第三十天,命令他們城市中的亞細亞居民攻擊城市中所有的羅馬人和意大利人,以及出身於意大利的被解放的奴隸,殺害他們並棄屍荒野,掠奪他們的財產。

羅馬人不修德政的惡果!八萬意大利平民被亞細亞人砍倒

命令被執行後,國王滿足了自己的野心,而小亞人也得以發洩了他們對於羅馬人由來以久的憤恨。

在命令執行的那一天,種種悲慘的事件發生了,命運是如此的多變和無情,上帝彷彿在捉弄這些意大利人,當他們的意大利同胞還在意大利本土上與羅馬人進行爭取與其同等的權利與地位的戰爭的時候,他們卻因為與羅馬人由來已久的同盟關係而遭到殺害。

野蠻的殺害剝奪了大量意大利人的生命與財產,此時羅馬共和國如日中天之際,卻大約有八萬人倒在了血泊之中,孫子在其兵法中強調“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羅馬將軍們因為他們自己的貪婪與輕敵導致了戰爭初期的失利,同時令其人民任人宰割,如果他們稍微理智,恐怕就不會犯下如此嚴重的錯誤了吧。

羅馬人不修德政的惡果!八萬意大利平民被亞細亞人砍倒

與此同時,國王的大軍指向羅得斯,對戰爭頗為敏感的羅得斯人早早預測到了戰爭正在走向他們,他們為此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加強城牆和海港,到處儲備了軍事機械,並徵募了一些軍隊前來增援。當本都人的大軍到來時,他們採取了堅壁政策,破壞了城郊地區。

同時,他們勇敢的把戰艦開出來與強敵戰鬥,可是由於對方數量的眾多而敗退回城。雖然本都人的海軍佔據優勢,但是他們的步兵尚未到達,對於堅城也只能望洋興嘆,雙方在城牆上不斷髮生小規模的衝突,本都人佔不到絲毫便宜,這讓羅得斯看到了對手的虛弱,漸漸助長了他們戰勝對手的勇氣。同時他們不斷積蓄力量,等待機會以反擊對方的進攻。

羅馬人不修德政的惡果!八萬意大利平民被亞細亞人砍倒

一個偶然的機會,當國王的一條商船扯著風帆在他們附近航行的時候,一條羅得斯的兩列槳船向它進攻。雙方許多船艦前往赴援,兩軍馬上觸發了大規模的海戰,一方擁有數量與火力上的優勢,而另一方則更為有技巧與勇氣,羅得斯人不愧為善於海戰的民族,在如此不利的條件下,他們的技巧勝過了對方的數量,帶著大量戰利品回到了港口。

在擁有數量與火力優勢下被擊敗顯然是國王沒有預料到的,然而,這僅僅是失敗的開始。羅得斯人不斷抓住戰機給予本都人不小的打擊,在如此佔有優勢的情況下卻被對手連續擊敗,這令國王的盟友們以及部下士氣大落,國王乘著他的戰艦到處行駛以鼓勵他的部下。

羅馬人不修德政的惡果!八萬意大利平民被亞細亞人砍倒

不幸的是,一件偶然事件發生了,一條開俄斯的戰艦在混亂中猛烈的向國王的戰艦衝擊,這令國王大為不滿,但是為了顯示他的寬大,他沒有當場發洩他的怒火,而是把仇恨的種子深深的埋在心底。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轉發分享給您的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