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分析」毒品「易感人羣」之家庭篇:爲何家會害人?

「个案分析」毒品“易感人群”之家庭篇:为何家会害人?

「个案分析」毒品“易感人群”之家庭篇:为何家会害人?

湖南康達自願戒毒中心

合成毒品操守率達76%

「个案分析」毒品“易感人群”之家庭篇:为何家会害人?

關注

但凡家裡有一個人吸毒,這個家有了縫隙:為什麼好端端一人放著舒服日子不過非得要吸毒、作死?在你瞭解每個吸毒者家庭之後發現,面對他們,即便恨鐵不成鋼,仍不能忽視家庭成員在這場歧途中所扮演的角色。

近日康達君(微信公眾號:kdjiedu)

走進病房,與戒毒患者主治醫生、患者深入交流,試圖瞭解這些吸毒者家庭背後的原因,幫助大家更好地、科學地防範毒品。

「个案分析」毒品“易感人群”之家庭篇:为何家会害人?

張斌(化名),男,瀏陽人,33歲,已婚,育有一子。

“他家庭比較特殊,你跟他聊天就會發現,他這個人完全是不思考什麼東西的,家庭條件很好,從小卻很少注重培養他獨立的意識,幾份工作都是家裡給安排好的,可以說是紈絝子弟了,他讀書升學,完全不需要努力,結婚生子更是不需要費神,電腦賭博之前輸了蠻多錢(十幾萬),家裡也填補好了,最近兩年脾氣變得暴躁才送過來戒毒治療。剛來的時候非常不配合,情緒反應很激烈....”

張斌目前生活所擁有的一切,比普通人至少要少奮鬥十多年,但也正是這種優勢讓他未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什麼事情都被安排好、無原則地溺愛讓他離開家人的庇護無法生存。

家庭的教養潛移默化形成一個人的個性、氣質與人格,父母對孩子有怎樣的“規劃”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們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特別是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獨立自主能力影響極大。

跟張斌交談時,習慣性地出現“我家裡能幫我怎樣怎樣”:大學曠課家裡幫忙擺平混了張畢業證;工作也是家裡託關係找了家不錯的單位;沉迷賭博、吸毒家裡幫其還掉債務送來戒毒;經常性地不回家;娶妻生子也是家裡人全盤操辦,兒子兩歲多他從未換過尿片!

我們在責難吸毒者不能獨立、自我、不上進的同時,卻忽視了家庭在其成長中的引導作用。家長毫無原則的溺愛、費盡心思滿足孩子需求、什麼都替孩子安排好等等,讓其在一個「沒有挫折」的環境裡成長,當外界誘惑來臨,他們該怎麼來抵擋?

「个案分析」毒品“易感人群”之家庭篇:为何家会害人?

彭書綿(化名),女,長沙縣人,31歲,未婚。

“這個女孩子情緒有點不穩定,你們要找她聊天可以去試試看,不過可能不會願意說話。性格比較怪異。家庭情況比較複雜,媽媽是湖南湘西的。遠嫁到浙江一帶,十多歲的時候父親離她們母女而去,她們住在長沙相依為命,13歲就進社會,應該是吃過不少苦,跟著交往八九年的前男友(男友販毒、吸毒)一起吸毒,她媽媽發現這兩年有點不對勁,便送來戒毒,也跟前男友斷了聯繫。

聊天的時候千萬不要提及她父親,她很反感:父親當年不聲不響地離家,後來重組家庭、即便是現在出錢讓她戒毒,但從未露過面。父親覺得對不起她,只要她提要求父親都滿足,想用花錢這種方式來彌補:名牌包包、整容、旅遊等等,他父親沒錢也要借錢滿足她的要求。”

錯過的陪伴真的可以用錢來挽回嗎?

跟上述張斌所面臨情況截然相反:從小放養、早早地進入社會,是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讓她覺得販毒吸毒的前男友帶著她吸毒是對她最好的人?

康達戒毒陳醫生:這是她第三次進行戒毒治療,每次都答應得好好的,但是總是會忍不住地想去前男友接觸,只要一接觸就會碰到毒品。她心地很善良,覺得前男友對她很好,想要幫他也戒毒,想要幫他贖罪,可她自己都這樣...

沒有人有無端指責他人的權利,但父親過早地離開她卻仍是一個心結,這對性格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青少年時期的書綿不得不面對家庭的變故、複雜的社交圈子,父親在其成長教育中嚴重缺席,母親對其成長的疏忽,哪怕是外人一點點好在缺少家庭溫暖的她而言是多麼地珍貴,想消極逃避生活,前男友帶著毒品走近她卻是另一種“安慰”!

康達君並不是對單親家庭有偏見,事實證明很多單親家庭孩子一樣心理健康、對生活抱持積極態度,書綿的問題在於青少年時期缺乏家庭的良善引導,如果家庭成員之間多一點溝通、多一點關心,而不是時過境遷後花錢來彌補,這樣會不會好很多?

「个案分析」毒品“易感人群”之家庭篇:为何家会害人?

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問題家庭的問題卻不一而足。當人們在苛責吸毒者作繭自縛、咎由自取的同時,康達君也試圖追尋他們接觸毒品其他客觀原因(並不是為吸毒者開脫,吸毒行為違法且害人害己):生活的家庭氛圍、性格養成、人格變化因素不可忽視。

逃避型人格面對生活問題在毒品中沉淪,缺乏自我意識的人受到慫恿便隨波逐流濫用成癮,你知道嗎,少年和青壯年時期是一個人生理發育、心理發育、個人是非價值觀形成重要時期,也是這個事情很容易導致藥物濫用。

「个案分析」毒品“易感人群”之家庭篇:为何家会害人?

好奇、法制觀念淡薄、對毒品認知不夠、認知能力與判斷是非能力不強等是這個時期典型特徵,據調查,青少年吸毒原因中無知好奇佔52%,家庭問題等也是重要原因。

家庭是一個人向前的勇氣和膽量,同樣,家庭也影響著一個人最終要走向哪裡。我們在指責吸毒者沒有責任心、屢教不改的同時,更應該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家庭環境是否存在一些問題,已經發生的事情怎麼扭轉局面?如何防範於未然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不錯,請分享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如果身邊有人不慎沾染吸毒,請多點關愛和包容,儘早幫助他們戒毒,逃離毒品的魔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