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小龍蝦是不是真的不能吃?

想要知道小龍蝦如何,問問資本市場就知道了。 如果一個生意掙不著錢。估計很難有人來投資,而資本瘋搶的行業,至少說明未來利潤可期。簡單盤點一下,就可以發現,資本早已行動,迅速將觸角伸向小龍蝦市場。從2015年至今,已有十餘家品牌受到資本青睞,拿到數千萬甚至億元融資。這隻能說明這個行業大有可為,吃小龍蝦的人非但不少,而且越來越多。

其中,外賣O2O平臺“大蝦來了”2015年先後宣佈獲得風雲天使基金的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和58到家領投的3000萬元A輪融資。同年,卷福小龍蝦在京東股權眾籌了1330萬。麻辣誘惑旗下的熱辣生活和麻小外賣品牌2016年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2017年獲得了B輪融資。新辣道旗下的供應鏈品牌信良記去年3月獲得5000萬元的A輪融資,隨後又獲得了1.2億元的A+輪融資。 夾克的蝦在京東股權眾籌平臺閃募4小時獲得超600萬元募資。蝦搞蝦弄,獲得中路資本的500萬元投資;蝦baby,先後宣佈獲得起源資本、真順基金的300萬元天使輪融資,和清華經管加速器、YOU+早期投資人楊輝的Pre-A輪的千萬級融資。投資人不會傻,也不會無緣故砸錢。

這個市場的規模是難以想象的。我們來看看美團研究院的《大數據裡的小龍蝦經濟學》,就會發現,在全國3萬億元的餐飲市場中,小龍蝦市場從2015年起獲得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現已超1000億元,人均消費額84元。打個直觀的比方,全國小龍蝦專營店總量達17670家,是肯德基中國門店數量的三倍。 就未來而言,小龍蝦的需求總量約為190萬噸,其中餐飲需求140萬噸、加工需求50萬噸,而目前的供給產能僅有90萬噸,需求缺口近100萬噸。有資本撐腰,有巨大需求,無怪在價格方面,小龍蝦價格同比去年有30%以上的漲幅,價格波動劇烈時甚至翻了一倍。市場火爆,恐怕暫時還沒有冷卻下來的預兆。

外面的小龍蝦是不是真的不能吃?

那小龍蝦的由來是怎樣的呢?

小龍蝦是一種叫「 克氏原螯蝦」的甲殼類動物,與我們平時吃的淡水蝦是相近的一類食材。之前小龍蝦被火熱地報道過:傳言說生長在臭水溝等髒環境,攜帶大量寄生蟲和重金屬,甚至還是有說小龍蝦最初是從日本帶進來「用於清汙」的,日本人都不吃,只有中國人才吃這種小龍蝦。

讓樂一樂分析分析,公眾對小龍蝦有哪些擔憂?

一、只有中國人吃?

事實並非傳言所說的那麼嚇人:小龍蝦並非日本人的陰謀,不止中國人吃,這種美味世界各地都有食用,而且中國原本就有小龍蝦,世界各地都有不同品種。

二、重金屬超標?

小龍蝦的環境適應能力確實厲害,即使是汙染嚴重的壞境它們也能存活,但為了提高產量,現在人工養殖的小龍蝦一般都在清潔水域裡。另外,外殼才是重金屬的聚集地,這些重金屬會在小龍蝦生長過程中隨著脫殼而減少。

三、有寄生蟲?

水生生物像螺絲、貝類、魚類、菱角、牛蛙等都可能攜帶寄生蟲。想要安全地享受這些美味,一定要燒透煮熟,千萬不能半生不熟就動筷子。

其實,小龍蝦真正的安全隱患在這兒——不難見到報紙報道或聽同事說,昨天某某在大排檔吃完小龍蝦後又拉又吐還發燒,嚴重的甚至要進醫院。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吃了小龍蝦這麼容易「中招」呢?

1. 未熟透,吃進了大量細菌

我們吃小龍蝦容易發生腹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加工環節沒有將小龍蝦徹底煮熟煮透,沒有將細菌徹底殺死。可能是為了保證味道鮮美、「肉不老」等原因,小龍蝦煮的時間不夠,沒有徹底熟透。小龍蝦的頭大尾小,蝦身的肉已經老了但蝦頭可能還未熟透,而且蝦頭更容易藏汙納垢,攜帶各種病原菌。因此吃了加工不當的小龍蝦會有大量細菌被攝入,自然就容易發生腹瀉。

2. 小龍蝦變質,細菌繁殖產生了毒素

夏天是小龍蝦熱銷的季節,夏季氣溫較高,龍蝦死後容易變質,一些商販可能會將不新鮮或者變質的小龍蝦繼續銷售。企圖通過徹底煮熟不新鮮小龍蝦來保證衛生是不可取的,因為即使煮死了細菌但煮不走細菌代謝產生的毒素。

雖然高溫可以殺滅細菌,但在小龍蝦變餿過程中細菌產生的毒素依然在其中,而且一般的加熱無法使毒素降解。比如說常見金黃色葡萄球菌,在 100℃ 時幾分鐘就可以被殺死,但其產生的腸毒素耐熱力很強,煮沸數小時仍可保持其毒力。小龍蝦變餿過程中會有各種細菌在繁殖,產生各種毒素,因此吃不新鮮小龍蝦後不一定都是細菌導致的腹瀉,更多可能是細菌毒素導致的腹瀉。

如果不幸吃到不新鮮小龍蝦又沒熟透,細菌都沒徹底殺死,那麼就是細菌和毒素一起攝入了,極容易發生急性胃腸炎甚至食物中毒。

3. 配料、油、就餐環境等衛生問題

一些街邊大排檔使用的油或配料同樣也會出問題,他們可能會使用地溝油,或者不新鮮的配料,加上餐具不乾淨、食用環境雖熱鬧但髒亂差等,這些都是吃他們的小龍蝦更容易導致腹瀉的原因。大排檔處理不新鮮的小龍蝦經常會用油一炸,加上各種調料調味,麻辣重口味,掩蓋其異味。而且吃加了過辣過多調味料的食物本身也容易刺激腸胃。

外面的小龍蝦是不是真的不能吃?

樂一樂提醒大家,小龍蝦的頭部是吸收並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積聚病原菌和寄生蟲的部分。因此為了吃的健康,不要吃小龍蝦的頭,最好煮之前就去掉蝦頭,這樣加工起來也較容易熟透,保證吃的乾淨衛生。

小龍蝦,肉少,而且也不鮮美,全靠調味,並且小龍蝦生長環境不是特別好。但是,身邊人很多都愛吃小龍蝦,一提起來就愛的不行。究竟是什麼增加了大家對小龍蝦的喜愛?因為它是聚會神器。小龍蝦特別能勾起食慾,加上一般是麻辣的做法,就更刺激味蕾了。胃口不開時,來一隻便消萬般愁。在這個無辣不歡的時代,小龍蝦麻辣口味以及各種誘人的不辣口味,才是其致命武器。

夏天,來了,而且已經來很久了,麻辣小龍蝦也來了,啤酒也來了。生活開始豐富起來。但是並不想讓身體也豐富起來。小龍蝦裡有肺吸蟲,容易造成“橫紋肌溶解症”。一般來講,小龍蝦和蟹這類動物都攜帶肺吸蟲,而且用烤、炒或者醃的方法不能保證將肺吸蟲的幼蟲殺死。所以,吃小龍蝦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行。

需要注意的是,吃小龍蝦會引來哪些麻煩?

皮膚過敏:龍蝦是一種高蛋白食物,蛋白質攝入過量會出現異種蛋白反應,就可能造成全身過敏,出現紅色的風疹團。

急性腸胃炎:吃不乾淨或未煮透的龍蝦很容易得急性腸胃炎。龍蝦的頸、頭寄生著多種寄生蟲,切忌生吃,嚴重的可導致肺吸蟲病。

痛風:吃龍蝦時不要喝啤酒,因為龍蝦蛋白質高,嘌呤的含量也非常高,如果吃龍蝦同時大量喝啤酒就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風發作。

吃小龍蝦著實讓人不放心,但民以食為天,好多人還是為了過把癮不惜承擔被染上寄生蟲的風險。

小龍蝦中為何會有寄生蟲?

南京大學生物學院副教授黃成介紹,目前,市民食用的小龍蝦大多來自人工養殖。相比泥水溝等自然環境,他認為,人工養殖的小龍蝦相對乾淨。但也表示,即使人工養殖的小龍蝦,養殖環境不同也會造成小龍蝦的差異。比如,水藻類較多或使用飼料養殖的水體,可能導致小龍蝦附著物較多,相比雜質較多。而且淡水裡面仍有各種寄生蟲,小龍蝦等水生動物可能受到水體感染,含寄生蟲,如肺吸蟲等。

外面的小龍蝦是不是真的不能吃?

感染肺吸蟲病會有何症狀?肺吸蟲到底是什麼?根據中國知網的搜索顯示,肺吸蟲是一種寄生在人肺臟的寄生蟲,可使人患肺吸蟲病。

中國知網顯示,如果人感染肺吸蟲病後,可能出現咳嗽、咯痰且帶血絲或呈鐵鏽色。如有繼發感染,則痰呈膿性,並伴隨胸痛。此外,由於蟲體有移行特點,故可移行寄生於肺部以外的臟器,如入腦可引起頭痛、癲癇、視力減退等,入脊髓可引起排尿困難。醫生李立新等人曾在一篇關於“肺吸蟲病診治研究”的文章中表示,所有肺吸蟲病患者發病期前均有生食水產品史。因此,黃成提醒,小龍蝦切忌生吃。

小貼士——

小龍蝦怎樣吃更安全?

STEP1 清洗

可反覆用清水換洗

如果自己烹飪,需先將小龍蝦洗淨。黃成建議,可將買來的小龍蝦放在乾淨水體中養殖,不斷換洗,直到水體較為清澈。

STEP2 烹飪

勿爆炒 煮夠10分鐘

黃成告誡,千萬不要生吃或食用未熟的小龍蝦,需確保其完全熟透。他認為,爆炒也不行,可能炒不透、炒不均勻,仍遺留活體蟲卵。黃成建議,可先用油炸再清炒,水煮也應保證10分鐘以上,達到高溫消毒效果。食品專家馮雙慶則表示,烹飪小龍蝦的溫度需達到100℃以上,並持續一定時間。如果是活的小龍蝦,則需蒸10分鐘以上。同時,小龍蝦含蛋白質,且屬於水產品,尿酸偏高、痛風、腸胃不好或者體質虛寒以及過敏的市民不應攝入過多。

外面的小龍蝦是不是真的不能吃?

STEP3 食用

不吃頭部 不吃死蝦

專家還提醒,死蝦不宜食用。根據媒體報道,烹調後的蝦如有濃烈腥味、蝦體散開發直、肉體鬆軟無彈性、顏色變暗且殼身有較多的黏性物質,很可能是死蝦。

此外,食用小龍蝦時應避免吃頭部,因為頭部含肝臟、胃、腮等器官,容易堆積很多汙染物,包括寄生蟲。注意事項:別為了過過嘴癮,而讓自己的身體生病。儘量控制自己做到少量食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