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

文 | 涵涵妈

昨天吃完晚饭,涵涵爸又跑去楼道里抽烟,涵涵看见了,就开始喊:“爸爸,不是说一天只能抽两根烟吗?给你说了多少次了,咋就是不听呢?”

那语气,那神情,甚至那说出来的语言,都跟我一模一样。

我跟老公相视一眼,笑了笑。后来,涵涵睡着了,我对他说:“那时就感觉有个照妖镜,把我照的无处遁形,我以后得改变说话的口气了。”

每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大多都隐藏着一个有问题的家长。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

很多爱发脾气,爱扔东西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常常做着类似行为的家长。因为小孩子都是模仿学习的,而家长就是他们模仿的重点对象。

之前涵涵总是对我说:“妈妈,我很爱你,可要是你能变得再温柔一点,我就更爱你了。”

跟涵涵发完脾气,抱着她道歉时,她总是会说:“妈妈,没事,我最喜欢的还是你。”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有一天,我俩一起读宫西达也的绘本《最喜欢妈妈》,读完之后,我们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因为里面讲述的就是我们的日常啊。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我啊,最喜欢妈妈了。

妈妈总说:“快起床!别睡懒觉了!”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要是妈妈能轻轻地抱抱我,温柔地说“早上好”,我呢,就更喜欢妈妈了。

妈妈总说:“快去洗脸!”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要是妈妈能笑嘻嘻地说:“洗了脸心情会好哦。”

我呢,就更喜欢妈妈了。

妈妈总说:“别磨磨蹭蹭的,快点穿好衣服,要晚了!”

妈妈总说:“快睡觉去!几点了还不睡?真拿你没办法!”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睡不着也没关系,一起在棉被上滚来滚去吧!”

要是妈妈这样说,我呢,就更喜欢妈妈了。

“妈妈……晚安。”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晚安。”

妈妈也最喜欢你了。

不过……

总是对你发脾气,对不起。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谢谢你喜欢我这样的妈妈。

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上。

妈妈会一直、一直、一直爱你。

这本书的译者甜老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要知道,孩子每一天、每一分钟、每一刻,都在用心跟我们交流。他们的心是完整的,投入度是百分之百的。而我们的呢?

悔恨昨天,焦虑现在,忧虑明天,还分神给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我们真正留给孩子的心,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多,而这里面还往往夹杂了对孩子诸多的不满。

我们不满孩子每天早上都在床铺上磨蹭,所以我们大呼小叫;我们一厢情愿做了许多好吃的,孩子却不买账,所以我们责备他不珍惜食物;我们希望孩子乖巧懂事、通情达理,他的举止却时时让我们游走在抓狂的边缘……然而,那些大声叫嚷出来的语言,也许并不能真正让孩子听到,反而是那些温暖柔软的话语,才会缓缓送入孩子心中。

就像宫西达也书里写的那样,孩子更喜欢听那些温暖的、有趣的语言。

很多时候我们都怀念孩子小的时候,给啥吃啥,教啥学啥,按时睡觉、按时吃饭,还不用斗智斗勇地给他“干仗”。

可是亲爱的,你忘记了吗?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啊,他越成长就越有思想呀。

之前一个妈妈在私信问我问题,一共四段话,都是以“我希望……,他却……”这样的模式来说的。

你的希望,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控制,当孩子让你掌控不到的时候,你就会愤怒、发火,觉得他不对。

可真是这样吗?如果孩子变成一个提线木偶,就是你想要的?

当然,很多时候,这真的不能怪妈妈。看看一个妈妈独自带娃的日常,你就明白了。

看,这就是一个全职妈妈带娃的日常,上班的妈妈也是一样不容易,下班后感念着老人带娃的辛苦,劳累了一天,还得继续忙家务忙娃,好不容易把娃哄睡了,连性生活都没力气过了。

之前我曾发过一个朋友圈: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妈妈,就算你总对我发脾气,我还是最喜欢你

中国女人多么不容易呀,要上班还得带娃,全职妈妈们一个个带娃带的筋疲力尽,还总是想着抽时间能不能想办法赚点钱,贴补家用,以便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或者减轻老公负担。

绘本《最喜欢妈妈》的作者宫西达也是日本人,日本的女人很多不用上班,专门相夫教子,有的在丈夫退休后,还会主动提出离婚,因为老娘照顾了你一辈子,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些年,也该歇歇了。

完了之后,拿着离婚所得的丰厚补偿,环游世界去了。剩下那被人伺候了一辈子,啥都不会做,退休了还精神很空虚的老男人,实在想不开的就自杀了。

可中国的女人,常常任劳任怨大半辈子,被离婚后,还没啥保障。很多一个人离婚后,带着娃的,连法院判给的生活费都拿不到。

所以啊,中国的女人绝对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不是当妈的一个人的,既然娃们喜欢被妈妈温柔以待,而且老发脾气对孩子没好处。

那爸爸不妨也积极参与到育儿中来,让妈妈也有换换心境的空间,她们不那么累了,情绪得到疏解了,自然脾气就少了,家庭就和谐了。

因为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干同一件事,得不到休息,不能换换心情,还不被理解的时候,真的没有好脾气。反正当妈后,我就特别理解很多医生为啥态度不好了。

大多时候,我们真的不是非得让老公干什么,更多的要的是你的觉悟和那份心。

我就发现我常常被我老公骗,他回到家稍微勤快一点,我竟然不知不觉中把啥都干了。

当然啦,我们做妈妈的也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不是逼你做圣人,该发脾气时,还是要发泄一下的。

但是呢,想想孩子哭丧着脸睡着后,那天使般的睡颜吧。他们毕竟还是个孩子,请允许他们慢慢成长,像孩子一样长大。

愿今天推荐的这本绘本,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孩子内心的呼唤和心底的需求,并且找回自己做妈妈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