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海归女硕士偏爱去农村捡垃圾,是哗众取宠还是保护环境?

出生于沧州献县西蔡村的陈立雯曾经是美国名校的硕士,有着很好的国外留学背景的她,在城市里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然而他在体面的受人尊敬工作的背后,却总是有颗不安定的心,放弃了稳定受人尊敬的工作,在农村做起了一名“收垃圾”的人。

城市海归女硕士偏爱去农村捡垃圾,是哗众取宠还是保护环境?

她现在的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坐上一辆农用三轮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收垃圾。为什么她会从一个老师变成专注收垃圾的人呢?

陈立雯从小出生在农村,在自己的印象中农村是绿色的,大学期间一次参加环保有关的活动,其中活动中的一副图片彻底震撼了她的心,使他萌生了回农村收垃圾,改变农村污染现状的决心。
城市海归女硕士偏爱去农村捡垃圾,是哗众取宠还是保护环境?

这张照片是一个美国人拍摄的,在美国的一个岛屿上,大量的信天翁死去,而导致信天翁死去的原因竟然是它们吃了大多的人类垃圾,很多塑料制品留在信天翁的体内,运气不好会直接穿破内脏,剩下的也将死于窒息和胃容量减少。

城市海归女硕士偏爱去农村捡垃圾,是哗众取宠还是保护环境?

看到这张照片后的陈立雯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同样家乡百姓的垃圾正在淹没她的家乡,她儿时记忆的充满绿色的家园,现在变得越来越丑陋,被一层白色污染覆盖。所以他决定做一个全职的环保人去投入到农村的垃圾分类中。去保护他心中的家园。


城市海归女硕士偏爱去农村捡垃圾,是哗众取宠还是保护环境?

刚开始进入农村和农民百姓宣传要将垃圾进行分类,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大家嫌麻烦,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了传统,而如今却要进行改变。陈立雯只能挨家挨户地去和当地农民百姓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自费买来很多的分类垃圾桶送给农民,最后终于改变了农民的习惯,大家纷纷养成了将垃圾分类存放的习惯。而陈立雯看到通过自己的改变使乡村从新变得清洁起来,更加坚定了自己“捡垃圾”工作的决心。别人对垃圾避之不及,她却视为珍宝,别人将垃圾分类停留在概念上,她却用了近10年的时间将这个概念在农村一步步变成现实。



城市海归女硕士偏爱去农村捡垃圾,是哗众取宠还是保护环境?

她本有大好前程,可以过着安稳的生活,却把捡垃圾当做自己的职业,她希望祖国的农村家园多一份清洁,少一份污染,还给人类更多的绿水青山,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应该向她致敬。

关注农村环境治理,你所在的家乡农村垃圾污染怎么样?有没有必要全面推广农村垃圾分类,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更多农村新鲜事,欢迎关注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