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健康扶貧 治病根拔窮根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陳學樺)兒子、女兒相繼早逝,老伴罹患糖尿病、冠心病、帕金森綜合徵、腦梗死後遺症……武陟縣嘉應觀鄉中水寨村村民們都說,白小松真不幸。

政府送來了家庭醫生,醫院定製了精準醫療方案,老伴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曾經像山一樣壓在他身上的醫療費如今基本全免……63歲的白小松是幸運的。

白小松說:“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感謝縣裡的健康扶貧好措施。”

從解決貧困群眾因病致貧和就業增收問題入手,武陟縣探索實踐“兩定製一兜底”、“3+3”健康扶貧工作模式,確立了“無病防病、有病治病、大病幫治”的工作原則,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健康扶貧工作道路。

“多虧了醫院為俺定製的醫療服務方案。”7月27日,正在山藥地裡幹活的大虹橋鄉南古村村民李菊蘭說。

2016年年底,大虹橋衛生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入村對貧困戶家訪時發現,李菊蘭患有慢性病,眼角膜、口腔、食道長期潰爛疼痛,生活難以自理。

衛生院立即聯繫醫聯體成員武陟縣第二人民醫院和焦作市人民醫院組成專家組到李菊蘭家診治。經過專家會診判斷,李菊蘭患上了白塞氏病,遂安排到焦作市人民醫院治療。

“李菊蘭享受的是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的醫療定製服務。這是我們正在實施的‘兩定製’服務中的一項。”武陟縣衛計委主任王國強說,縣裡對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定製了醫保救助方案,並實施社會救助兜底。

為了防範貧困群眾出現“一人患病、全家返貧”的風險,武陟縣探索實施“3+3”醫保救助模式予以化解。

第一個“3”是指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三重保險”;第二個“3”是指民政醫療救助、醫保託底救助和民政慈善救助“三重救助”。

圪壋店鄉伊村78歲的秦小亂家裡有兩份看病花銷單:

健康扶貧實施前,2016年9月,他治療腦血管病後遺症,花費了6094.18元,其中合規費用5788.7元,城鄉居民醫保補助3708.9元,自付2079.8元。

健康扶貧實施後,今年5月,他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花費了1751.07元,其中合規費用1734.88元,城鄉居民醫保補助1224.7元,餘下的全部託底救助。

“健康扶貧讓俺得到了實惠,家裡負擔減輕了很多。”秦小亂說。

為了避免報銷時多次結算給群眾帶來麻煩,武陟縣還對各類保險和救助進行“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出院時只需繳納個人自付部分即可。

眼下,在武陟,貧困群眾生病均能得到及時治療,致貧可以得到及時救助,“兩定製一兜底”、“3+3”健康扶貧模式的持續推進,有效防止了因病返貧現象發生,編織起一張有效的健康“安全網”。

實踐者說

消除因病返貧、因病致貧是脫貧攻堅戰的一塊硬骨頭。完善健康扶貧工作機制,釋放“3+3”政策紅利的疊加作用,可以讓因病致貧群眾得到更精準的救治,享受更大的政策利好。

——武陟縣委書記秦迎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