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說“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指得是什麼意思?

雲清說史


韓擒虎大軍兵臨城下,陳叔寶和張麗華醉生夢死,活該亡國,。戰爭迫在眉睫,不想法退敵,反而無動於衷,想想有人昏庸至此,真是可笑之極。

王安石因變法觸動舊勢力的利益,被人彈劾罷官,觸景生情,感觸良多,寫下名篇,借古喻今,諷刺意味濃厚,登臨懷古,感嘆不已,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一切都淹沒在歷史長河裡,。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悲劇一再上演,認識到社會問題的嚴重性,需變法圖強,可壯志難酬,又被罷免了,知識分子的危機感非常重,空有一腔熱血,心中五味雜陳,想想六朝歷史,感慨萬千,。



用戶1593643975983XX


“嘆門頭樓外,悲恨相續”,這是王安石寫的一首詞《桂香枝-金陵懷古》裡的一句。

“門頭樓外”是引用了唐朝詩人杜牧的詩《臺城曲二首》裡的典故。

臺城曲二首——杜牧

整整復斜斜,隨旗簇晚沙。

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

誰憐容足地,卻羨井中蛙。

王頒兵勢急,鼓下坐蠻奴。

瀲灩倪塘水,叉牙出骨須。

幹蘆一炬火,回首是平蕪。

意思是說,隋朝大將韓擒虎奉楊堅的命令攻打南陳都城金陵,大軍已經到了城門外,城裡南陳主陳君寶還在與美人張麗華在樓上飲酒作樂。

王安石由於變法遭到了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包括宋神宗的祖母曹皇太后的指責,被罷相回到江寧。

第二年宋神宗又將王安石調到京城做宰相,不料幾個月後,天空中出現彗星,本來是個自然現象。卻被多人認為是不祥的預兆。大臣們都指責王安石的新法,王安石極力辯解也無濟於事。宋神宗又一次將其罷相。

王安石懷著悲憤的心情回到江寧(南京),寫了這首《桂香枝-金陵懷古》。“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是抒發自己對宋朝內憂外患國情的擔憂,更是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心情。


路遙lgy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該詞句出自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這是一首金陵懷古之詞。

“念往昔”一句,由登臨所見自然過渡到登臨所想。“繁華競逐”涵蓋千古興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華表面掩蓋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緊接著一聲嘆息,“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此語出自杜牧的《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句,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現當時隋兵已臨城下,陳後主居然對國事置若罔聞,在危難之際還在和妃子們尋歡作樂的可悲。這是亡國悲劇藝術縮影,嘲諷中深含嘆惋。“悲恨相續”,是指其後的統治階級不以此為鑑,揮霍無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繼:遺恨之餘,嗟嘆不已。

“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統治者,利用江南秀麗山川,豪華競逐,荒淫誤國;所嘆者,是鄙夷他們到頭來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門外樓頭”式的悲劇,實在是既可悲又可恨。“千古憑高”二句則是批判千古以來文人騷客面對金陵山川只知慨嘆朝代的興亡,未能跳出榮辱的小圈子,站不到應有的高度,也就很難從六朝的相繼覆滅中引出歷史的教訓。而如今,六朝舊事隨著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幾縷寒煙籠罩著的毫無生機的衰草。這“寒煙衰草凝綠”顯然流露出作者對北宋王朝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情緒。全詞重點在結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此意唐人杜牧也寫過。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樣去責怪商女無知,而是指桑罵槐,意在言外:歌妓們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正是因為當權者沉湎酒色,醉生夢死。然而,“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如再不改弦易轍,採取富國強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樣悲恨相續。此結句無異於對北宋當局的警告。有人說,張昪的《離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從語言、句法來看,王詞確受張詞影響不小。然而,張昪對六朝的興亡只是一種消極的傷感:“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兩詞的思想境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附錄原詞:

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歸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