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提示」毕业季来临,大学毕业生们注意了!

又到一年毕业季

大学生们走出校园

走向求职之路

很多同学会通过网络

寻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但同时不法分子们也纷纷上线

各种骗局接踵而来

“坑”你没商量

「网警提示」毕业季来临,大学毕业生们注意了!

01

发布虚假招聘广告,套取个人简历

网上许多招聘信息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发布的,而我们投出的简历则很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手中。这些看似普通的简历包含着丰富的个人信息,在不法分子眼中无疑是巨大的“财富”,不法分子在套取到这些信息后,或进行贩卖或直接进行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并从中牟利。因此,这些不法分子为了能够大量获取求职者的简历,往往打着“名企”“高薪”等幌子在网络上进行招聘,实际上招聘是假,套取个人信息才是真。

「网警提示」毕业季来临,大学毕业生们注意了!

网警提示:大家在网上进行求职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招聘网站,还要注意查询该公司的相关信息,对招聘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同时简历中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可以模糊处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2

发布优厚招聘条件,设立刷单骗局

一些大学生苦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会想通过兼职挣点钱。“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这样的招聘广告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一旦求职者与其取得联系,不法分子便会发来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要求受害者在网上购买商品并为其刷信誉,并承诺在付款好评后,马上返还本金和佣金。而实际情况却是求职者一次一次真金白银的支付,却从没见到本金和佣金的发放。当受害者发现上当时,不法分子早已人间消失。

「网警提示」毕业季来临,大学毕业生们注意了!

网警提示:活少钱多?天上真的不会掉馅饼!“刷单”这类的工作大多为骗局,而且在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网络刷单做出了明确规定:“刷单犯法,最高罚200万”。

03

假借各类企业名头,巧立收费项目

在这类骗局中,不法分子常常会事先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打着“名企”的名头发布招聘信息,等求职者“上钩”。在求职者进行面试后,不法分子就开始一面以“报名费”“体检费”“工装费”“培训费”“押金”等各种借口向受害者收费,一面以“高薪”等诱饵安抚受害者的情绪。往往当受害者发现时,已经人去楼空。

「网警提示」毕业季来临,大学毕业生们注意了!

网警提示:通常除了部分需要进行考试的招聘外,一般情况下招聘单位是不会向求职者收取报名费之类的费用。总之,一旦遇到要求收取各种费用的招聘企业,就一定要当心了,很有可能是碰上了招聘骗局。

04

线上招聘远程培训,拉入传销陷阱

不法分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后,先是在电话上进行远程面试,然后要求异地培训,最后将求职者诱骗到传销组织里。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求职者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再让受害者去哄骗他人。而当求职者发现被骗要求解约时,却又被要求支付高额的违约金,还有可能被限制人身自由。

「网警提示」毕业季来临,大学毕业生们注意了!

网警提示: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在“入职”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保证金。如果识别出为传销组织,大学生应立即停采取适当方式终止并及时报警。

05

虚构身份骗取信任,让你人财两失

有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但又好面子、图安逸,受功利心和虚荣心的驱使,一心想走所谓的捷径去求职,试图通过一些具有显赫身份的人物提高自己的身价。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心理,摇身一变成为所谓的“大款”“高干子弟”“海归”等有“显赫”身份的神秘人士,包装自己的身份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实施诈骗。获取对方信任后开展诈骗犯罪活动,不断要求对方支付好处费、中间费等,甚至骗钱又骗色,让受骗者不仅遭受经济上的损失,还遭受身心的伤害。

「网警提示」毕业季来临,大学毕业生们注意了!

网警提示: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最好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大学生们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增强个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要轻易相信这些所谓“大人物”的话。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去求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