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黑奴解放的历史!为您讲述美国“地下铁路”的故事

一段黑奴解放的历史!为您讲述美国“地下铁路”的故事

本期为你主要介绍了美国独立之后,南北战争爆发之前,一段黑奴获得自由的历史,而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对美国未来的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听到地下铁路,你千万不要以为这里说的是一段火车线路,它其实是19世纪初期到中期,美国废奴主义者偷送黑奴的秘密组织和相应的社会网络。通过“地下铁路",黑奴被偷送到美国北部各个废除奴隶制的自由州,或者进一步送到加拿大、墨西哥甚至美洲以外的地方,让他们获得自由。

那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地下铁路只能是个秘密组织呢?要知道,在当时,帮助黑奴逃跑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因为黑奴是庄园主的私人财产,这个财产,是受当时联邦法律保护的。根据估计,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50年代,地下铁路每年都会帮助少则一千、多则五千名黑奴逃跑。几十年下来,总共帮助了十余万的黑奴逃离奴役。所以地下铁路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今天非洲裔美国人追溯历史时一段很重要的回忆。

不过这么重要的一段历史记忆,对于现在相当多的美国人而言已经很陌生了,美国官方对地下铁路一直语焉不详。一方面,它涉及美国政治的分裂,是美国历史的敏感点他们往往回避这类问题。另一方面,蓄奴和废奴双方后来对这段隐秘历史的描述都有夸大和扭曲之处,这也加剧了人们的偏见。

第一部分

首先来看美国黑奴在十九世纪的生存状况。明白黑奴当时身处的社会环境,才能进一步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逃跑。

19世纪初,美国已经从英国人手里获得了独立,制定了宪法,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美国在这时期的发展,可以从东西和南北两个不同方向来观察。从东西方向看,美国建国时只有东部十三州,从大西洋沿岸开始,数以千计的美国人,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移动,蚕食周边的土地。那些原住民,也就是印第安人则不断败退,一直退到最西边的太平洋。美国人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把边境线从大西洋拓展到太平洋,拥有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海岸线。

再从南北方向看,美国两大区域遵循截然不同的经济模式发展。北部原本就依靠海上贸易起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工业和金融业,引入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推进工业化。美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这可都是北方人的功劳。南方则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主,并且不断扩大种植园的范围,而奴隶制正是种植园经济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美国南方的气候恶劣,传染病横行,无数人尝试过在美国南方耕种,结果死亡率都非常高。而黑人是最能抵御热带传染病的人种,最终在美国南部种植园里劳作的就只剩下来自非洲的黑人。

其实,黑奴贸易早在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就已经存在。早的奴隶贩子有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欧洲殖民者发现新大陆之后,又加速了隶贸易的发展。葡萄牙殖民者每年都向美洲输入数以万计的黑奴,其他欧洲国家也迅速加入其中。从五月花号登陆到19世纪初,美洲的奴隶制已运作不下两百年,留下了数百万的黑奴,而他们大多集中在南方的蓄奴州。

黑奴的繁重劳动和恶劣的生存条件,你一定早有耳闻。凡是有奴隶制的地方,就有逃往自由的奴隶。18世纪后期,大批欧洲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呼吁停止里奴贸易认为黑奴贸易极不人道,与文明的发展趋势相悖。1806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法令,禁止英国奴隶贩子向美洲和其他海外殖民地贩卖黑奴,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废除黑奴贸易的大国。紧接着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807年,美国议会也通过法令,禁止继续把奴隶输入美国。但法令归法令,执行归执行。美国南方对奴隶的巨大需求,使得法令很难贯彻施行,奴隶走私贸易仍然猖獗。

1832年,弗吉尼亚州议会就是否废除奴隶制度展开了持续两周的辩论,很多弗吉尼亚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应当废除奴隶制。

当时白人最担心的是,在南方的很多州,黑奴从数量上已经超过了白人,这对白人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而且一旦废除奴隶制之后,就意味着南方各州要直接面对大量的黑人公民,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因此,南部知识分子的讨论,更多集中在技术层面。他们认为,废除奴隶制的前提是要摆脱黑人。要解决这个问题,激进的方法是把黑人全部送走,连已经自由的黑人都应该送走,这样美国根本就不存在黑奴了。而温和的方法是,设法一批又一批送走黑奴,慢慢降低黑奴在南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再逐步废除奴隶制。当然,即使是温和的做法,实施起来也很不谷易。

其实有关废奴的争论很早就已经开始,一直持续了几十年,也没有结果。而黑奴的繁重劳动和不幸生活还在一天一天地持续,很多黑奴无法等待制度变迁,也根本不知道白人的那些讨论。他们凭借本能反抗,有的选择怠工、罢工,有的则直接逃跑,而一些白人也选择了帮助黑人逃跑。黑奴问题最终不是靠知识分子的讨论解决,而是用行动倒逼制度改革,最终引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惨烈战争。

第二部分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第一部分内容,美国黑奴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松动的国际舆论,是地下铁路运动兴起的背景。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白人帮助黑奴逃跑的地下铁路运动宄竟是什么。

我们前面说到,地下铁路是一个社会组织,一直在帮助黑奴从南方逃往废奴州或者加拿大等废除奴隶制的国家,所以涉及了无数条秘密的逃跑路线以及奔走在这些路线上的人。铁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甚至黑奴们逃到北方之后,也并不能

完全保证安全。但他们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沿着这些道路往北方跑。今天美国中东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水运发达,当年曾是地下铁路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很多黑奴心目中,只要逃到辛辛那提,就能看到自由的希望。

从时间的角度看,黑奴逃跑的事例从美国建立奴隶制就已经出现。到了18世纪晚期,逃跑人数逐渐增多,于是出现了“地下铁路"的说法。19世纪初期,逃跑人数不断增加,地下铁路的效率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据调查,地下铁路的逃跑人数在1850年代达到顶峰。

虽然地下铁路运动进展地轰轰烈烈,但关于他们的材料并没有留下多少,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黑奴在逃跑路上接受了地下铁路或其他组织的大量帮助,但地下铁路成员很少会向他们透露真实姓名和背景。逃奴一直在跑,一来不知帮助自己的人是谁,而且他们的文化水平太低,必须借助他人之手才能记录下自己的故事,在这过程中,自然免不了润色和粉饰,从而影响了内容的真实性。

史料的缺乏,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很多材料,被参与者主动销毁了。这是因为帮助黑奴逃亡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在1850年之前,美国中部以及北部的一些州,很多法官、治安官和警察都同情南方庄园主,会帮助庄园主们主动抓捕逃奴,送回南方。很多南方奴隶主还提出悬赏,增加北方警察抓捕逃奴的动力。到了1850年时候,引发强烈争议的《逃奴法案》出台在这项法案中明确规定,联邦有责任帮助奴隶主抓捕逃奴,而帮助黑奴逃跑的个人将被判以重罪。

不过史料的缺乏并没有阻挡学者们还原这段历史的决心。俄亥俄大学历史教授西伯特在1898年的时候,就出版了一本关于地下铁路的通史。他在书中不仅画出了逃奴们经常采用的路线,路线看起来就像今天的铁路运行图。而且他还声称,确认了3000多位接应逃奴的“铁道员”的名字。总之,他试图刻画出地下铁路的全貌,描绘一个组织严密、井然有序的地下组织。

但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西伯特的研究遭受到了挑战。一个名为拉里。加拉的学者撰写了一本叫《自由线》的。他在书里批评西伯特轻信了废奴主义者的言论,把地下铁路组织描绘得过于完美。事实上,加拉认为,地下铁路所涉及的路线、“铁道员"一直在变动,并不存在一个持续稳定的网络。意思的是,地下铁路的神话,是由废奴派和支持奴隶制的人

共同塑造出来的。废奴派往往过于夸大北方人救助奴隶的功绩,反对他们的南方人又热衷于渲染地下铁路的严密组织,以证明废奴根本就是北方人的阴谋。

纽约当时已经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也曾是美国东部地下铁路中一个重要节点。19世纪上半叶,美国东北部的城市大多都反感奴隶制,主张废奴,也不大积极抓捕逃奴,纽约却是个例外。因为纽约港的经济命脉与奴隶劳动紧密相连:美国南方种植园的作物,大多通过纽约转运到世界各地,所以纽约的官员和警察都会积极抓捕逃奴。

1854年,黑奴伯恩斯躲在一条船上逃亡到达波士顿,可惜还是被发现了。联邦官员勒令将他遣送原籍,波士顿居民表示强烈抗议,甚至尝试着冲入联邦法院劫走伯恩斯,但营救最终失败。联邦政府为了押送这个可怜的黑奴,不惜动用海军陆战队,十二个步兵连,多达1500人的军队。在那一天,波士顿全城商店主动关门,窗上挂满黑纱,市民们默默目送军队押走了伯恩斯。

美国19世纪初还没有像样的铁路网,交通工具落后,从南方到北方需要花费数月时间。而且,为了能够躲避抓捕,很多人不得采用一些非常的办法。比如,有一个叫亨利。布朗的黑奴,出生于南方弗吉尼亚,15岁时被送去烟草厂,成为黑奴。他聪明能干,勤勤恳恳,一心想着攒够了钱为全家人赎身。可在1848年,他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被卖到北卡罗来纳州的另一个种植园,,妻离子散的命运彻底粉碎了他的希望。也下决心逃跑,用自己的行动来控诉奴隶制。

布朗利用职务之便,寄送一个木箱子到费城,接收者是一个废奴主义者。他在箱子上贴上“干货运送,这面小心朝上",然后就拿了一带水、几块饼干,钻进了木箱。接下来是一段永生难忘的经历,400多公里、24小时的旅程,经历了各种货车、铁路、汽船、渡船。最终,几个白人在费城打开这个木箱,惊讶地看到布朗从箱子里爬出来。亨利。布朗从木箱中爬出,后来成为废奴运动中最著名的一幅传画。他获得自由后,到处演讲,在白人作家帮助下撰写回忆录。但这是特例,大多数逃奴必须谨慎低调,防止被抓捕,布朗自己也在两年后逃到了英国。

第三部分

地下铁路并非一个严密的组织,但帮助了不少渴望摆脱奴隶身份的黑人获得自由。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三占地下铁路对美国后来的历史、政治的影响。

首先,地下铁路运动其实并没有直接动摇南方奴隶制度的根基。南方的逃奴现象很早就存在,持续了数十年,每年都有上千名黑奴从南部逃走,积累下来,逃走的奴隶也有数万人了。但这个数字,其实对南部庄园奴隶主的经济影响并不算很大。1860年前后,美国总共有400万名黑奴,

逃跑的毕竟只是少数,何况还有不少逃跑的黑奴被抓了回来。

既然地下铁路运动帮助的黑奴远远不够使奴隶制度消亡,那又凭什么说这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呢?一方面,地下铁路运动凸显出美国奴隶制的残酷性,美国国内关于奴隶制的争论也日趋激烈,最终引发了废奴运动。在19世纪40至50年代,很多逃奴成功逃往北方以后,向公众诉说自身的故事,控诉南方奴隶制的惨无人道。废奴主义者对南方奴隶主的虚伪辩护进行抨击,并改变了政治家和普通人对

奴隶制的看法,奴隶制也越发成为了国会讨论、公众舆论中的热门话题。不少逃奴与有文化的作者合作,将自身的苦难经历和逃亡的故事写成自传,竟成为这一时期非常流行的文学体裁。

南方庄园主面对压力毫不示弱,他们在1850年强力推动国会通过了《逃奴法案》,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个法案规定美国公民有义务协助追缉逃奴,而且所有拒绝归还逃奴的地方法律和规定一律无效。这个法案非常有震慑力。很多当时已经逃到北方,确信自己获得自由的逃奴,不得不思考进一步逃亡国外的问题。因为在这个法律之下,对逃奴而言,美国本土已经没有任何安全地方了。

真正让奴隶主难堪的是政治问题。英国已经废除奴隶制,在美国和英国的国际交往中,英国一直施压,希望美国放弃奴隶制。1820年代,墨西哥也废除了奴隶制。有不少黑奴逃往墨西哥,美国希望墨西哥引渡逃奴,墨西哥置之不理。当时的整个国际环境,都希望美国能尽快废除奴隶,地下铁路运动引发出的这些政治讨论,最终激化成为了战争。林肯在1860年当选总统,他和许多北方人面临着反对奴隶制和遵守法律的两难。一方面,为了避免南北分裂,他们不得不尊重这样的宪法和法律。但另一方面,黑奴的生存不断挑战着北方人的良心和道德。人生来平等,天赋人权的观念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这种价值体系不可避免地触及南方庄园主的根本利益。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内战是场发生在林肯和美国人身上的意识形态革命。南北战争不仅是政治家对奴隶制问题的思想观念转变的结果,同时也不能忽视黑奴渴望自由,积极反抗对内战的影响。

但在内战刚刚爆发的时候,林肯的目标并不是解放黑奴,他首要的目标,是要避免南北分裂,保住联邦。在是否完全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林肯一直在犹豫。后来,有一批勇敢的逃奴冒险加入了联邦军队,并对内战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林肯以及其他政治家这才开始对内战的目标改变看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1863年发表。1864年,已经施行十多年的《逃奴法案》宣布被废除,1866年战后重建时期颁布的《民权法案》保证了被解放黑人的基本权利。

可以这么说,美国地下铁路的历史,是一段美国人帮助黑奴争取权利的历史。这一段历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政治权利并不能自我实现,需要人们争取,既要通过言论争取,也要通过行动争取;第二、任何一个国家通往自由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充满了重重阻碍,而改革和革命也随时会走回头路。黑人获得公民权利的过程极为不易,其中既包含黑人自己的抗争,也有白人废奴主义者的默默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