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理財上取得成功,就要養成理財好習慣

要想在理財上取得成功,就要養成理財好習慣,以下就為大家介紹六個好習慣,為你理財加分、添色彩!

要想在理財上取得成功,就要養成理財好習慣

習慣一:要了解自己的收入還有花銷。

通常情況下,很少有人清楚自己的錢是怎麼花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收入。如果連自己掙多少錢、花多少錢這些基本信息都沒有概念,就很難制定預算,並以此合理安排錢財的使用,搞不清楚什麼地方該花錢,也就不能在花費上做出合理的改變。

習慣二:一定要隨時記錄財務情況。

你可以隨時記錄下自己的財務情況,這樣就能夠衡量並瞭解個人當前的財務狀況,從而改變現況,使你的理財比較有計劃性、條理性。如果沒有持續、準確、有條理的記錄,理財計劃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在開始理財計劃之初,詳細記錄自己的收支狀況是十分必要的。一份好的記錄可以使你衡量所處的經濟地位,這是制訂一份合理的理財計劃的基礎,也可以有效改變現在的理財行為,還可以衡量接近目標所取得的進步。

在這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做好財務記錄,還必須建立一個檔案,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收入情況、淨資產、花銷以及負債。有了這個財務記錄,就會使你的財務透明化,不至於模模糊糊。

要想在理財上取得成功,就要養成理財好習慣

習慣三:明確價值觀和經濟目標。

瞭解自己的價值觀,可以確立經濟目標,使之清楚、明確、真實,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這是一定要明確的,明確之後,你才會合理地進行規劃。缺少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便無法做出正確的預算;沒有足夠的理由約束自己,也就不能達到你所期望的2年、20年甚至是40年後的目標。

習慣四:確定淨資產。

我們理財始終希望清楚地看到自己擁有多少淨資產,一旦經濟記錄做好了,那麼算出淨資產就很容易了———這也是大多數理財專家計算財富的方式。為什麼一定要算出淨資產呢?因為只有清楚每年的淨資產,才會掌握自己又朝目標前進了多少,才會朝著自己的目標繼續努力。

習慣五:制定預算,並參照實施。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財富並不是指掙了多少,而是指還有多少。聽起來,做預算不但枯燥、煩瑣,而且還會覺得沒有必要。其實,做預算是一個很不錯的理財前提,因為通過預算可以在日常花費的點滴中發現大筆款項的去向。並且,一份具體的預算,對我們實現理財目標很有好處。

要想在理財上取得成功,就要養成理財好習慣

習慣六:儘量削減開銷。

千萬不要掙得多,就花得多,一定要削減開銷,以便積累更多財富。很多人在剛開始時都抱怨拿不出更多的錢去投資,導致實現不了計劃已久的理財目標。其實目標並不只是依靠大筆的投入才能實現,削減開支也同樣能幫我們積累財富。因為即使很小數目的投資,也可能會帶來不小的財富。想想,如果你每個月都多存100元錢,時間長了自然就多了。

再舉個例子,如果24歲時就開始投資,並且可以拿到10%的年利潤,34歲時,就有了20000元。投資時間越長,複利的作用就越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儲蓄和投資帶來的利潤更是顯而易見。所以,節約開支開始得越早,存得越多,利潤就越能成倍增長。

好的開始就等於理財已成功了一半,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可以幫你開始自己的理財計劃,儘早取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