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國家「集結號」


人們還沒來得及探究略帶喜感的杭州市百億雄岸區塊鏈基金,貴州政府前兩年關於“主權區塊鏈”的理論創新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雖然行業正面臨強監管環境和ICO禁令,但中央和地方政府堅定推進區塊鏈的脈絡逐漸清晰,區塊鏈的國家號角已悄然吹響。


區塊鏈的國家“集結號”

1、人民日報正本清源

2月26日,人民日報罕見的刊載區塊鏈整版專欄:《三問區塊鏈》、《抓住機遇防範風險》、《做數字經濟領跑者》。官媒首次釋放出客觀甚至偏積極的信號,一時間社會輿論群情激昂,鏈圈幣圈無不風雲湧動。

區塊鏈的國家“集結號”

從三篇專欄文章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來自頂層的明確的信號:

首先是對區塊鏈技術給予了充分認可,《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開篇定調:區塊鏈大幅降低價值傳輸成本,又一次極大解放生產力。區塊鏈底層技術獲得實質性突破之前是一個戰略機遇期,應該深耕技術,通過技術優勢在未來的國際區塊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肯定技術的同時,《三問區塊鏈》建議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指導有志於投身區塊鏈技術研發應用的企業。

當然一切都離不開時代的大背景,《做數字經濟領跑者》指出,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逐漸變成領跑者。深入推動數字技術進步,深度拓展先進技術的場景應用,必將成為撬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將引領世界數字經濟大潮。

2、央行的野心

前段時間,人們突然發現,3家“央行系”金融機構的全球專利總數達68件,超過阿里巴巴集團的43件,位居世界第一。我們作進一步梳理,可以看到央行早在幾年前便開始了區塊鏈領域的探索:

2014年

央行成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

2015年

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等進一步深入研究,形成了人民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系列研究報告,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

2016年1月

央行召開的數字貨幣研討會上,又進一步明確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指出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團隊將積極攻關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研究數字貨幣的多場景應用,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此後,央行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跟蹤研究數字貨幣與金融科技創新進展,開展數字貨幣研發工作。

2018年1月

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成功上線試運行,結合區塊鏈技術前沿和票據業務實際情況對前期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原型系統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完善。

2018年3月

人民銀行召開2018年全國貨幣金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穩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

2018年4月

央行公佈的一篇工作論文中提到,“央行數字貨幣有利於負利率政策的實施。”

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當屬數字貨幣的研究。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在兩會發佈會上表示:“在概念上來講,大家頭腦當中的數字貨幣概念都是不一樣的,央行用的研發的名字叫“DC/EP”,DC,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EP,electronic payment,是電子支付。” “這幾項東西既可以是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或者是分佈式記賬技術、DLT為基礎的這種數字貨幣,也可以是在現有的電子支付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技術。”

數字貨幣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大大節省了紙幣的成本,包括製造,防偽,押運,清點等一系列的成本。同時也像支付寶和微信一樣,極大的提升了支付的便利,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就像我們之前分析過的,央行真正在意的,是加密數字貨幣帶來的溯源性和透明度。

最近的金融亂象和低效的監管體系已經導致央行傳統的貨幣傳導機制失靈。除了金融亂象,人民幣流出也難以管制。數字貨幣能夠更好地監測貨幣流向,除了能打擊洗錢等犯罪行為,更是為有效調控經濟行為提供了最真實的數據資料。這些都是監管機構極為看中的。

同時,加密數字貨幣讓人民幣與區塊鏈上的資產有了更緊密的結合機會,從而對各行各業的供應鏈體系和國際貿易體系有了更強的滲透。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人民幣數字貨幣作為硬通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這些都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遠期目標有著巨大的推動潛力。

3、百億基金和跑步入場的各地政府

杭州的百億區塊鏈基金喚醒了人們的熱情,給行業注入了強心劑。回顧前不久,全國範圍內已經出現了不少地方政府對區塊鏈行業的扶持政策。各地政府正跑步入場,希望搶佔區塊鏈發展高地。

區塊鏈的國家“集結號”

中國杭州成立區塊鏈產業園

4月9日,在“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 啟動儀式上,杭州暾(tūn)瀾投資董事長姚勇傑宣佈成立雄岸全球區塊鏈創新基金,該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徐小平任基金顧問,李笑來、老貓為管理人,參與基金管理工作。

這一爆炸性的新聞已經正式吹響了區塊鏈的國家“集結號”,隨著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的入局,給區塊鏈這個非議頻繁的行業定了個主旋律,鼓勵區塊鏈行業向助推實體經濟的方向引導和發展。

“區塊鏈蘇九條”:真金白銀,開放場景

2017年12月23日發佈的《區塊鏈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細分為落戶扶持、經營扶持、人才扶持、平臺扶持等9條內容。除了真金白銀的補貼獎勵吸引,蘇州高鐵新城還與同濟大學聯合打造了蘇州同濟金融科技研究院,通過開放應用場景等措施,意圖打造“鏈谷”區塊鏈產業聚集高地。

廣州黃埔“區塊鏈十條”:培育、成長、平臺、應用多層次獎勵

就在“區塊鏈蘇九條”發佈的前一天,廣州黃埔也發佈了《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簡稱“區塊鏈十條”,從適用範圍、培育、成長、平臺、應用、技術、金融、活動等多個環節對區塊鏈企業或者機構進行重點政策扶持。

在“區塊鏈十條”發佈當天,首個廣州區塊鏈白皮書也正式發佈。

白皮書透露,截止到2017 年底,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協會會員已超過 100 家,其中新設立區塊鏈企業超過38家,同時10多項區塊鏈應用場景項目落地啟動。

貴陽市政府發佈《區塊鏈發展和應用白皮書》

早在2016年12月,貴陽市政府就發佈了區塊鏈發展和應用白皮書,開創性的提出了“主權區塊鏈”、“繩網結構”的概念,明確貴陽發展區塊鏈的頂層設計,提出通過5年努力,建成主權區塊鏈應用示範區的目標。


區塊鏈的國家“集結號”

主權區塊鏈

白皮書提出主權區塊鏈的概念。區塊鏈應用可以跨越國界,但網絡空間不能沒有主權。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也應當在國家主權範疇下,在國家法律與監管下,從改進與完善自身架構入手,以分佈式賬本為基礎,以規則與共識為核心,實現不同參與者的相互認同,進而形成公有價值的交付、流通、分享及增值,建立主權區塊鏈。

未來,主權區塊鏈上的價值認定與流通最終將通過主權數字貨幣得以實現。和一味的去中心化相比,主權區塊鏈提出了區塊鏈在現實環境中落地的可行方式。

區塊鏈的國家“集結號”



“繩網結構”理論

區塊鏈是一個個區塊按照時間戳序列形成的鏈,像是一個“繩”,它把一串串數字和價值交付緊密耦合在一起,記錄了某個社群內數字資產的所有交易歷史。

區塊鏈的國家“集結號”



在幾個省市出臺重磅政策後,其他各地政府也正加緊出臺政策,加入這場區塊鏈“招商引資”的競賽中。

4、老大哥的底線

區塊鏈的國家“集結號”

政府充分肯定了區塊鏈作為價值的媒介在科技經濟領域的巨大潛力。但就如任何一個新興技術,在成長的初期難免經歷野蠻生長的階段。同時,區塊鏈在虛擬貨幣和ICO等領域的應用,又不可避免的帶有強烈的金融屬性。在當下這個金融強監管和服務實體的大方向下,老大哥也為區塊鏈行業劃了清晰的紅線。

2013年12月,一行三會和工信部聯合印發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了比特幣的性質,認為比特幣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

2013年12月,中國央行約談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要求關閉對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充值通道。

2017年1月,人民銀行和北京金融辦進駐“火幣網”、“幣行”等交易平臺,就匯管理、反洗錢等情況開展現場檢查。

2017年9月4日,7部委發佈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行業內野蠻生長的代幣融資行為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

2017年9月15日,北京監管機構宣佈關停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所,並要求於15日晚間24時前發佈公告,明確停止虛擬貨幣交易的最終時間,並立即宣佈停止新用戶註冊。

近日,央行參事盛松成在博鰲論壇上表示,區塊鏈不要用到貨幣上,也不要用到金融方面。

區塊鏈行業的健康發展亟須科學監管,而監管之道在於通過區塊鏈技術本身實現對技術的監管。 有人認為,區塊鏈的匿名性與弱中心化的架構與現有的監管體系存在某種程度的天然衝突。實際上兩者並不衝突,區塊鏈技術最終必然演化為“監管融入技術”的模式,區塊鏈的難以篡改、共享賬本、分佈式的特性,更易於監管接入,獲得更加全面實時的監管數據。讓監管機構本身也參與到技術中去,通過技術本身實現對技術的監管,將最終化解區塊鏈與監管的衝突。

當前區塊鏈的技術也亟待突破。目前主流區塊鏈系統的成熟度都不能支撐大規模現實商業場景。在現有系統中,價值往往只能在同一個區塊鏈內進行傳遞,於是,看起來熱鬧的眾多區塊鏈實踐,事實上搭建了更多的價值孤島,這與區塊鏈“價值互聯網”的美好願景南轅北轍。

然而,這恰恰是一個戰略機遇期,強監管淨化了行業的氛圍,使得那些實實在在沉澱技術的企業能夠靜下心來做事。在服務實體的過程中,區塊鏈技術本身,如數據的確權、價值的高效傳輸,又能實實在在用於金融服務、合同契約、慈善公益、物聯網等行業。我們應該響應老大哥的號召,深耕技術,通過技術優勢在未來的區塊鏈競爭中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