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病蟲害防治 實現「蟲口奪糧」 桂林市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暨早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在灌陽舉行

為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抓緊抓好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工作,強化早稻田間病蟲害防治工作力度,實現“蟲口奪糧”,5月25日,桂林市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暨早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在灌陽舉行,市農業局副局長蔣碧娟,桂林市植保站及各縣區植保站站長參加培訓活動。

抓好病蟲害防治 實現“蟲口奪糧” 桂林市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暨早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在灌陽舉行

灌陽縣農業局植保站站長孫太華(左一)現場作病蟲害防治經驗介紹

當日,學員們參觀了黃關鎮聯德村、李官村的水稻種植區,學習了早稻病蟲防治技術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技術。桂林市農業局副局長蔣碧娟高度肯定灌陽植保工作,強調灌陽“超級稻+再生稻”畝產突破1500公斤,創造世界紀錄,離不開植保人的勤勞付出,值得大家學習借鑑。

2017年,灌陽縣大力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農藥減量控害工作。全年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109.1萬畝次,其中糧食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41.6萬畝次,水果病蟲害統防統治48.2萬畝次,蔬菜病蟲害統防統治19.3萬畝次。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達6.9萬畝。全年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有效成份)12.3噸。

抓好病蟲害防治 實現“蟲口奪糧” 桂林市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暨早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在灌陽舉行

學員們在黃關鎮李官村現場學習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技術

隨後,蔣碧娟在灌陽縣農業局主持召開座談會,與會人員一起研討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技術,並佈置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暨早稻田間病蟲害防治工作。期間,桂林市植保站技術員分別從發生為害及典型症狀、近年發生簡況、防控技術措施、2017年廣西局部重發的原因分析等方面作了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技術培訓。

據瞭解,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是由白背飛蝨傳毒引起的一種水稻病毒病,具有暴發性、隱蔽性、防治難度大等特點,主要在長江流域及以南稻區大流行,成為威脅我國水稻生產安全的重大病害。該病可為害水稻、玉米,植株感病越早產量損失越大,可造成30-50%的產量損失,甚至絕收,對全市糧食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文齊軍)

抓好病蟲害防治 實現“蟲口奪糧” 桂林市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暨早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在灌陽舉行

桂林市農業局副局長蔣碧娟(右五)主持召開座談會,研討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控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