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后代中状元,乾隆存心刁难,一句话让乾隆口服心服,官运亨通

岳飞是谁杀害的问题,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宋高宗赵构(高宗说);另一种则认为是秦桧矫诏杀害了岳飞(秦桧说)。高宗说早期史料有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文徵明、李亚平、王曾瑜等持此论;秦桧说早期史料有岳珂《金佗粹编》和《续编》,邓广铭等持此论。也许在杀岳飞问题上,高宗与秦桧是各怀鬼胎、互相利用的关系。在秦桧看来,不杀岳飞,难成和议;而在高宗看来,更重要的是杀鸡儆猴,以便他更自如地驾驭诸将,控制朝政与军权。所以,高宗与秦桧玩弄的是“交相用而曲相成”之把戏。于是,岳飞非死不可。

秦桧后代中状元,乾隆存心刁难,一句话让乾隆口服心服,官运亨通

​元代时,人们在秦桧墓前便溺以快意,谓“遗臭冢”,有诗曰“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明代时,人于岳飞墓前种桧树,一劈为二,名曰“分尸桧”。清朝秦涧泉到西湖岳飞墓前,自称“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又有一地演戏,忽一人上台将演秦桧者刺死。可见秦桧名声之臭。

秦桧老婆王氏,她爷爷是宋仁宗朝三旨宰相王珪,她父亲是王仲山(抚州知州),伯王仲嶷(袁州知州),先后降金。她的一个姑父是郑居中,徽宗朝宰相,和徽宗郑皇后之父郑绅扯上从兄弟关系,表哥郑亿年是韩治(韩琦后裔)女婿。她的一个姑父是李格非,即李清照之父。还有一个姐姐嫁给蔡京。

秦大士,汉族,1715年出生,字鲁一,又字鉴泉,号磵泉,又号秋田老人,江宁(今南京)人,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状元,官至侍读学士。名儒硕德,名重一时,诗、书、画称三绝。书法直逼欧、柳,又工篆、隶。1777年逝世。

秦大士,自幼聪明好学,很小就能写诗作文,少年时书法小有名气,靠着写字赚钱便能养活家人,23岁考中举人,算得上春风得意,但后来考进士屡屡落第,一直到38岁才考中,一中便是状元,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秦桧后代中状元,乾隆存心刁难,一句话让乾隆口服心服,官运亨通

但乾隆皇帝怀疑他是秦桧的后裔,担心有辱朝廷名声。于是亲自召见秦大士,问道:“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代?”秦大士趴在地上,汗如雨下,不知该如何回答:若如实相告,对前程不利;若是否认,便是欺君之罪,更对不起祖宗。生死抉择关头,秦大士壮起胆子高声说到:“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大士不愧是大才子,机智过人,此言是说宋高宗是昏君,用的是奸臣,而乾隆是明君,用的自然是忠臣。此言一出,便流传后世。乾隆皇帝龙颜大悦,欣赏其过人才智,当即钦点秦大士为大清朝第43位状元。

秦大士高中状元后,为保住皇颜,更是为改变数百年来,人们对秦氏后人的看法,竟前往杭州西湖祭拜岳飞。在岳飞墓前,看到秦桧夫妇的塑像被反绑双手,长跪于此。秦大士沉思片刻,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此绝句情真意切,立场鲜明。

秦大士一生为官清廉,毕生致力于造福百姓。由此人们改变了对秦大士的看法,也重新树立了秦家的信誉。

秦桧后代中状元,乾隆存心刁难,一句话让乾隆口服心服,官运亨通

他的曾祖父在明崇祯末年才从安徽当涂迁到南京避乱,不过这个解释同样证明不了自己不是秦桧后人。急中生智之下,他灵光一闪,回答道:“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宋高宗是昏君,用的是奸臣;而您是明君,用的自然是忠臣!”其实秦大士只能算是秦桧的半个后人,秦大士是南宋秦梓的后人,秦梓是秦桧的兄长。所以只能算是半个后人。

​秦大士考取状元后,授职翰林院修撰。第二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散馆朝考一等,遂充咸安宫总裁官,官学总裁,入值武英殿。以母丧而丁忧归乡。乾隆二十二年,服阙复官,秦大士教习庶吉士,入值上书房,侍候皇子讲读。乾隆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秦大士京察一等二名,擢翰林院侍讲学士。乾隆二十四年,出任顺天武乡试副考官。秦大士奉命祭告北岳等处。乾隆二十五年,任会试同考官。乾隆二十七年,秦大士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乾隆二十八年,又任会试同考官。遂请长假终养老父,又推托有病延长假期,其实他已无复出的意思。乾隆三十五年,秦大士进京为乾隆帝祝寿。次年,又为皇太后八十寿辰祝贺。朝中同僚见其精神未衰,就劝他复出为官,被他婉言谢绝,遂不复出。赋闲在家期间,秦大士曾经主持龙城书院事,晚年唯爱吕坤《呻吟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