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刷手机,这种乘车的“幸福体验”为什么来得晚一些?

在当今社会,手机移动支付方便,快速,不需要为找零钱而困扰,还可以防止收到假币。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从大型的购物中心,到背街小巷的夫妻杂货店,再到地摊小贩,你几乎找不到不能用手机支付的机会。应该说,手机支付的这些优点是很符合乘公交车需求的,从普及程度和使用频率真来看,相比刷手机支付在

其它行业的应用,刷手机在公交车行业上的应用是比较落后的,这是为什么呢?

公交车刷手机,这种乘车的“幸福体验”为什么来得晚一些?

首先是经济利益的原因 。有个词语叫做“无利不起早”,意思是说起得早没有什么好处,谁还会去起那么早呢?这个词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单位和团体。现在绝大部分乘公交车的市民都是用公交卡,公交卡是要交押金的,押金一般是20元—40元。后来,有些城市将公交卡改成了“**城市通”,但是使用前还是需要交纳押金。象北京,上海,武汉这些城市发行的“城市通卡”都是千万级数量,这些押金汇聚起来就是数亿级的资金池,就算只是将这些钱存在银行获取定期利息,一年的利息就达数千万。有人大致测算了一下,仅以2011年的北京为例,光押金池的利息一年就近3000万!虽然,公交车刷手机也要绑定实体“城市通”或公交卡,但是,因为公交车上的智能读卡机已经很普及了,如果要推广公交车刷手机就必须更换读卡设备,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种不赚钱的事,谁又会去积极的去做呢?能拖一天是一天。

公交车刷手机,这种乘车的“幸福体验”为什么来得晚一些?

有人会说了,阿里,腾讯不是很有钱吗?他们不是急于推广他们的支付工具吗?他们可以出钱更换公交车上的讯卡设备。是的,阿里,腾讯是想推广各自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但是公交车管理部门也有自已的想法:这“两家伙”把银行的钱给“搬空”了,现在又来动我的脑子,都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车费,谁还用“城市通卡”?我的“押金池”不就干涸了。这事我得想一想,这么一想,事情就慢下来了。

公交车刷手机,这种乘车的“幸福体验”为什么来得晚一些?

其次是公交车刷手机的门槛问题。公交车刷手机有一种方式,就是NFC方式。这种方式的推广有三个痛点,一是手机必须有NFC功能,虽然现在很多新出的手机都有NFC功能,但是从推广公交车刷手机的角度来讲,具有NFC功能的手机还是不太多。二是配套设备的兼容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读卡器与不同手机“交流”存在障碍。三是用户使用公交车刷手机前,要前去各运营商的营业厅办理手机卡与公交“卡合二为一”,这使得很多人觉得麻烦。

公交车刷手机,这种乘车的“幸福体验”为什么来得晚一些?

NFC方式刷手机

另外,公交车刷手机的体验问题。公交车刷手机还有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使用门槛很低,只要是智能手机,手机上安装有支付宝,微信或者是其他APP,也就是二维码技术方式。乘客打开手机调出“支付码”对准公交车上的”读卡器“扫一下就行了。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读卡器识别的灵敏度有待提高,对网络也有要求。有时对着“读卡器”扫了好多次,都没有识别出来,后面排队的乘客的已经不耐烦了,遇到这种情况真是很尴尬。一般来说,在早,晚上班乘车高峰期,扫码乘车不太现实。

公交车刷手机,这种乘车的“幸福体验”为什么来得晚一些?

最后,没有乘车优惠也是公交车刷手机普及慢,使用频率低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很多城市比如武汉,贵阳,使用“城市通卡”乘车,至少转乘一次是可以免费的,而公交车刷手机就没有这种优惠。

公交车刷手机尽管有多种原因导致普及慢,使用频率低,但是由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高,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以上的问题都是能解决的,公交车刷手机的“幸福体验”会迟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