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建院68周年啦!8月1日举行便民义诊活动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黄春燕 徐思鹏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这家杭州老百姓熟悉的医院,即将迎来68周岁生日。

1950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卫生科、省政府门诊所合并而成的浙江省卫生厅直属保健院在城头巷56号正式成立。这就是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前身。

建院之初,百废待兴、设备简陋、诸多不便,医院上下全体员工不到百人。从头开始,一路披荆斩棘,克服种种困难,从上世纪90年代起,杭州市三医院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以皮肤科为龙头,建设有专科特色综合性医院的崭新办院思路。

通过调整医疗结构,拓展皮肤科、肛肠科等专科专病特色,加强内、外科基础建设。扩建制剂室,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引进大型先进的现代医疗设备。并通过建造和购买医疗用房的形式加快医院基础工程建设。

历经68年风风雨雨,如今,杭州市三医院已发展成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从城头巷跃出西湖大道,影响力覆盖省内外,特色专科蜚声海外。

在一代又一代三院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建院68周年啦!8月1日举行便民义诊活动

以皮肤科为龙头 内外科为支柱

以点促面 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目前,杭州市三医院设有32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31个护理单元。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杭州市各级重点学科7个。

其中,皮肤性病学、肛肠外科学、神经内科学、肿瘤内科学、泌尿外科学、医院药学、老年病学等,在省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皮肤科、肛肠科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更是在国内外进一步打响了医院的医疗品牌。

面对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医院发展需求,医院新领导班子调整学科建设结构,一方面加强原有学科的专科特色和内涵建设,发挥名医的传帮带作用,延续“强者恒强”:如以许爱娥教授为首的皮肤科专家团队,不仅重视医院学科后续力量的培养,而且通过医院牵头成立的“浙江省皮肤病专科联盟”,帮助提升全省皮肤病性病学科的整体诊疗水平,让患者能在家门口得到优质诊疗。另一方面,医院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活力与智慧,鼓励每一位员工体会观察,关注国内外医疗前沿科技、动态,积极创新,打造更多的“优势专科特色”,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诊治水平。

人才为基 科研为器

每年输送一批年轻的医务人员出国深造

一家医院要发展、要提升,最关键的是人才。与医院共成长的吴佳丽院长切实感受到留住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杭州市三医院有计划的培养人才梯队,不仅着眼于国内顶尖学科,更是把目光瞄向国外,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为员工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学成后带来最新鲜最前沿的技术。

每年,医院会选派中青年医务人员去国外进修。在2017年度,仅出国进修这一项,就达到20余次,涉及肛肠外科、消化内科、皮肤科、皮研所、泌尿外科等多个科室。

医院皮肤科宋秀祖博士,2015年获得医院重点学科经费资助,在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维也纳总医院皮肤科工作进修一年,主攻皮肤老化与自噬的相关机制研究。

“很感谢医院给我们年轻医生这样出国深造的机会。维也纳总医院的皮肤科实力非常雄厚,是欧洲皮肤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他们的研究室和世界很多国家及化妆品公司有科研合作。在那边一年,学到很多,对自己的科研能力、科研思维和科研管理能力都有很大帮助,回国后,我把这一年学到的东西应用于临床,希望能帮助到更多患者。”宋秀祖博士说。

杭州市三医院积极鼓励医生科研立项、学习深造,定期组织举办学习班,让科研“走出去”,更“引进来”。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让年轻医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学成回来把先进理念和技术应用于临床,另一方面,也是能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让老百姓在三院看病放心称心。”吴佳丽院长说。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建院68周年啦!8月1日举行便民义诊活动

探索智慧医疗

服务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源动力,包括医疗技术的服务和医疗模式的服务。

进入“互联网+”时代,杭州市三医院立足服务之本,积极探索智慧医疗,让杭州市民

看病能方便一点,再方便一点。

2005年8月,杭州市三医院第一个预约挂号系统正式开通(包括电话、网络预约两种形式),电子化病历、自助挂号结算、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项目陆续上线,实实在在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

根据浙江省预约挂号平台公布的2018年度三、四月大数据,杭州市三医院线上预约连续位居榜首。

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通过优化窗口服务流程,依托互联网平台,在杭州市三医院,传统的排队看病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看病零排队”正在逐步实现。

“智慧化医院,是医院未来的目标。”吴佳丽院长说到,“服务无止境,只要患者有需求,我们对传统医疗服务迈向互联网全方位服务的探索就一直不会停止。”

重视患者就医体验

推进医患友好度建设

改善公众看病就医感受,提升社会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药卫生领域努力实现的目标。杭州市三医院在杭州市属医院中率先推进医患友好度建设。

今年5月,医院联合医患友好度项目工作组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首个综合性三级医院医患友好度评价指标体系正式上线。

这套三级医院医患友好度评价体系,以市三医院为标杆进行试点,并将在杭州市的10家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推广。

通过以患者端的反馈为切入点,借助互联网工具,系统地提升医院管理质量,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医患关系,从而回归医疗救治和人文关爱相统一的医学本质。

近年来,杭州市三医院班子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在医院里推出母婴室、手机充电站、小件物品寄存柜、咖啡吧、共享轮椅、自助按摩椅、图文导视地标、印刷门诊手册和健康处方、一站式服务、自助医疗等服务举措。门诊新停车库、观光电梯、1-5楼就诊环境翻新等正在逐步推进;近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为抓手,创新医患友好度建设。

今年,是杭州市三医院的文化建设年。为进一步传承、弘扬并构建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三院文化,为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今年3月,市三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院训”和“办院思路”大讨论,通过全院员工的深入思考和凝练,汇聚大家的聪明才智,更新医院“院训”和“办院思路”,推动医院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引水不忘凿井人”。在医院68周岁生日到来之际,医院领导班子最先想到的是医院的退休员工。“三院的发展离不开老员工的努力和贡献,院庆,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他们。希望他们能常回医院看看,为医院发展多提意见和建议。”吴佳丽院长说。

8月1日

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建院68周年之际,为了回馈社会,感谢广大市民朋友长期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8月1日当天,全院普通门诊举行义诊(免自费部分)。肿瘤科刘云霞名医门诊挂号费免挂号费(免自费部分);骨科开展“关节镜”特色义诊;眼科部分检查免费(眼压测量、前房深度测量、医学验光及角膜曲率检查)。更多活动细节,可关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官方微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