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回不去的草原回不去了家

文|愚捷

一次不是計劃內的草原之旅,讓一直碎片化的草原印象串成了整體,定格了自己的對草原的認識,也深深的留在記憶裡。

臥槽|回不去的草原回不去了家

因為新華社和《創客中國》的活動在烏蘭察布舉行,所以一行二十餘人四輛車從北京浩浩蕩蕩的出發了,走五環上京藏高速一直奔北,三個小時車程就到了,第二天參加完活動,第三天就開啟了天堂草原之旅。

還是起了個大早,向黃花溝進發,近期因為內蒙地區普降大雨,所以草原看起來已經綠油油的,完全不似五月去錫盟出差的時候放眼望去全是黃色的乾枯的模樣。

7月的草原溫度適宜,早晚溫差大,再加上大風,讓我們這幫內地來得不禁打了個寒顫,於是,趕緊買衣服買帽子把自己裹得像個恐怖分子。

還是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風吹草低見牛羊,還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臥槽|回不去的草原回不去了家

只是現在因為在開發風電,成片成片的風電在不停的轉動,再加上輸電線路的鋪設,也讓人感覺到了一絲不適。尤其是那麼多風電不停的轉動,初看還覺得很新鮮,看久了,也覺得很壓抑,從一個工業森林進入了另一個工業森林。

所有的遊覽旅程都是提前計劃的,看到聽到的吃到的也都是按部就班的,自認為強大的自己結果還被曬傷,額頭火辣辣頗為難受。

一切都在最後一天,在呼和浩特的那一場《千古馬頌》得到了釋放和承載。

臥槽|回不去的草原回不去了家

這是一場以馬名義的實景舞臺劇,在偌大的場館內,沙地、斜坡、電子顯示屏和鋼索,再加上奔跑的駿馬,瞬間可以把觀眾強行拉入故事其中。

故事也是從遊牧生活家庭的新生嬰兒開始,在第一次被強盜包圍到嬰兒的誕生,嬰兒的第一聲啼哭鎮住了所有的強盜,當然也鎮住了我的內心,這是我的第一次熱淚盈眶。

臥槽|回不去的草原回不去了家

故事繼續進行,編排導演也是頗費苦心,各種騎術當然是看家本領,但是為了更好看,在裡面還增加了雜技的部分,長綵緞加吊鋼索,讓男女主角從馬匹的飛馳到空中的旋轉,增強了空間畫面感,也增加了看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的嬰兒已成長為大人,準備出征,經過激烈的拼殺,在回家的第一波人裡面沒有他。

此時的媽媽在等兒子,女人在等丈夫,小孩在等爸爸的那種失落失望和痛苦,在場下座位中的我是感同身受的,此時的我,是第二次淚流滿面。

在所有回返的人過後,一匹孤馬,拉著一位伏倒在馬背上的將士一步一步的行走,此時的媽媽女人和小孩在絕望之後回頭看見了他,於是興奮的狂奔過來,一家人緊緊的抱在了一起久久不願分開。雖然我聽不見他們的哭聲,但我已經是第三次眼淚奪眶而出了。

臥槽|回不去的草原回不去了家

將近兩個小時的演出,到了最後要回到主題了,開始介紹蒙古馬以及世界各種名馬,頗有生拉硬湊之嫌。完全不似我想象當中的那樣的場景,可能是受斯皮伯格的《戰馬》的影響吧。

在整場演出當中,錄製的背景音樂太多,雖然整場氣勢恢宏,但是最終也是氣勢恢宏而缺少直達人心的細膩。

在將士出征之前完全可以把呼麥作為出征的序曲,為將士的征戰作為號角。在自古征戰幾人還的時候應該單獨追光一個悠揚悲傷的長調,那樣既體現了蒙古的特色,又能夠配合故事情節更好的表達情感,讓每一個觀眾得到共鳴。

而馬頭琴是可以貫穿全場的,因為,那才是蒙古族的靈魂,激昂的時候表達激昂,悲傷的時候表達悲傷,富足悠閒的時候表達輕鬆暢快,無聊落寞的時候表達恐慌彷徨。

這次五天的行程,全部在這部實景劇裡得到的宣洩,也同時得到了釋放,更讓我對草原對蒙古民族文化得到了精準的註解。

我知道,這是我回不去的過去,也是草原回不去的過去,更是蒙古民族回不去的過去。

一切昔日的榮光,都讓它在這絢麗的燈光和場景宏大的表演中呈現吧,因為,那隻能是回不去的過去!

愚捷2018/7/24於松榆東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