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公布施行一周年

政策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公布施行一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立法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还有哪些配套文件出台?

目前,为了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国家陆续出台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所说的备案制中医诊所是怎样的医疗机构?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备案制中医诊所 “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的诊所”。

备案制中医诊所与之前存在的中医综合诊所有何区别?

二者的区别,首先在设置要求不同。以往的中医诊所都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统一管理,需审批后许可方能开展诊疗活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后,中医诊所备案后即可开展诊所活动。其次是在诊疗范围上的限定。根据《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规定,备案制中医诊所不能开展现代诊疗技术,如输液、手术治疗等。

刮痧、拔罐,备案制中医诊所和养生保健机构都有,两种机构有什么差别?

首先,机构性质不同。备案制中医诊所属于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养生保健机构是非医疗机构,不能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其次,二者提供服务的目的不同。中医诊所提供诊疗服务以消除疾病缓解病情为目的。而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服务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再次,中医诊疗,往往通过各种检查手段,使用药物、技术、器械等,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国家明文规定,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高危险性的技术方法,都属于医疗行为,医疗机构以外的机构不得开展。

在这里也提醒广大患者如果治疗疾病,首先要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中医诊所备案证》的医疗机构就诊。如果发现养生保健机构开展诊疗活动,请保存好相关证据,拨打12320投诉。

患者到备案制中医诊所就诊有哪些方面可以注意?

首先,了解机构、人员资质。 按照《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中医诊所应当将《中医诊所备案证》、卫生技术人员信息在诊所的明显位置公示。并且诊所的人员、名称、地址等实际设置应当与《中医诊所备案证》记载是一致的。其次,留心诊疗范围。备案制中医诊所不能开展现代诊疗技术,比如输液、手术治疗等。如您在现场就诊过程中发现违法线索,可以拨打12320热线进行投诉。

确有专长医师与常说的中医医师有什么差别?

首先,取得医师执业资质的渠道不同。以往所说的中医医师是通过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取得。而确有专长医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经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取得。其次,二者执业范围设定不同。中医医师的执业范围是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而专长医师的执业范围根据考核设定,如正骨等。两者均应按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政策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公布施行一周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