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跑步,脚踝疼,需要休息几天吗?

一块大腹肌


跑步是一项全身肌肉都参与的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减肥,但是跑步的时候,脚踝和膝盖最受力,也最容易受伤。

不管体质素质怎么样,出现疼痛说明身体疲劳或者受损了,必须停跑修养,让身体有个恢复期,避免恶化。

跑步之前做好热身运动,让身体各个方面活跃起来,跑的时候不宜过快,特别是久不运动的人,要由慢往快循序渐进,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跑完后要做拉伸,防止肌肉疲劳。


很多初跑者,刚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总会有脚踝疼痛的症状。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大体上分析,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造成:

跑姿

跑鞋

跑步路面

下肢力量不足

体重过大

跑姿

跑姿正确性的意义

对一个高水平的跑者来说,好好跑、健康跑,具体的需求是什么?以下四点对跑者的重要性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是保证跑者姿势正确、成绩提升的关键。

✔高水平的神经肌肉协调性

✔精确的迈步时机(步幅/步频)

✔强健的肌肉力量

✔完善的肌力平衡

纵观跑步动作,是摆动→负重→推进→摆动的自然循环,这三个动作组成了一个闭链循环,缺一不可。

跑步姿势闭链循环

理想的跑步姿势,一定是看上去协调舒展的,上肢应该积极摆动,下肢应该是“车轮”或者“椭圆”型,而不应该是常见的“钟摆”型。

什么是适当的跑姿?

✔头正直,目视前方,收住下巴✔手臂和肩膀放松,摆臂幅度紧凑连贯,屈肘90度,避免越过身体中线✔腰部挺直,身体适度前倾,保持重心适度前移,利用重力产生加速前进的动力✔脚尖朝前,膝盖放松,脚底中前部先接触地面,使足柔和地落地,着地点在身体重心下方,步伐轻盈,避免沉重的脚步声

✔跑动过程中,脚落地时靠近质心(即重心的垂直线与地面的交点)

✔身体在正确的方向上移动:尽量避免两脚距离过宽、过窄或来回晃动身体

✔触地时间越短越好

跑步姿势怎么纠正?

▼第一大要领:高步频(每分钟180左右)

无论跑得快还是慢,但总体上其步频都应该较高。当跑速提高的时候,步幅自然加大,而步频只是略有增加。运动员应该更多地采取较短步幅来增加步频,而不是使每个步幅都加长。

▼第二大要领:触地时间

脚和地面接触的时间,与脚着地所产生的力和功率直接相关。时间是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脚和地面接触时间越短,地面的反作用力、步长、每一步通过的距离就越大。

▼第三大要领:足中部着地

若脚跟着地会产生制动的效果,降低速度;如果采用前脚掌或足中部着地,则可以减少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从而迅速储备和释放能量,因此,足中部着地可显著增加地面反作用力、功率和步频。

▼第四大要领:垂直弹跳

跑步的终极目标是向前移动。在跑步过程中,运动员每跑一步,身体上下起伏,就会浪费能量。因此,运动员应该平稳地向前移动重心,减少身体的上下垂直跳动,最大限度的利用跑步过程中的每一步。

▼第五大要领:小腿折叠和勾足

在跑步周期的摆动阶段,运动员应该通过骨盆方向折叠小腿和勾足,来缩短下肢的摆动半径。较短的摆动半径意味着可以更快的摆动,更快的摆动则转化为更短的接触时间,从而减少垂直弹跳,最终获得较高的步频。


▼第六大要领:手臂动作

在跑动过程中,手臂对双腿起到平衡的作用。肘部应该保持至少90°的弯曲,并应该向前或向后以人体的矢状面摆动,避免交叉摆动。


所以有时候在跑步训练上没有突破,这时候就该思考是不是该纠正跑姿了。掌握让跑姿正确的“六大要领”,不仅仅是减少膝关节额外的承受力、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最重要的是自由自在得跑步,这才是跑步真正的乐趣!

跑鞋

一双合适的跑鞋太重要了,让鞋来适应我们的脚,而不是脚去适应鞋子,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附送跑鞋选择即懂表

如果一只脚周正,一只外翻,建议买抗外翻,因为中正的脚穿抗外翻鞋也不一定有危险,但是如果外翻的脚穿了中正的鞋,外翻的脚一定会加重。

路面

跑步路面对于跑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小小的坡度都有可能导致跑者出现不适。同时,路面的坑洼,拐弯等等状况,都会影响到跑者。更重要的是,偶尔一不留神,甚至出现崴脚的情况,那就不是脚踝的肌肉疼痛了,就要去看医生了。所以,针对初跑者来说,选择一个平稳缓冲的路面是最佳选择。

力量

下肢力量不够稳定

人人都会跑,甚至很多人认为跑步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运动......好吧,从运动学角度,BigER教练来告诉你跑步是多么复杂的......


髋、膝、踝在跑中的运动

在足着地之前髋关节的伸展已经开始,足着地后由于冲击力的影响,髋关节有一个很小的屈曲过程,然后,髋关节迅速重新伸展。(因此在跑步的下肢训练中髋伸展的能力很重要,俗语就是臀部很重要)膝关节有两个屈曲阶段:一是在支撑阶段;二是在摆动阶段。由于摆动时膝关节的屈曲能减少小腿的转动惯量,更容易使腿摆动,直到下次着地为止。依据跑步者特定的跑步风格,踝关节在着地时对于足后跟着地者可能出现快速的跖屈。对于足的中部或足的前部着地来说,开始时可能是背屈。


随着速度的增加,髋关节的最大屈、伸角度也增加。不但在摆动阶段,而且在支撑阶段膝关节的最大屈曲角也增加。同样,随着跑速的增加,在着地时股骨与垂线的夹角也增加。在蹬伸阶段,踝关节角度有较小的变化。

足后跟的旋前

由于"距下关节"(距骨和跟骨之间的关节)的旋前与下肢损伤有着相关性。不同的因素将对旋前的量产生影响,这些着地时发生的因素包括:解剖结构、护足、着地时足的姿势以及地表面的倾斜等。跑步者以较高值的旋后着地,可能带来更多的内翻损伤的危险。通常足弓的特征与旋前联系起来,平足弓与较大的旋前相联系,稳固的高足弓与较小的旋前相联系。护足影响旋前和过度旋前,还有对预防损伤有积极的影响。

上肢和躯干


身体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将随着跑速的增加而减小。跑步时在躯干做扭转动作时,躯干、腿和臂的动作已经利用量角仪做出科学检测。相对于垂直轴,发现上臂旋转的角度与身体旋转的角度几乎抵消。结果导致在跑步的整个周期中身体总的旋转角度值相对较低。假定上臂的往复运动对跑的能量充分发挥比腿更有作用,那么当上臂被强迫保持在跑步者的身后,则此时最大耗氧量(VO2)增加4%,因此跑的经济性下降。



体重

其实很多小白用户都是因为比较胖,想通过跑步的方式来达到减脂的作用。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体重过大的人群,是否应该一上来就跑步吗?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较为肥胖的人群,建议开始阶段以走跑为主,这样可以减少体重对于身体,尤其是下肢的负荷作用。


浔洲乡民


我觉得要暂缓运动,跑步引起的脚踝痛对新手属正常现象,这是肌肉疲劳伤。减少运动量过几天就好了。但还是要看你疼痛的程度,如有红肿就冷、热敷。二十四小时后再热敷,休息几天等缓解后再继续锻炼。

跑步引起的脚踝痛是有原因的,准备活动没做够、地面太硬、鞋子的舒适度、跑步的动作不标准、要前脚掌先落地,还有超运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