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这个地方的归属,争论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赤壁之战的古战场,究竟在什么地方,自南北朝以来就众说纷纭,所以就形成了湖北汉川、汉阳、武昌、黄冈、嘉鱼、蒲圻这六处说法,经过长期讨论,前三种说法之前已经基本被排除,那后面三种说法咱们今天就一一来分析。

关于三国这个地方的归属,争论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赤壁大战

认为嘉鱼县东北赤壁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的说法,主要源于水经注的记载,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生活于北魏年间,距离三国不远,并且治学一向严谨,这一种说法应该比较可信,但是,赤壁乌林相去两百里,与史实记载悬殊甚大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今天有人分析认为,这种说法虽然把赤壁定位于长江南岸,但与三国记载的曹军与孙刘联军相遇于赤壁,初战不利,曹操引军驻于江北乌林,周瑜、刘备驻南岸赤壁,两军形成南北对峙之势不符,因为赤壁大战后,两军马上就形成了隔江对峙之行,不可能在沿江跑到200里外摆开对峙,

其次,当时侦查通讯工具都不发达,如果两军相距200里,周瑜刘备又怎么可能及时了解曹军的情况,抓住战机呢?黄盖又怎能用火突袭曹军,正如有的人指出的那样,如果相距200余里,当时的木船要行驶几天,才能由武昌的赤壁到达乌林,在这种情况下,孙刘联军全军在江上行驶数天,岂不暴露目标,黄盖诈降岂能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要等待风势发动火攻,岂不贻误战机,由此可见嘉鱼县东北赤壁,很难说就是赤壁大战的古战场。

关于三国这个地方的归属,争论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嘉鱼县东北赤壁

认为黄冈赤壁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的观点是基于这些原因考虑的:大文学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曾两次夜游黄冈赤壁,更是把这里为赤壁古战场,而借古抒怀,写出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以及赤壁怀古词,苏轼的二赋一词空前绝后,影响深远,加之苏轼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想来不会有错。

正是由此,这种说法广为流传大行于天下,其次,三国演义中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赤壁大战,也是将地点定在这里。有人据此认为,罗贯中不可能凭空捏造赤壁的所在地,这正是他尊重历史,终于承受原义之故

不过这种观点受到了普遍质疑。首先,说苏轼在二赋一词中一段话写的很明确“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就是说这个故垒西边的黄冈赤壁矶是听当地人传说是三国周郎赤壁,而不是自己考证后确定的。

关于三国这个地方的归属,争论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黄冈赤壁

其次,三国志所有记、传、注都没有曹操曾攻过夏口或越过夏口的记载,也没有坐镇夏口的江夏太守刘刘琦败走之势,曹军即未到过夏口,赤壁之战的地点不可能在黄冈赤壁矶一带,特别是三国志中明确记载,赤壁在长江南岸,黄州赤壁却在长江北岸,也证明了黄冈赤壁矶不是赤壁大战之赤壁。

再者,假设赤壁乌林大战的地点在今黄州赤壁的团风镇,那么曹军即败也应向北逃回许都或向西北退保襄阳,何必要跑到西南的华容道呢?最后,三国演义作为小说,虚构的地方很多,与三国志比较,好多地方都没有尊重历史,有失实的嫌疑,他的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漏洞,正好反证了赤壁之战的地点不在黄冈赤壁山

由此可见,黄州赤壁被称为文赤壁当之无愧,但是把他说成是一战定乾坤的武赤壁战场却颇有争议。

关于三国这个地方的归属,争论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黄冈赤壁

近代以来,蒲圻赤壁一说更加受到大家的认可,其主要依据是,三国志中记载当年曹操南下的进军路线是新野、襄阳、丹阳,江陵、赤壁,曹军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初战失利,退屯江北的乌林,后在乌林遭火攻而大败,由华容道逃奔江陵,今天的蒲圻赤壁、洪湖乌林和华容古道

于三国志记载的赤壁大战中,曹军退兵江陵的路线地形方位基本一致,所以有人坚信蒲圻才是赤壁大战战场是正确的,另外宋代以来,在蒲圻赤壁、洪湖乌林的岩缝、地下发现大量的赤壁大战时的折戟、断枪、箭镞等,迄今为止,在这一带出土文物中,属于赤壁之战的革、矛,剑、戟、镞等铁制兵器已达千余件,从宋代迄今不断出土的实物资料来看,蒲圻极其有可能是真正的古赤壁战场,这也是蒲圻如今被命名为赤壁市的原因。

关于三国这个地方的归属,争论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赤壁市

不过这一观点仍有不少人仍持否定态度,赤壁大战的地点到底属于哪里?大家是怎么认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