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背井离乡也要打工,农民工难,听了,流下两行热泪!

咱们中国有一个传统的民俗习惯,每年一到过年过节的时候,会出现返乡流,在全国各地的打工的,做生意的都一票难求的加入返乡的归途中,那为什么咱们很多农村人都宁愿背井离乡,也要离开生养自己的故土呢?"为了钱呗"这是我上次跟一位在火车上遇到的从家乡河南融入北漂流一位农民工大哥,获得的答案。那咱们就以这位大哥的故事讲一讲

实录:背井离乡也要打工,农民工难,听了,流下两行热泪!

农民工回城

这位大哥叫李建国,45岁,河南安阳人,身材不算高达,约有1米6左右,穿着一件褪色的条纹T恤,一件深蓝色的不知道什么布料的裤子,一双劳保迷彩鞋,肤色黝黑,略微脱顶,说话有比较浓厚的乡音,声音洪亮有力,行李架上放着一个大的农用编织袋,里面放着应该是被褥和换洗衣物。大哥就坐我斜对面,很热情,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几句,后来就说到来北京打工的事情。

大哥家里有6亩地,上面是年近七旬父母,家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读高中,一个马上大学毕业了,李大哥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地里的活就让留在家里的妻子干了,农忙的时候不得已的时候再回来。地里种两季作物,一年收成刨除种子,农药,人工后,净剩大几千,这个用于生活家用后也剩不下多少,孩子们都在读书,学费要想拿出来,种地肯定是不行的,后来就出来打工。一提到两个儿子,李大哥的两眼异常神采,说两个儿子都挺争气,学习成绩优秀,是班级尖子生,还有奖学金,说什么以后肯定不会跟我一样留着家里种地,现在日子也好过多了,说完就自顾自的笑了。

实录:背井离乡也要打工,农民工难,听了,流下两行热泪!

农民工在工地吃饭

像类似李大哥这样千千万万的农民务工人员有从农村涌向城市很多,每个人有着不同原因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总归就是在城市的付出要比留在农村的经济收入高出很多,甚至在城市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在家务农的一年收入。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原因。

那造成的农村留不住农民的原因是什么呢?

农业收入不稳定,天气气候对农作物影响极大。按时播种,不一定有"春种秋收"。包括农业种植耗时周期长,作物的生长过程需要人力的关注,耗费成本比较大。还有其中一点是,农民种植的大都是个体种植,土地碎片化,不容易管理。包括现在农作物的价格稳定偏低,农产品如果想获得高价格必须有相应的高品质,这对大多的种植散户都是难以实现,政府的补贴又形同鸡肋,不能短时期改变农业产出经济低于其他产业的现状等。

实录:背井离乡也要打工,农民工难,听了,流下两行热泪!

回家

言而总之,农业劳动力流失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实,这也注定部分农民会退出历史舞台,但从全局来看会加快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整体会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包括也会加速生产型农业向经营型农业的转型步伐。

对于"农民"变"农民工"这个问题,又是怎么看的呢?大家有什么观点?

欢迎点关注留言讨论,抽取粉丝送百元充值卡!

注(图片源于网络,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