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的祕密32:八月份起,父母花點時間模擬這件事,將來會省力

父母知了

不知不覺7月就要結束了,幼升小的專欄文字更新了31篇,今天是第32篇了,將近9萬字,也收到不少父母的留言,這個專欄平臺是屬於大家的,可以提出育兒過程中的困惑,或者針對文章提出批評意見和建議,我都會真誠的記下。在這一個月裡,我們聊了孩子的習慣、情緒、行為等各個領域的適應性轉變,這些建議僅僅是個人的分享,年輕的爸爸媽媽可以有選擇地參照,不能照搬照抄,道理很簡單。因為孩子是獨一無二的,父母的早期教育也有差異,每一種方法都有使用時機和針對環境的微妙差異,有時候對這個孩子有用,有時卻沒有用;即使同一個孩子,今天有效,但明天同樣的方法就不一定有效,因為有變化了。

有的父母可能要問,照這麼說,這些方法都是沒用的咯!如果這麼理解就片面了,你如果想要一種確定的,拿起來就用,一用就有效的,有效也是最高效,那確實是沒有的。我們多角度討論的目的是為了應對孩子許多不確定的狀態,用一種動態、不斷理解、不斷生成的方式,所有的方法都是結合你自己的理解,再延伸,再創造。

今天的話題就是一個很快面對,意義頗為重要,關於一年級孩子的作業。

還有一個多月,孩子就要正式進入一年級的教室,他們會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常性的工作,那就是作業。而這也將是所有年輕的爸爸媽媽一起面對的新課題,所以今天的話題提前一個月先來聊聊作業的話題,讓你心裡有個準備,可以在8月份有個演練,許多作業習慣都需要時間培養。當然,也不必過度緊張,給時間差的原因讓你有充足的試錯機會,和孩子一起慢慢調整。

今天的插圖就是曾經刷屏過的微信聊天截圖,再笑一下,馬上輪到你們了。

幼升小的秘密32:八月份起,父母花點時間模擬這件事,將來會省力

其中一個比較焦急的一年級孩子的媽媽,她羅列了這樣的一些現象:孩子寫作業不主動。東張西業完成萬事大吉,不檢查,老師佈置以外的作業,一點都不想做。經常盯著孩子做作業,孩子做慢了就吼:“快做,沒見過像你這麼慢的!”孩子加快了速度,又會說:“字怎麼寫得這麼差,又出了差錯!”孩子於是又放慢了速度,然而自己又沉不住氣了:“這麼久還沒想出來,我怎麼養了你這麼笨的孩子!”最後只要這位媽媽在旁邊,孩子做作業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渾身發抖。

這個現象應該也不是個案,有相當多的媽媽自己比較性格比較急,喜歡對著孩子吼,這樣只會使一年級孩子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不僅孩子的作業無法完成好,而且未來其學習成績也會慢慢下降,失去興趣的學習不是真正的學習,而是一種負擔。

一年級孩子的作業一定是高山深谷,不可逾越的天塹麼?

幼升小的秘密32:八月份起,父母花點時間模擬這件事,將來會省力

培養孩子的作業意識

8月份開始,每天傍晚定時給出30分鐘時間,例如可以從16:00-16:30(根據家庭實際情況來定),儘管現在的制度規定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但有時依然會有一些口頭朗讀或者手工製作的任務,這也是作業。爸爸媽媽可以在8月份有意識的把這個習慣養成,可以用鬧鈴的形式固定,一到時間,讓孩子回到小書桌前,寫兩行數字或者玩玩拼圖、積木,或者讀一個故事,誦讀一首兒歌等等。

一開始孩子可能不習慣,不遵守,需要爸爸媽媽提醒並告訴他這個時間段需要完成任務,是一個家庭作業時間段。一般一個星期之後,孩子就會有這個意識了。九月份開學之後,老師佈置一些口頭作業之後,他就會知道回來之後有一段時間專門做這個事,作業意識就有了,否則到時還要去找人,你懂得。

努力提高孩子作業興趣

8月份在培養孩子作業習慣的起始階段,拿放大鏡找孩子的優點,儘可能地肯定孩子的積極性。例如到了時間,鬧鈴響了,孩子本不打算馬上做作業,正在猶豫,你真誠地誇孩子聽到鈴聲了“接下來要完成作業啦,昨天寫的字,批了5顆五角星,真棒!”在賞識面前,孩子一般會改變自己,剋制自己拖拉的衝動,積極的完成今天的任務。

同時,模擬作業階段主要是為了讓孩子體驗一個固定的時間段,有這個作業意識,因此內容儘量有趣生動,而不是枯燥單調,這有個過程,一開始可以定時遊戲為主,他知道到這個時間點有任務了,而且很有趣。等這個時間點的習慣養成了,慢慢過渡到寫寫字,讀讀書,也要注意評價更為主動積極,讓孩子體驗到進步的充實感。

孩子作業完成了,要讓孩子玩一會兒,不要鞭打快牛。

幼升小的秘密32:八月份起,父母花點時間模擬這件事,將來會省力

陪伴孩子一心一意做作業

有的孩子寫作業時沒有專心投入,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開展一分鐘抄寫,一分鐘記憶,一分鐘速算等學習競爭。這比較容易操作,父母可以模擬和孩子是同班同學,一起寫,一起記憶,一起算。

營造學習的氛圍。8月份就要給孩子準備乾淨整潔的書桌或者書房,這很重要,要有儀式感,前面提到時間上的定點,在地點上也要定點,固定在一張書桌。孩子的書桌上不要擺放令分心的東西;孩子在做作業時候,家長不要去打擾孩子。

在孩子獨立完成一個任務時,父母不去幹擾他,而是在一旁看書或者寫字,禁止不能擺弄手機。

幼升小的秘密32:八月份起,父母花點時間模擬這件事,將來會省力

合理安排作業

進入小學會有語文和數學,有的城市可能還有英語,也就是多學科作業。在8月份模擬作業期間,也有意識這樣的安排,當然不一定告訴學科,而是有意識的分成幾段時間,中間休息一段時間作為分割。例如寫了10分鐘的字,休息一會兒,再做5分鐘的數字接龍或者數的分成,中間休息一會,再讀一會英語繪本等等,這樣的時間分割安排給孩子一個印象,每完成一個任務會有一個休息,看看花草,到室外走一圈,或者捉捉迷藏。

這裡的模擬作業時間可以逐步延長,但最長不超過60分鐘,例如8月10日之前,大概每天20分鐘的作業時間模擬;8月20日之前,延長到35分鐘到40分鐘;8月底之前,穩定在40到50分鐘,這樣開學之後,孩子就不會覺得作業時間是大個問題了,因為他已經習慣了。

幼升小的秘密32:八月份起,父母花點時間模擬這件事,將來會省力

注意勞逸結合

孩子完成作業是要動腦筋、消耗精力的,如果孩子連續思考問題的時間較長而得不到休息,大腦就會疲勞,就會出現大腦運轉速度緩慢的現象,這時候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錯誤率就會增高,會導致他的厭倦和反感情緒。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模擬作業階段就要注意勞逸結合,中途休息是要活動活動筋骨,玩一些健身的小遊戲,或者小型、簡單、易行的運動項目,等孩子疲勞得以解除後其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

我記得兒子小時候每次作業完成,我們往往採用下棋、打球、跳繩等運動形式緩解作業緊張感,以至於現在每次完成一項任務之後,我們還保持這樣休息時段的運動習慣,非常有效。

幼升小的秘密32:八月份起,父母花點時間模擬這件事,將來會省力

評測好孩子作業質量

一般作業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當天所學的內容,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

如果課堂知識沒有掌握,所學的內容沒有消化和理解,作業自然就做不好,因此為了順利地完成作業,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業前先複習當天所學習的內容、例題,複習完了再動筆寫作業。

那麼在8月份模擬作業階段,父母也要有檢查作業的環節,也要讓孩子習慣這個過程,例如複習一下昨天搭的積木,還能原樣搭起來了麼;昨天的拼圖試一試再拼一次會不會更快些;昨天的口算學了什麼呀,能想來麼?

父母在模擬作業階段這個環節的提問實際上已經給了孩子一個習慣養成:那就是父母是每天會評測我的學習質量,因此他潛意識裡就有了認真做好的動力,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學習。

當然,父母要以積極評價為主,同時,指出他有明顯的錯誤,讓他自己找出來,“這裡有一塊積木不在原位上了,你能把它找出來麼?”將來真正做作業時也只需要指出他有錯誤,但不能直接告知他錯在哪一題。

好了,以上提供的一些想法僅僅是希望幫孩子建立起初步的作業意識,包括作業時間、作業地點、作業習慣、評測方式等等,父母要做個有心人,記住一個原則,這個模擬作業要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如果生搬硬套,讓孩子坐半小小時,抄寫半小時生字,結果導致孩子沒上學就厭學了,那是父母沒有激發孩子的興趣,沒有實現這個方法的初衷,父母必須要有創新和改變的意識,好好把上面的文字讀幾遍,真正領會了再去試試。

等孩子養成了好的作業習慣,截圖裡的煩惱,你就會少很多,沒事偷著樂吧,祝孩子一切順利!

原創不易,若覺得有收穫,可以自由打賞,也可轉發給需要的朋友,或者把您遇到的困惑留言給我。也可關注公號“陳老師家長匯”,或在喜馬拉雅FM平臺搜索“北緯32度半”,給您最合適的育兒方法音頻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