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小企业管理与绩效


目标管理是计划管理和时间管理的前提,因为只有当我们明确了目标之后,在执行过程中才不会迷失,做无用功。我们先来看以下三个例子,分析目标管理失败的常见原因:

案例1:“领导的要求总是变来变去,害我总是做了很多事情都白做,要不就是做来做去他都不满意,总是要重新再做。”
案例2:“每天的工作实在太多了,部门有任务,团队有任务,同事又拜托我帮忙,我自己本来就有一大堆事,我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没做完。”
案例3:“这次给我安排的任务也太难了吧,让我一个月完成三百万的销售额,我才刚来公司,没有经验也没有资源,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完成工作。”

这三个案例分别反映出的目标管理失败原因为:目标不明、目标太多、目标太大或太难

一、目标不明

经典故事:老板叫小王去买复印纸,小王马上就去买了三张复印纸回来,结果老板一看说,三张复印纸怎么够,我要100张。小王又马上去买了100张,老板一看,又说,你怎么只买了A4纸,我要的是A4和B5都有。小王又去买了B5的纸,老板又说,你怎么买了两个小时才买好,我都来不及复印了...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小王有没有偏离老板的目标?执行力如何?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中,小王的表现就是典型的在目标不明的情况下行动,虽然按指示执行,但却没有准确性和完整性,导致最后没办法按时完成目标。

我们在接到任务时,不要急于去行动,需要进一步明确完成目标的核心要素,通过询问或复述的方式,准确理解目标从而提高执行效率。在明确目标时,遵循5W1H的原则,要做什么(what)、时间要求(when)、发生地点(where)、参与人物(who)、完成原因(why)、如何完成(how),当这些要素都清晰无误之后再开始执行。

二、目标太多

关于时间矩阵大家都很熟悉,要优先去做重要和紧急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每个任务无法完全分开,除了紧急的就是重要的,所以依然没办法去区分,这时候可以使用【公司目标】和【个人目标】两个判断原则

  • 公司目标:

1、你的工作中最重要的KPI指标是什么?

2、什么工作任务能提高和改善这些KPI指标?

3、为最擅长的工作增加20%的工作时间?

4、为较薄弱的工作技能提高20%的工作效率

  • 个人目标:

1、更加重视能够拓展能力的工作机会

2、30%时间发展未来需要的能力

3、做一件事,同时达成三个目标

目标1 解决任务,遇到困难的事情,整理思路,解决问题

目标2 经验交流,与同事交流,互换经验;与上级交流,获得指导

目标3 积累资源,与同行交流,组合资源,孵化机会

根据这两大判断原则,我们可以发现,当目标太多时,我们应该优先执行与KPI相关的核心任务,同时提高“一石三鸟”的能力,并留出时间塑造职业强项,提升职业潜力。

三、目标太大或太难

面对需要长期完成、难度较大的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拆解成阶段性目标,并制定落地计划,否则容易形同虚设,措手不及。这里介绍一种拆解目标的工具OGSM

  • 目的(Objectives):

需要达成什么,通常是长期目标或者比较宏观的目标,也就是我们的大目标,这里我们需要通过第一点5W1H的原则将大目标的确定六个因素,特别是截止时间和结果要求

  • 目标(Goals):

将“大目的”拆解成的“小目的”,阶段性的“目的”。拆解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可量化的目标,遵循SMART原则

SPECIFIC:有具体的实现目标的行动。
MEASURABLE:有可衡量的标准及方式,让你了解何时达到目标。
ACHIEVABLE:在可实现的范围内,不是不可能的。
RELEVANT:与远期目标是紧密相关的。
TIME-BOUND:有具体的完成时间要求。
  • 策略(Strategies)

设定阶段目标后我们选择策略,制定行动计划,通常包括:

(1)业务策略 :为了达到业务目标主要选择哪些工作/任务,对业务目标没帮助的工作是哪些(我将不去做的事是什么);

(2)组织策略:如何配置能力资源更快的实现目标,可以从流程,系统,组织,能力等方向去思考,比如需要借助哪些资源和人脉,自己需要提升哪些能力等。

要注意策略不能太多,否则失去重心,分散资源,通常限定在5个或更少。

  • 衡量 (Measures)

制定量化指标判断目标是否完成,定期进行追踪、盘点、调整,保证阶段工作进度良好。

解决了以上三大目标管理障碍,我们就能够实现目标管理的准确性、有序性、可操作性,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无用功,大幅度提升效率。


职场大叔Allen


目标管理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源和能力不匹配,对目标执行过程没有严格的控制,不能在相应的节点上完成相应的成果。

目标管理无论对于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目标的意义在于你首先要确定一个方向才能上路。

目标管理里面有很多大坑。很多目标管理失败都是下面的情形,一开始设立一个目标,觉得是很有信心去实现的,但是做着做着就遇到困难了,就卡住了,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去解决,然后目标就难以达成。

下面把几个重要的导致目标不能实现的原因列出:

首先,就是目标设置得不切合实际。在确定一个目标是否可行时,要对自己进行深度的灵魂拷问,就是你认为你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有信心?通过如何做来实现目标的。就是你认为你能行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没有对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

一个无论多么大的目标,具体的实现都是要分散在某一天的或者不同的阶段,要对大的目标进行阶段性分解,一个一个小目标都指向大目标。通过实现一个一个小目标会让你更有信心,让你不断通关。

第三,就是资源匹配不到。

一个目标的实现要各种资源的协同作用,如果资源匹配不到位,那么对于初始目标的实现就会有很大的制约。会对目标完成的时间节点,完成的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确定目标的过程当中,就要去清点你的可利用的资源,如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要对目标进行调整,最开始资源不够,还定了一个大的目标,将铁定无疑都是失败的。

第四件事,能力跟不上。

导致目标管理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能力不匹配,执行人员的能力不匹配。这时候就要有两个办法,一是从外部去寻求资源来弥补能力的短板,第二就是通过团队的成员快速提升能力。


职场喵女王


凡是在企业工作的人,都知道目标管理。质量、环境和安全管理体系,对目标管理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说,目标管理是一个好方法,只要企业抓住目标管理的核心精髓,是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的。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企业的目标管理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

一,目标太多。目标分公司、部门、作业三个层级,公司层面可以多点,部门层面要适度,作业层面以3个左右为宜。作业层面目标指标太多的话,不能突出重点,只能顾此失彼。

二,目标太高。目标制定的原则是蹦一蹦够的着。如果太高,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达到,员工就失去了动力,目标也失去了意义。比如,合格率目前水平在80%,没有任何技术措施,目标定为99%,就有点不切实际了。

三,目标太乱。目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目标之间在横向和纵向都有逻辑上的联系。所以,制定和分解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其中的关联关系,不能上下矛盾、左右冲突。比如员工流失率和员工满意度就存在关联关系。

四,目标太假。目标指标一定要在现实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基础上建立,不能严重脱离实际情况。如果拍脑袋制定目标,动辄要求100%,这样的目标就太假了,为了不被考核,只能逼得下面弄虚作假。结果就是:问题层出不穷,指标一片太平。

五,目标太空。目标的核心原则是做到量化可测量,这样才能便于统计、分析和改进。如果目标太过笼统,没有量化标准,目标评价和考核就无法操作。比如,设备管理方面提出“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目标。怎么提高?如何评价?这样的目标空洞无物,没有任何操作性。

六,统计太繁。想要做好目标管理,基础的记录、统计、确认、分析、评价、考核工作系统而繁杂,靠手工是很难做到的。最好是有一套软件系统支持,比如 ERP。

七,考核太严。很多公司推行目标管理的出发点可以商榷,他们不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而是变相的克扣员工的工资,绩效工资部分占全部工资总额的40% ,指标苛刻,考核严厉,很少有人能拿到全部绩效工资。最后逼得大家纷纷辞职,目标管理宣告失败。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管理那点事


1、不切实际,不是越高越好;

2、强行下达,不是强迫就好;

3、激励不足,目标需要驱动;

4、激励单一,利益精神荣誉;

5、缺乏支持,上司负起责任;

6、关注结果,过程结果结合;

7、检视不力,目标需要管理;

8、计划无效,行动指向目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