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移风易俗进乡村入民心

吴忠日报记者 杨娜

白立涛是利通区郭家桥乡杨家岔村四组村民,是一个孝敬父母、勤俭持家的人,他厚养薄葬父亲成为当地移风易俗的好榜样。

白立涛的父亲白汉林生前是一名退休村干部。今年5月份,白汉林由于一场意外,导致脑出血,不幸去世。随后,围绕薄葬还是厚葬的问题,白立涛家人、亲戚产生了分歧。“俺爹活的时候,我已经尽了孝心,在父母活的时候不孝敬,指望去世了厚葬有啥用?省下钱我还要孝敬我妈!”白立涛说道。最终,在杨家岔村红白理事会的帮助下,一场葬礼办下来节省资金一万余元。

“这场葬礼在我们村引起很大反响,没人因为白家薄葬而说他们不孝顺,反而都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近期,我们村组织开展婚丧喜庆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要把彩礼、礼金、办事规模等做统一规定。下一步,我们红白理事会将切实发挥作用,引领全村构建文明新风尚。”杨家岔村党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会长白学东说。

“婚事应本着节俭的原则办理,彩礼不超过5万元,随礼不超过300元,党员干部举办宴席不超过10桌,群众不超过12桌;满月、乔迁等喜宴不应频繁办理或小范围办理;丧事方面,不应兴师动众,一切从简……”前不久,在郭家桥乡山水沟村举办的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征求意见会上,村民赵林充分思考后,在征求意见表上写下了建议。

连日来,郭家桥乡积极行动,印发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征求意见表,组织各村征集修订意见建议,广泛开展婚丧喜庆村规民约修订工作,确保村规民约的修订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利通区郭家桥乡党委副书记韩磊说:“现在好多人为了讲面子、讲排场,借婚丧喜庆事大操大办,给不少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这次组织村民重新修订婚丧喜庆村规民约,他们都举双手赞成!”

郭家桥乡充分发挥民主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作用, 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是利通区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典型缩影。在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的工作中,群众是真正的受益者,更是推动这项工作的巨大力量。近年来,利通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利通二十四孝贤”、首届“最美利通人”等评选活动,真正将广大群众参与评选的过程变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各乡镇、各村依托道德讲堂、百姓讲堂等,广泛开展“晒家庭幸福生活”“议良好文明家风”等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真正让先进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引导更多群众自觉参与到文明乡风培育中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