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事件」爲企業敲響警鐘:信任是易碎品,需小心呵護

“疫苗事件”為企業敲響警鐘:信任是易碎品,需小心呵護

7月23日,隨著國家領導層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春長生”)違規生產疫苗作出指示,要求嚴肅徹查。各相關單位也開展調查工作,涉及到25萬問題疫苗的“疫苗事件”熱度也漸漸平息。但公眾安全的議題又一次回到我們面前,不容忽視。

事件發酵已達十天之久。7月15日,國家藥監局通報,長春長生違規生產狂犬疫苗,存在記錄造假等行為。問題疫苗事件自此爆發。

兩天後,長春長生髮布聲明,表示已按要求停止狂犬疫苗的生產,並“深表歉意”。根據吉林食藥監局披露的消息顯示,長春長生此前還曾因生產“百白破”疫苗“效價測定”項不符合規定,被要求處罰344萬元。

“疫苗事件”為企業敲響警鐘:信任是易碎品,需小心呵護

​隨著更多的信息披露,疫苗成為輿論焦點。在陰雲籠罩之下,一篇《疫苗之王》的文章又將長春長生及與其具有千絲萬縷關係的企業送上了頭條,成為了大眾焦點,新賬舊賬一起算,事情又變得更加波雲詭異。

儘管各省市疾控中心開展自查工作,並針對此事公開發布信息,均聲明稱無涉事批次疫苗流入當地,但是大多數人心裡仍然不放心,對官方回應紛紛質疑。不在涉事批次的疫苗,就能完全保證質量沒有問題嗎?其他廠家的疫苗檢驗是否嚴格,有多少漏網之魚?

事件愈演愈烈,對長春長生的信任感在家長們心目中徹底“破產”了,甚至連對國內疫苗的信任感也在迅速地瓦解,不少家長轉而抵制接種疫苗或尋求“進口”疫苗。

​與藥物不同的是,因為疫苗是起著預防的作用,是否起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有的信任只能建立在疫苗本身合格上,所以這道關卡如何把握,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正如新華社刊文《疫苗“失信”比“失效”更可怕》中所述一樣,疫苗疫苗事關百姓生命健康,容不得半點僥倖,不能有半點閃失,信任是易碎品,必須小心呵護,疫苗“失信”比“失效”更可怕。如果疫苗質量問題不斷、亂象叢生,一些害群之馬大行其道,整個行業勢必陷入信任泥沼。確保疫苗安全,必須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以給力行動贏得公眾信任。

只是,此次即將破碎的信心又將如何拾起?

“疫苗事件”為企業敲響警鐘:信任是易碎品,需小心呵護

​對於企業,特別是產品涉及到公眾安全的企業,就不得不在此呼籲:做企業錢要賺,良心也要講!企業要長遠發展,就要講良心,要擔負起社會責任,用一流的產品品質來保障公眾生命安全。紮根要穩,格局要大,決不能只看得到利益,看不到責任。

長春長生作為一家高科技的生物製藥公司,本應推動生物製藥技術進步,造福人類,卻明知故犯背道而行,用造假疫苗來坑害公眾獲利,其行為之惡劣,簡直為人民所唾棄。

我們的衣食住行,哪一方面與企業無關?你知道生產的疫苗有問題,自己的孩子可以打進口疫苗,那你就能保證吃的食、坐的車沒問題嗎?如果人人都如此以逐利之心漠視生命安全,又有誰能夠全身而退呢?

離公眾越近,企業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就越多。不管是藥企還是其他涉及到公眾安全的企業,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應該把它一項人類的福祉去做。企業這座高樓建得越快,塌得也就越快,被利益矇蔽的心隱藏得再好,也總有一天會被人剖開看到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