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投資者和從業者都還有未來麼

P2P網貸投資者和從業者都還有未來麼

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用來形容目前的P2P行業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P2P投資者眼看著鋪天蓋地的跑路破產新聞,開始愈發擔心自己的本金灰飛煙滅;而與此同時,大量的P2P從業者,尤其是中高層管理人員,無不如火上澆油,一旦平臺暴雷,自己就難辭其咎。也許,這就是P2P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局面吧。

三年來的合規化發展並沒有給行業帶來肅整的局面,反而是隨著不斷的暴雷,行業的問題越來越多,壞賬越來越壓不住了。於是又有人不禁要問,P2P這個行業到底有沒有未來?億財君只想轉述某業內老將的話。至於信不信,就看您自己的判斷了。

之前6月份銀監會對於P2P行業的三項硬性條件(銀行直接存管、三級安全證書、ICP許可證)實際上仔細看來,和其他強牌照金融業的約束條件相比非常怪異且明顯缺乏金融屬性。一是銀行直接存管這項並沒有現成可依據的完善直接法規,二是公安部三級安全證書並非是非常難拿的東西,三是金融類ICP許可證雖然目前很難批覆但是之前各地都是比較容易得到的。換句話說,這是在通過影響條件在控制可以直接叫做“P2P”或者“網貸”的平臺。但是這裡面除了第一條看起來有點微弱約束力,後兩個怎麼看都並沒有涉及到金融行業的核心:風險控制。這一系列要求甚至比備案制的私募基金還要不正式。所以我們在這裡大膽猜測一下,不排除國內未來的趨勢就是拖,拖到行業自身的毒瘤爆破得更加乾淨,再看下一步該如何。如果不是這個思路的話,大可以像對待高利貸一樣,直接出臺法規約束利率就可以了。所以為什麼對P2P這麼曖昧不清,還不是因為行業太雜太亂(並不是合理的行業運行模式亂)。所以,最好的解決方式是行業自整,市場淘汰,出了問題也不要怪上面,而是平臺本身的問題。加之目前P2P暴雷已經進入高峰期,不排除今年還有百億平臺暴雷,那麼對於監管而言,這反而將會是非常好的事情,大可以等行業偃旗息鼓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約束(所以推遲進一步監管兩年)。但是我們依然不認為未來行業會有強金融牌照。想一想,現在小貸行業都被整的很慘,這是政策問題麼?當然不是,這是經濟大環境和行業的雙重問題!民間的借貸,最好的化解方式就是先民間消化,再監管鋪平,但是留有餘地!

所以,P2P,還有點未來,但是那只是夕陽下的一抹紅暈而已。

各位投資人和從業者,您的平臺安全麼?您的後路,想好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