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媽媽拒絕給你買房,請不要怪媽媽!

買房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困擾眾多家庭的重要因素。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未雨綢繆。兒子將來娶媳婦要錢,買房買車要錢,家長已經為孩子規劃了未來的道路,而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現如今的孩子變得不知回報,只會一昧的索取。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父母對我們的好,但是卻忽視了父母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最近在,在網上看到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內容引人深思。

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媽媽拒絕給你買房,請不要怪媽媽!

信的內容很簡單,意思就是信中的兒子因為身邊的朋友買了房,自己將來找女朋友也需要房,所以他要求自己的父母給自己買一套,然而他的母親卻“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他。在我看來,這位母親三觀很正,也做出了“違背”大多數傳統家庭的行為。

這位母親信中沒有支言片語提起是因為家境貧寒而買不起房。相反,我們可以信中讀取到,其實她完全可以買下一套房給自己的兒子的,但是她並沒有這麼做。

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媽媽拒絕給你買房,請不要怪媽媽!

信中提及到因為兒子是看到身邊的人買房才想著要買房。其實這就是一種攀比心理,而我們很多人也的的確確存在著攀比心理。父母總是會把最好的給我們,但當我們看到別人更好的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父母給的都不值一提。孩子總是希望,別人有的他有,別人沒有的他也有。這會在他身上形成一種優越感,從而盲目跟風。

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媽媽拒絕給你買房,請不要怪媽媽!

現實也如此啊。很多年輕人總是覺得,靠自己何時才能買到房,父母就應該給自己買房。可是哪條法律又規定,父母必須給你買房呢!養兒100歲,長憂99,這是做父母的悲哀。信中的媽媽“打破常規”,她堅持幸福是靠自己爭取的,而不是靠別人給予的。她更多希望的是自己的兒子能夠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成果,而不是坐享其成,這會給孩子養成一種惰性。

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媽媽拒絕給你買房,請不要怪媽媽!

多少人從小就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父母從小的寵愛讓我們覺得,自己不用努力,父母也能夠給我們想要的生活。但是我們有一天也會為人父母,等到孩子跟自己索取的時候,難道我們還能說:“你等等,我找我爸媽要去”。

其實獨立不止體現在行為上,還體現在思想上。一個只在行為上獨立的成年人,我們稱其為“巨嬰”。將心比心,我們始終是作為一個外人來評判這位母親做的對,還是錯。年輕人需要的就是去拼,猶如信中所言,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永遠頂在前面的那個。你失業了,可以找父母,但絕不是你啃老的理由;你缺錢買房了,可以找你的父母,但絕不是你索要的根據。父母幫的了你一時,但幫不了你一世。

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媽媽拒絕給你買房,請不要怪媽媽!

可能很多年輕人會抱怨,靠自己,那得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那考慮一下父母,他們憑什麼幫你買的起房。在這個房價飛漲的時代,領著普通工資的孩子,如果買不起房,那就去租房,如果租不起房,那就別抱怨,自己連房都租不起憑什麼要求父母給你買房!

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媽媽拒絕給你買房,請不要怪媽媽!

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