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成爲和田第一個在剛出生幾個小時的新生兒身上完成這項技術的人

7月13日,對於和田市吐沙拉鄉加拉勒巴格村村民阿布都艾海提·買買提和妻子吾爾尼沙·圖爾迪來說是特別高興的一天。當天14時許,他們的女兒在地區人民醫院出生來到了這個世界。

她成為和田第一個在剛出生幾個小時的新生兒身上完成這項技術的人

但阿布都艾海提夫婦倆的高興勁正在興頭上時,3個小時後,意外發生了。由於吾爾尼沙給剛剛出生的孩子餵奶不當,造成了孩子吸入性肺炎。伴隨劇烈的咳喘,孩子出現呼吸急促,皮膚青紫等症狀。很快,孩子就被送到了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

新生兒科醫生郭松林經過診治,初步判定孩子需要馬上輸注靜脈營養液和藥物。“如果不能夠及時治療,孩子有可能發展為氣胸或小兒貧血,情況特別嚴重。” 郭松林的話讓阿布都艾海提夫婦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但長時間的靜脈補液和輸入刺激性藥物,以及反覆靜脈穿刺有可能引起缺氧、體溫不恆定或感染等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在危急時刻,經過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權衡利弊後,最後決定實施PICC置管術。

她成為和田第一個在剛出生幾個小時的新生兒身上完成這項技術的人

PICC置管術全稱為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技術,即從患者手臂的靜脈進行穿刺,順著靜脈,導管直達靠近心臟的大靜脈,使藥物能夠能迅速通過動脈打散到全身去,而不是淤積在某處,避免了以往反覆穿刺和藥物刺激給患者帶來的其他傷害,為需要中長期輸液或輸注刺激性藥物的患者提供一條安全、無痛、持續、有效的靜脈通路,提高了治療療效。但是其操作過程較複雜,技術水平要求高,且存在一定風險。

“按照以往的保守治療,我們要反覆對孩子靜脈穿刺進行輸藥,藥物刺激大,極易出現靜脈炎等不良反應,且住院時間長,後期靜脈維護難度極大,我們決定實施PICC置管技術,減少孩子的痛苦……”確定治療方案後,郭松林立即與阿布都艾海提夫婦進行溝通並說明情況。

得到阿布都艾海提夫婦倆的同意後,新生兒科醫護人員馬上投入緊張的準備工作中,而實施這一穿刺術的重任就落到了新生兒科護士長王丹身上。

2017年,王丹曾被派往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3個月PICC技術培訓,並取得PICC置管資格證書。“在全地區,成人PICC置管也是寥寥無幾,更不用說新生兒PICC置管的難度之大。”王丹說。

她成為和田第一個在剛出生幾個小時的新生兒身上完成這項技術的人

7月14日18時,PICC置管正式開始。導管比頭髮絲稍微粗一點,不能借助B超等任何儀器設備,王丹實現了全程盲穿。“不能借助任何儀器,這就要靠自己平日裡積累的對人體血管和解剖方面的經驗,而且也不能有任何差遲,稍有不慎就會穿刺到其他地方,可以說這就是一條孩子的生命通道。”王丹說。30分鐘後,PICC置管成功。

這是我地區首例新生兒PICC置管術,此項技術的成功實施,也填補了我地區新生兒PICC置管技術的空白。

置管成功後,主治醫生郭松林馬上通過置管給藥治療。經過14個日夜的全力救護,孩子最終轉危為安,7月27日,孩子順利出院。

“當時孩子病重時,我們全家人都認為孩子救不活了,對於治療我們不抱任何希望。” 阿布都艾海提說,“孩子能夠轉危為安,充分說明了這些年來黨中央對和田各族人民群眾的關心關懷,感謝黨中央,正是有了這些關懷,和田的醫療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我的孩子才得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