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兩次被罰 谷歌到底發生了什麼

近日,谷歌被歐盟罰了43億歐元左右的罰金,約三百多億人民幣,此事引起軒然大波,其實早在去年6月的時候,谷歌就被罰過一次,當時處罰的金額是24億歐元左右,這才一年時間,谷歌兩次被罰,似乎谷歌在歐盟的路走的也不是那麼順利。其實縱觀一下自從2004年的時候,因改革進入歐洲購物比價市場,在到2010年歐盟開始對谷歌就進行過調查,之後雖然風平浪靜過了五年,但2015年歐盟再次因為谷歌涉嫌不公平競爭展開了調查,但之前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的罰款事件,直至去年和今年,歐盟兩次鉅額罰款,再一次吧谷歌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其實,谷歌的市場一直做的很好,甚至可以說成是經典教科書,但業大終有一疏,從而引起了投訴等事件。

1.谷歌的安卓系統在歐洲的市場佔比打到70%以上,而且依賴於安卓開源的特性以及如此廣泛的市場佔有比例,谷歌借安卓的開源免費等特性開拓了一大批市場份額。

2.谷歌將谷歌瀏覽器在安卓手機上面設為默認瀏覽器,別切預裝自家瀏覽器,而且對代理商在銷售上面有一定的限制。

3.通過現金獎勵等途徑,讓移動設備商等吧谷歌做成“獨家”。

所以,在歐盟眼裡,谷歌利用系統優勢,極大程度的限制了其他公司的公平競爭,說白了,谷歌就是動了大部分人的蛋糕。所以,強也要強的會避風頭,就算你技術再強,一旦與其他所有人為敵,最終監管機構為了市場公平,不出現壟斷現象,還是會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