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二十多家独角兽上市,数千人跟着上海老板财富自由了

两年二十多家独角兽上市,数千人跟着上海老板财富自由了

作者 | 嘉逸

出品 | 懂财帝

成立3年,拼多多上市首日,市值突破300亿美元。

拼多多成为了上海互联网第一大市值公司,超越携程网市值240亿美元。

这几天,在巨大的争议声中,拼多多成为阿里、京东之外的电商第三级。

这两年以来,包含平安好医生、众安保险、易鑫、陆金所、喜马拉雅FM、阅文集团、拼多多等一大批科技公司陆续上市,上海的上海本土崛起的独角兽,有着特殊意义,海派魔都开始重新在互联网时代散发出活力。

这些年,上海人茶余饭后最喜欢讨论的话题之一是,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北京有京东、滴滴、美团、今日头条等一大互联网公司,上海有那些企业?

一篇“上海那些年是如何错过互联网的?”的帖子,曾引爆上市互联网反思,上海在创新方面到底有哪些不足?

上海市政府曾经错过为阿里而遗憾,现在对新崛起的独角兽格外重视。

拼多多上市前夕,上海市常委、常委副市长周波找到了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来了一次"促膝长谈"。

两年二十多家独角兽上市,数千人跟着上海老板财富自由了

周波指出,目前上海正在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作为一家诞生并成长于上海本地的互联网企业,拼多多从成立到上市不到三年,是上海新经济的代表之一,令人瞩目。

上海曾经是一个小渔村,因为贸易逐渐成为近现代的贸易、金融性大都市。而到了互联网时代,反而开始不断的错失机会。

两年二十多家独角兽上市,数千人跟着上海老板财富自由了

2003年,当时最大的电商易趣网卖给了ebay,时任创始人邵亦波把曾经有可能成为淘宝、天猫的机会拱手让给了马云。

此后,盛大网络陈天桥却因身体原因前往美国,旗下公司多个子公司被甩卖。

上海的知名互联网公司像被诅咒一般,都摆脱不了被收购的命运。

易迅、1号店被卖给了京东;大众点评被美团网并购;土豆网创始人王薇闹离婚,卖给了优酷网;饿了么被卖给了阿里巴巴;德佑被链家收购,安居客被58收购;摩拜卖给了美团……

上海创业者渗透到各个领域,但似乎难以逃脱做大的命运,往往在还没有上市之前,就被迫甩卖。

而现在,拼多多、平安好医生、众安保险、易鑫等一大波新经济独角兽正在打破这个惯性。

吸纳金融与科技优势,新的上海互联网公司,开始屹立潮头。

1

拼多多上市,只是上海互联网新经济的一个缩影。

根据懂财帝初步统计,2017年年底至目前,上海与北京互联网开始并驾齐驱,而深圳和杭州则开始掉队。

北京成为独角兽上市潮的引擎,数百亿美金独角兽包括爱奇艺、小米集团,以及即将上市的滴滴、美团等。此外,搜狗、趣店、优信、猎聘等也在上市。

而这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上海并没有落后,开始和北京并驾齐驱。

2017年年底,上海上市的独角兽有:众安保险、阅文集团、易鑫、拍拍贷。

2018年已经上市的公司:哔哩哔哩、平安好医生、齐家网、汇付天下、灿谷;还有即将上市的公司——沪江教育、找钢网、精锐教育、陆金所、喜马拉雅FM、趣头条等。

而深圳同期上市的公司2家,乐信、第七大道,以及即将上市的极光大数据。

杭州同期上市的公司只有1家,51信用卡加上即将上市的美丽联合。

而实际上,作为互联网两级的杭州和深圳,拿得出手的互联网公司并不多。

2004年腾讯上市后,十多年下来,在沪深两大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较多,而互联网公司较少。当然,深圳有几家最有特色的科技公司,不上市的华为和竞价融资的大疆等。

曾经许多人认为,房价过高、经济实力雄厚、管理规范的上海,不适合草莽创业。

而实际上,规范的管理,雄厚的资本和科技创新人才开聚集魔都,正在孕育良好的创业环境,一大波沪上创业者正在崛起。

2

“12年我开始创业,开始逆生长,今年28岁。”

今年6月29日汇付天下答谢会,董事长周晔握着笔者的手,爽朗的说。

周晔今年世纪年龄52岁。他是86年毕业的老牌复旦大学的高材生,曾经在惠普这样的跨国企业工作,也曾在担任银联ChinaPay总裁等高级岗位,他在创业前可谓是拿着高薪的高级打工者。

他是颇具代表性的沪上创业者。

90年代初,通商海外走在最前列的上海,引入外资总部经济获得最大成功。世界500强公司中国总部在上海林立,此外金融持牌机构1500家,上交所,人行双总部,各大银行总部或者地区总部扎堆。

拿着高薪水,这让很多高学历的沪上打工者缺乏创业的动力和雄心。

而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外资机构、金融机构的年轻人开始逃离安逸的打工环境,开始创业。

2009年,上海小伙张俊从全球巨头微软出来,创立了拍拍贷。

2014年,张序安策划从易车独立出汽车金融事业部,单独成立了易鑫金融,三年后易鑫集团在香港完成上市。

2013年前后,他从当时国内第一大汽车金融平台——上汽通用汽车金融跳了出来,联合创立了灿谷。

金融沃土的上海,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爆发出巨大的激情和勇气。众安保险、易鑫、灿谷、陆金所等公司迅速崛起,屹立潮头。

这波沪上互联网公司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探索未知,引领未来。

2014年,金山软件最年轻的事业部总经理、雷军的学生陈睿毅然加入B站,开始了下一代主流人群输出文化影响力的兴趣社区探寻。

成立三年,互联网医疗第一大平台——平安好医生累计注册用户达1.93亿,平均月活跃用户则有3200万名。

还有,一大批海外顶尖科技人才、金融人才,正在回归上海创业。

这几年,沪上互联网公司可谓面目一新,发展迅猛。

3

海归科技创业,成为沪上一股新势力。

拼多多,是一家饱含争议的公司。

长期以来,上海的本地文化决定了他们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一种“小资、矜持、低调”的文化特色,这导致很多创业者不接地气,不能开发出一种商业模式,打通一二线,到三四五线城市的需求。

但是,这几年,上海的创业者开始从打通一二三四线城市的人群需求。

灿谷做汽车金融,就是定位二三四五线城市的汽车金融服务,打开了巨大市场;而另外一个产品趣头条,也是从三四五线城市入手,迅速积累海量的用户。

最近,拼多多站在了风口浪尖,我这里将其作为上海独角兽新案例,讲一讲黄峥的故事。

黄峥是一位理工学霸,高中毕业保送浙江大学,2004年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计算机硕士毕业后,进入Google。

2007年,黄峥离开Google 开始创业。次此后在一路摸爬滚打,先后在电商代运营、游戏领域创业。

有意思的是,黄峥最初开始在杭州创办游戏公司,主要面向海外,需要招聘海外员工组成“八国联军”,上海具备这样的条件,他和公司就逐渐搬迁到上海来了。

一直到2015年4月,他创了拼好货,开创新电商模式,2006年拼好货和拼多多合并。

黄峥创业的出发点,是从供应链开始变革。

他最早开始从农产品拼团开始做起的,发现中国绝大部分农产品,中间经销商环节过多,造成最后到餐桌成本非常高。

他曾举例说,一斤大蒜,从田间出来只要2元/斤左右,但是中间转运,最后到市民的餐桌就要花费8到10元每斤,他开始用微信作为工具拼团,用较低的价格去吸引用户拼团,形成巨大的订单后,反向到田间直接采购,降低成本。

误打误撞,他用新的方式敲开了中国几亿用户的需求,利用微信这个移动互联网工具,敲开了巨大的市场。

拼多多在农产品的积累,让他看到了中国巨大的用户需求。如是,他做了两个重大改变:商品从农产品扩散到全品类;逐渐放弃自营,做电商平台。

黄峥的技术优势和多年创业积累,让拼多多开始创造商业奇迹。

一家电商交易额从0做到1000亿所需时间,京东走了10年,淘宝用了5年,而拼多多只用了2年多时间。

“就是拼多多的成长在我看来确实一大半是靠大势和运气的,宏观一点讲相当于是时代的机遇。”黄峥认为:“做拼多多这个东西一大半靠运气,不是靠一个团队纯努力、纯凭经验就能搞出来的,这种深层次的底层力量的推动,很像是三四十年前深圳的改革开放,是一种热火朝天、生机蓬勃、野蛮生长的,背后是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带来的推动力,我们是上面开花的人,你做什么就会有爆炸式的增长,这是大势推动的,单凭个人和一个小团队的力量是绝对做不到的。”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2018年Q1,拼多多交易额(GMV)已经662亿元,总订单量超过17亿单。2018年3个月的业绩,已经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的一半。特别是新的广告系统上线,一个季度内带来13.85亿的营收,增长37倍。

2008年Q1新增5000万用户,显示拼多多的用户增长势头依然保持强劲态势,总用户数达到2.95亿,已经接近淘宝的一半会员数,月度活跃用户数达到1亿人,活跃商家100万家。

如今,拼多多总用户数达到3.44亿,活跃商家170万。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新物种,搅动了中国20年的电商江湖,更震撼了电商巨头阿里、京东。

很多人只看到拼多多的一个侧面,理工男黄峥看的更远。

黄峥将拼多多定义为:“Costco(美国折扣店)+迪士尼”的结合体,用户可以用最划算的价钱买到想要的东西,也会在里面收获很多快乐。“这个之下是一个大的分布式的人工智能网络,去这样模拟,这是一个大的基础设施。”

黄峥对拼多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路径:首先,用C2M的模式满足海量平摊用户需求,借助微信红利,积累海量用户。接着,在进行商业迭代,然后是平均每个人的消费上涨。

而上市之后,黄峥对于拼多多的运营打算是:“第一,用户的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二,根据用户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能够做更好的分组。第三,围绕着不同定圈层,不同的组,能不能够推动商业的供应链加速地迭代,希望形成围绕着不同的人群有一组供应商,有一组工厂在持续不断的为他做优化,形成一个一个不同的Costco。”

他举例说:“我们把全国的人群分成1000组,针对每一组有100家、1000家工厂围绕这一个组的人在做它自己的品牌,那它自己的品牌就等于Costco了。”

黄峥持有拼多多股份为46.8%,拥有89.8%的投票权,他为此设计了一个超级大的期权池,期望公司在不同的阶段,吸纳不同的人才。

毫无疑问,拼多多还处在积累海量用户阶段,接下来将进行品质升级,从为消费者创造多实惠到多乐趣。

很显然,拼多多这家上海的年轻公司,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

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的黄峥,与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者思维不一样。例如小米、美团选择公司经历高速增长之后在上市以期望获得更高的估值和融资。

而黄峥反其道而行之,在公司发展最迅猛的时候上市,让投资者一起享受公司成长的价值。

4

站在全球金融纽约敲钟,这曾是无数个创业者梦寐以求,反复向员工和资本市场讲述的一个场景。仿佛上市,就能完成所有的梦想。

“海派”黄峥却放弃了站在纽约敲钟的机会。

他选择待在了上海,让6名消费者在上海和纽约同时敲响了上市的钟声。

在黄峥看来,敲钟只是一个形式,没有认为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他一个人跑到纽约敲钟没什么意思。他选择和中国员工、消费者、投资者、媒体待在一起,经历这个时刻。

在他人眼中激动的时刻,黄峥却轻描淡写。拼多多首日上涨40%,黄峥也不关心这种波动。

面对最近的舆论,黄峥做出的回应是,虽然纳斯达克交易规定,公司上市只需要半年就可以解锁抛售套现,但是他选择了将自己和员工的股票都锁定为3年。他更愿意相信平台的长远价值。

因为他早年师从段永平投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决定公司股价是企业的内生价值,更为关注公司的未来。

阿里巴巴上市后靠马云四处宣讲布道,京东上市后,有刘强东和奶茶妹妹这个超级IP。

80后小伙黄峥是个理工男,一向不太喜欢在媒体抛头露面,这次高密度接受国内媒体专访、群访。

拼多多上市后刷屏了,有说移动互联网创新,也有尖锐批评。

黄峥说,拼多多上市的最大意义在于,让拼多多成为一家公众性公司,让拼多多的商业数据,和运营策略暴露在阳光下,充分透明的展示给消费者、媒体以及所有人,公示给监管层。

毫无疑问,3亿人消费,巨大的争议,拼多多已经成为互联网无法绕过的一个话题。

面对山寨假货,黄峥自身也是杭州人,他亲历了很多之前阿里在迭代过程中的细节,包括所谓的假货、品质,商家维权,“十月围城”,那时候的规模和激烈程度,甚至远远高过现在。

黄峥表示:“对于我们来讲,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就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前人踩过坑的地方有的能够躲一躲,学习一些经验,但是总体来说前人受过的苦受过的难,我们都得受。这个过程是逃不掉的,我们有可能能够加快这个进程,缩短这个过程,但是阶段是不能跳跃的。”

5

让时钟拨回拨8年前。

2010年10月12日,杭州。

2万名淘宝小卖家聚集杭州阿里巴巴总部,拉着横幅呐喊示威。

当日,大量淘宝网上部分店铺遭遇黑客攻击,或遭受攻击产品全部下架。

这源于,淘宝毫无征兆的发布新规,调整技术服务费和商铺违约保证金,最高涨幅达150%。

当年淘宝此举,正是提高平台商品质量、打假的举措之一,是其成长路上的小插曲之一。

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四年中,多次受到“美国服装鞋类协会”(AAFA)等控诉,被指责假货太多。

阿里同样面临着复杂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2015年下半年开始,为配合阿里巴巴全球化战略,阿里开始“真刀真枪” 打假。

2015年12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平台治理部”,任命郑俊芳带队。打假人数从最初的200人,到后来马云说的“打假投入人数无上限、资金无上限”。

阿里一方面上在平台清除假货,一方面开始推动中国原创产业。目前,阿里平台治理部的人数超过2000人。

上市后,拼多多正在遭遇,空前的危机。

这场危机,表现在网络舆情对拼多多假货的冷嘲热讽。

自媒体人撰写的《拼夕夕的上市让历史倒退了二十年》、《拼夕夕、疫苗、毛衣战》等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狂刷屏。

“网络舆情非常情绪化,不再去区分黑稿和段子,奶粉、电视和疫苗的差别,这非常可怕。”7月31日,黄峥出现在一场“完全不在计划当中”的发布会中回应,并且不设置记者提问的时间。

“消费的选择不一样,但消费的公平是第一位的。”黄峥认为,希望能够去引导甚至支持这些产业里相对落后的厂商,能够往自主品牌化的道路上去做。要跟大禹治水一样,不能只靠堵,也要靠疏导。

两年二十多家独角兽上市,数千人跟着上海老板财富自由了

他强调,在拼多多上能够定义为假货的量肯定比媒体想象的要少,在解决山寨货的问题上,不同的品类要不同对待,对人身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应该首先治理。接下来,拼多多将重点查处问题奶粉。

在《2017年拼多多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中,拼多多给了这样一组数据:平台下架1070万件问题商品,拦截4000条侵权链接,主动删除商品是权利人投诉的125倍,联合400余品牌取证打假。黄峥曾反复表示,打假是拼多多自成立以来就在做的事情。

目前很多电商平台都和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有很深的合作,但是黄峥表示,现在业内最本质的问题是一些小厂商对于自己的发展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够做起来一个知名品牌。

黄峥表示,业内的一些品牌商可以给这些小厂商更好的支持,比如成立一个基金做品牌的区隔,如果作出白牌的“红米”这个市场就会好很多。

“一边倒的正面不是我们追求的,一边倒的负面也从来不是真实的拼多多”。黄峥发布对全体员工信表示,要坚持本分,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要拥抱公众和竞对的监督,忽略股价的波动,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扎扎实实解决实际问题。

从农产品拼团起家的拼多多团队,正在接受全品类商品的挑战。

拼多多这场平台治理行动才刚刚开始。黄峥和他的团队能否应对这场舆论危机?

上海新派科技巨头能否经受考验?

危与机,是一块硬币的两面。

沪上超级互联网巨头诞生,或许不用等待太久。

- END -

懂财帝 原创出品 | znfinance

关注独角兽,关注新商业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