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州驛道考筆記22:過板橋鋪到火燒橋(作者:李戴)

時間:2014年5月24日

人員:鍋鏟先生、上潼人、建哥、九天飛凰、高貴庭、李戴、嚮導羅世華(48歲)

一.自板橋鋪、過白家菸袋山到小山

板橋鋪舊街處於緩坡上,出街右側為白家菸袋山(海拔563),隔山有綿梓路和石牛鎮板橋居民聚居區。老路從山脊左側山腰過,有龍王廟。長卿鎮靈童村龍王廟為重建歇山陋廟。左側西面稍下為東昇斗渠,遠為黃家溝、田家溝。

東北向行300餘米,到火炮廠地址,該廠位置名小山(海拔539),108暨驛道老路穿廠區。山左西側為靈童村6組,接田家溝有羅家灣和後灣,山右側東面為綿梓路,老路穿火炮廠廠區與綿梓路斜交。

二.自小山經寨子山、大柏樹到漏風埡

東北向穿綿梓路到寨子山(海拔603),路從寨子山左側西北面山麓經過,與綿梓路並行。僅200餘米路程,就到一棵大柏樹前。大柏樹樹圍242釐米,十幾米高,比石榴埡的柏樹略小,樹旁一天然石獅似守衛著這棵倖存的古驛行道樹。

再行,下緩坡,逐漸感到風大。觀地形,右側南面為寬厚寨子山,左面北側為圓包山,後側西面後灣,前面右側袁家灣。原來此處正處埡口,站立埡口,極目東北向遠眺,驛道脫離山區,行走於梓潼城南壩區。

站在漏風埡處(海拔530許),涼風撲面,鍋鏟先生感嘆漏風埡名字的有趣。漏風埡,曾寫作漏峰埡。其名實已遠去,今名龍鳳埡。古籍所載“漏峰鋪,在縣南十里”,“縣南漏峰鋪,十里板橋鋪”兩種說法,似有歷程上的矛盾。地圖測距,板橋鋪到龍鳳埡不足五里,如若設漏峰鋪,按歷程算,當在石河村境內壩地中石河子附近。

三.經石河子橋到火燒橋

過埡口進入長卿鎮石河村,右側南面袁家灣(9組),左側北面楊家灣(5組),未行十分鐘到史家灣居民區,路旁見一塊石板疑似驛道石板,130*42*9釐米,這是自石牛鎮一路至此唯一所見的疑似驛道石板。缺少驛道石板留存,4棵古驛行道樹彌補了一些遺憾。有人家院壩中擺各式柱礎、漢磚、漢繩紋瓦片、明清獸頭瓦當(巴蜀漢韻斷)。其漢磚圖案有菱形紋、圓形紋、錢紋、朱雀紋、升鼎紋(?玄武紋)等等。

右側東南面史家灣(7組)有路通帽盒山貓兒埡,左側有高家灣(6組)。路至此處,快與綿梓路交匯。

到石河子橋(海拔476),石河西北逶迤而來,東北向2裡餘注入潼江。求問小地名,均說石河子橋,史家莊子上。縣誌載:“石河子石橋,縣南十里,乾隆四十年知縣朱廉建,有記載藝文。道光二十八年知縣周樹棠親勘是橋,舊系三洞兩墩,因地勢平倭,培修加改一墩兩洞,餘石移修劉姓門口石橋一洞,咸豐二年,因劉姓門口石橋馬(?)頭衝坍,知縣婁鍾親勘重建。”又記:“石河橋,縣南十里,咸豐二年重建。”

縣誌第561頁載《新建石河橋記(士民)》

凡事之興也有時,而其觀成也,不能無所待。縣南十里石河,每夏秋雨集,水勢橫流而下,往來多艱。官斯土者,未嘗不倡捐募眾,營建橋樑,顧隨修隨圯,歷有年所,而不能就。事之觀成,亦綦難矣哉?乾隆甲午冬,邑侯朱公閱視津樑,慨然曰:巨川大壑,造舟為梁,為有志者事竟成。是河廣不若刀,為梁而卒無濟,非得一勞永逸之及焉不可。爰相形勢、定規制,覓工鑿石,儆怠課勤,始基於乙未(1775年)二月朔,至四月既望而橋成。計石墩有四,高一丈五尺,覆以石條,寬八尺。期間經營董率,維侯一人。橋之形體堅固,疑無有過之。所謂一勞永逸者,其信然耶。嗚呼,以數千年所未修,與乎修而屢圯者,一旦鼎新之,於以見事之興有時,而觀成,不能無所待者,有待於侯也。自茲以往,上至軒輶,下逮負販之徒,鹹履坦而免險阻之患。侯之功,不且與橋並垂千古哉。乾隆四十年(1775年)仲夏記。(上潼斷)

過石河子橋,在合眾租賃位置,有廠區截斷快與綿梓路交匯的老路,再1裡到綿梓路長卿收費站,又沿綿梓路東北向行近1千米到火燒橋(海拔476)驛路和現綿梓路交匯。火燒橋跨於太平河上,為梓潼城南驛道路上的重要橋樑,曾名太平橋。縣誌載:“火燒橋,在治南五里。”又載:“太平橋,縣南五里,即今火燒橋,道光三十年續修,咸豐九年培修。”又記:“太平橋、即火燒橋,南五里,乾隆二十三年知縣程立本重修,有記載藝文。道光三十年知縣周樹棠親勘加升續修。咸豐七年知縣張香海親勘培修河堤欄杆,並捐廉價買白孔郯田地,改砌驛道五十餘丈,有碑記。”

縣誌576頁載:《重修太平橋記(邑令安徽程立本)》——

橋何以太平名?邑之耆老為餘言:此橋自明之兵燹後,俗呼為火燒橋,時或陰風怒號,鬼魅迷人,濟人也而間以驚人。康熙庚子(1720年),邑侯劉公為文以祭之,易名曰太平。由是辦火泯跡,鴟鵂無聞,行道之人,鹹慶安堵。餘竊異之,謂劉公之文,直可與潮陽、柳州並傳矣。丁丑(1757年)夏,水潦橋圯,餘倡捐勸募士民繕葺。己卯(1759年)二月橋成,善禱者,鹹以餘太平人為餘贊。餘思太平之名,固前任劉公之遺愛也。公以此祓除怪異,餘則藉以頌祝昇平,若以餘系徽之太平人,竊合橋名而以贊餘,是貪眾之功為己力也。餘則何敢?是為記。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五月。(上潼斷)

縣誌577頁《培修太平橋記(邑令山左張香海牟子)》——

康熙庚子(1720年),前邑令劉公易火燒橋為太平橋。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邑令皖太平程立本復倡募繕治而橋成,縣誌有記。餘於咸豐七年再蒞茲土,適秋間霪潦,驛道被衝,郵遞紆復不便。乃價購白孔郯地獅子嘴大路邊地土,長五十三弓,寬二弓,改道於橋上,右偏砌以石版,橋之西南岸,旋經沖刷,橋殆不支,亟延紳民潘宜蘭、史大朋籌議培植,先將橋南石牆修治,俟水涸,更培補南岸,迤帶長約五十餘丈,飭令栽樹培護,以圖久遠。共費若干緡,捐資姓名刻於碑陰,以志勇於為善之意雲。咸豐八年(1858年)歲次戊午夏四月。(上潼斷)

看地圖,太平河與石河子水都匯與塔子梁稍下。火燒橋處,已處於梓潼城區之內。路口“硃筆點天文”和“狀元榜”已在視線之內,書箱石、李業闕、節孝總坊、王爺廟、南橋等都似乎處於面前了。

(李戴於2014年5月28日記)

綿州驛道考筆記22:過板橋鋪到火燒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2:過板橋鋪到火燒橋(作者:李戴)

綿州驛道考筆記22:過板橋鋪到火燒橋(作者:李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