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之戏水采莲

似水流年之戏水采莲

似水流年之戏水采莲

似水流年之戏水采莲

家乡虽不是江南,记忆中却处处是潺潺清溪,弯弯小河,长满浮萍的池塘,浩淼迷蒙的迷你水库。

现在想来,也可算是水乡了。虽无羌管弄晴,吟赏烟霞之雅,不能尽满载一船星辉,兴尽晚回舟之致,但就只那暮春听取蛙声一片,仲夏十里荷花,采莲南塘,嬉戏水上,就是我们耍不够的乐园了。

暮春时节,小河已是风情万种。河底青荇随波逐流,风姿妖娆,当然吸引不了我们的眼球。

让我们流连忘返,半身泥水而归的是那一团团,一簇簇,正在一天天长大的小蝌蚪,和水底已睡醒的河蚌。随便翻开一团水草,下面的石头缝隙间,都有一群河蚌,在等着我们捡起。

我们不顾水还有结冰般的凉意,从脚心一直凉透到心里,不顾泥水已肆无忌惮的漫过挽起的裤管,一个一个,弯腰撅腚,聚精会神,双手将那水草翻起,水底的石头搬开,一个个河蚌束手就擒。

凯旋回家后,放进清水里,吐几天泥,盐水一煮,就是一顿不啻于今天海鲜的“大餐”。

而可怜的小蝌蚪们,则纯粹是我们水中游戏的牺牲品了:以双手一捧下去,比赛谁捧上来的蝌蚪最多者为胜,当然,也都是随即有放回水里的,我们并不杀那个生,当时并不知晓什么益虫害虫的,只是,它太小,还提不起杀生的兴趣。

最精彩的就是这个时刻:因为水底状况不明,太过于专注蝌蚪群,总会有人一不小心滑倒水中,变成落汤鸡,湿淋淋的跑回家,每年只有过年时才能给我们做一身新衣裳的大人们看见了,心疼衣裳的大人们定要轻则痛骂一番,重则让我们受皮肉之苦的。

但管不了几天,贪玩的我们又会重蹈覆辙,这出戏又会重新在各家各户轮番上演。

似水流年之戏水采莲

夏天刚一脚踩进季节的门槛,河水还透着春天的凉意,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河里塘里洗澡,是每天必上的功课。

每天瞅着大人打个盹儿的中午,都钻进水里泡个够了。胆子大的,直接窜到小水库里,游个大浪滔天。

可惜外公外婆太过疼我,天天中午,紧紧的盯着我,硬是脱身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小伙伴们消失在荷塘深处,怅然的摔着扇子出气。

只能在日落西山,残阳已浸到河底了,才能和外婆一起去深不及肩的小河里扑腾扑腾,憋屈无比。

所幸大姨派表妹来接我了,她家里的西瓜熟了,其实,大姨家离我们家也只有三里之遥,其实就一山一河之隔。远没有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的感觉,一顿饭功夫,我就一溜烟跑到了。

午后,阵雨刚过,知了已经长一声短一声叫个不停,借口捉知了,表妹跟大姨一请示,巴不得家里清净会儿好午睡的大姨立刻准了,她才不会杜绝我跟表姊妹们一起下河,至多是叮嘱几句了事。

我们一阵风就到了水库边。风烟俱静,水天共色,遥山隐隐,远水粼粼。

近处的浅水区是弥望的荷叶荷花,盛开在盛夏,早已撑开了一季的旖旎。雨后刚刚沐浴过的她们,更显风韵了。

荷叶上盛满晶莹的雨珠,微风中微微摇摆,荷花却婀婀娜娜,丰姿绰约。近处偶尔一两株莲蓬探出脑袋,但莲子还没有长饱满,吃起来不甜不脆,涩而寡淡。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我们的醉翁之意当然不在荷花,而是更远更深处的,云烟朦胧之中,盈盈伫立于摇曳的荷叶丛中的莲子,和依水而生的半生不熟菱角。

她们知我是外婆溺爱下的旱鸭子,没有船儿助阵,突发奇想,找了棵不只是哪家泡在水里的树干,她俩在两边游着推着,我趴在树干中间,向更远更深处进军。

于是乎,蓝天白云之下,荷香迷雾之中,清波流水之上,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憨胆大”,划开片片浮萍,穿过田田荷叶,荡荡悠悠划向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悠悠的划水声,惊逃了悠闲嬉戏的群鸭,荡开一圈圈涟漪,惊飞了荷叶中觅食的水鸟,扑扑棱棱从头顶掠过,渐飞渐小,直至化成一个圆点。

水面上映着的,只有我们充满期待的笑靥。

似水流年之戏水采莲

关于采莲,古人赋予了太多的诗情画意,什么“莲叶深处谁家女, 隔水笑抛一枝莲”,什么“采莲时候慵歌舞,永日闲从花里度”,美得令人神往到只恨身无彩凤双飞翼,

我们可没有那么诗意,得很小心翼翼的,游弋于密密麻麻的荷叶丛中,要时刻当心荷茎上遍布的尖利的刺,划伤我们裸露的臂膀。

趴在树干上的我自然进不了荷丛中,只能远观而不能近亵玩,看着表姐表妹鱼儿一样穿梭其间,大呼小叫的指点江山。

采莲不能像采花那样,折了一支就闪人,还要把余下的荷茎折弯,这样才能避免雨水顺着空心的荷茎流下去,呕坏河底淤泥里正在生长的嫩藕了。

她们折几个,游过来,扔给趴在树干上望眼欲穿的我,又继续再接再厉,直到对战果满意了,我们才慢悠悠游回岸边,她们已经是筋疲力竭。

赶紧找个僻静处,拧拧湿淋淋的衣裳,甩甩黏在头皮上的头发。一张荷叶在顶,一把莲子在手,立刻就都满血复活了,树上知了单调枯燥的叫声,也不那么令人生厌了。

微风吹来,满肺腑都是清香,未吃先醉了。我们畅然一笑,此刻,才是对“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最佳注脚。

边剥边吃边比,哪个更脆,哪个更甜。不一会儿,地上已是一片狼藉。天光云影滟滟,欢声笑语琅琅,心情舒展得如同水里的荷叶,在外婆家不能戏水的不快早烟消云散,风烟俱净了!

每每忆及至此,都不禁莞尔:戏水于荷塘,饕餮于莲蓬,童年之乐,彼何有加?

*作者︱王桂霞:郑州市回民中学教师,马珍:西安市某公司美女boss,「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似水流年之戏水采莲

似水流年之戏水采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