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 精準施策——從中央政治局會議看下半年中國經濟

稳中求进 精准施策——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下半年中国经济

面對更加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半年中國經濟如何延續穩中向好態勢?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如何防範金融風險?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釋放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號。

信號一:“穩”字當頭 提高政策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

“上半年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會議在肯定上半年經濟成績的同時,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要抓住主要矛盾,採取針對性強的措施加以解決。“整個會議貫穿著積極主動應變的思想,強調‘穩’字當頭,這將是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和主旋律。”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說。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會議提出的六個“穩”字備受關注。

信號二:補足短板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高質量發展

會議指出,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打通去產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業成本。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這釋放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明確信號。”王軍說,短期在需求調控上加大力度,中長期將繼續通過改革手段深化供給側結構調整。不過,專家也提醒,現階段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要在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指引下,從財政可持續的角度,選擇既有利於穩定當前,更有利於未來供給側結構優化調整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推進。

信號三:防範風險 金融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隨著去槓桿穩步推進,金融如何既有效防範風險又服務好實體經濟,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會議要求,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穩金融’就是要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隨著結構性去槓桿穩步推進,上半年金融風險防控成效初顯,但槓桿結構仍面臨一些問題,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不容忽視。這要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優化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會議提出,要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

信號四:破解難題 堅定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經濟活力

今年以來,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深入,激發了發展動力。根據會議,下半年,推進改革開放,要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一方面要聚焦‘重大’,一方面要著眼‘管用見效’,找到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會議提出,落實擴大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的重大舉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精心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研究員汪紅駒認為,要儘早儘快落實已經確定的重大開放政策,加快推進負面清單政策落地。同時要在政府服務、產權保護、市場準入、要素價格、產業政策等方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力。此外,通過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辦好進口博覽會,進一步釋放中方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