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你最钦佩谁?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一些直言进谏的忠臣,为了国家而将生死置于度外,这些人值得敬佩和怀念,这些人不畏强权,从而流芳千古。我们一起来怀念这些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


一、关龙逄,(前1713年~前1620年),生于廑19年,卒于后桀3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相,因为进谏忠言而被杀,享年93岁,做了发,桀两代夏王的相。故里在今恼里镇龙相村。古时此地称龙城,原有一座大墓,墓前有祠,那就是夏朝末年中国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关龙逄的陵墓。此地松柏遮阴,庄严肃穆。可惜后来连年战乱,加上黄河水淤积,到清末竟荡然无存。

二、比干,比干是商纣王帝辛的叔叔,也称王叔比干,是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师。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受托孤重辅殷纣王,先后辅佐殷商两代帝王,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被称为“亘古忠臣”。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历史上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你最钦佩谁?

三、伍子胥,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这一直言进谏的忠臣以死明志,下场凄惨。

历史上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你最钦佩谁?

四、邹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齐桓公田午时的大臣;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州西南),号成侯;后又侍齐宣王田辟疆。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前360年前后,齐威王起用邹忌实行改革,“谨修法律而督奸吏”。

五、汲黯,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人。汉景帝时因为父亲的原因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期,初为谒者,后来出京做官为东海太守,有政绩。被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汉武帝刘彻称其为“社稷之臣”。主张与匈奴和亲。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

六、李纲,隋唐时期名臣。李纲在北周时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隋文帝时,任太子洗马,规谏太子杨勇。唐朝建立后,李纲任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负责教导太子李建成。他多次进言,却不被李建成接受,因而郁郁不乐,提请辞职。李渊不许,并加授他为太子少保。贞观四年,李纲再次出山,担任太子李承乾的老师,备受李承乾崇重。贞观五年(631年)逝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贞”。

七、魏征,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历史上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你最钦佩谁?

大家觉得还有哪些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欢迎讨论。关注黍离211314999头条号,与小编一起探讨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