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做父母的總是竭盡全力的給孩子最好的資源和教育,想讓孩子在未來考進理想中的名校,但是家長卻常常在孩子最需要關心的地方有所疏忽。

以下美芽美媽分享給各位家長孩子最需要學習的6種能力,雖與學業無關,但是這6種能力卻能貫穿孩子的一生,使孩子成為一個心理健康,自信穩重的成年人!

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

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英國作家狄更斯說: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有力量。積極的心態對每個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因為積極的心態總是與樂觀、自信、成功聯繫在一起。一個心態積極的孩子,善於看到事物中積極有利、樂觀向上的一面,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及人際交往中能夠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而且,心態積極的孩子常能心存光明遠景,對未來有美好的期待,即使身處逆境,也能憑藉樂觀的的心態、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戰勝困難、走出逆境。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該怎樣幫助孩子獲得積極樂觀的心態呢?

認真地陪伴孩子

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讓孩子感覺他們很重要。在生活中,孩子經常會一個問題問很多遍,請認真地耐心地去回答。陪伴孩子的時候,注意孩子在說什麼、做什麼、對什麼感興趣。

當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自己很重要時,這種微妙的感覺會讓他信心大增,他們會知道父母想去了解他們、願意花時間聽他們說、在乎他們的感受、尊重他們,這種感覺就算是成年人也一樣渴望,被需要、被重視會讓一個人信心大增,從而對事物抱有更積極的心態。

讚美孩子內在的品格

在生活中不要虛情假意的去誇讚孩子,不要隨便開口泛泛表揚孩子“你真棒”,把時間停頓下來,觀察幾秒或者幾分鐘孩子在幹什麼,然後具體地指出孩子好在哪裡——“你今天吃飯很認真,而且吃飯時沒有掉飯”“你剛才自己獨立讀完了一本書”等等。

表揚的越具體,孩子越明白因為什麼而獲得表揚,相比隨口而出的“你真棒”,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哪裡棒,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很棒”。從這些細節上,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真誠誇獎,進而建立對自己內在品格的肯定,這點對孩子擁有自信樂觀起重要作用。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內向,因為時時可能遭受孤獨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不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特別是同齡朋友。本身性格內向、抑鬱的孩子更適宜多交一些開朗樂觀的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了,心態也自然積極向上。

而且能和他人融洽相處的人,內心世界大多數都是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帶孩子接觸不同性別、性格、年齡、職業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和不同類型的人融洽相處。當然,孩子首先得學會跟父母和親朋好友和諧相處。當然家長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做到熱情、真誠待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保有一顆平常心

樂觀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對一切,成功和失敗,痛苦與幸福。現在的孩子多是在溫室中長大的,經歷的風雨不多,意識不到艱難的存在,更別說怎麼去面對了。讓孩子接觸各類事物,接觸的事情多了,見多識廣,心胸自然就開闊,悲觀思想便不容易產生了。

有教養,懂禮貌

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其實每個人都喜歡有教養的孩子。如果一個小孩兒跟大人說話有問有答很有禮貌、能在飯桌前安安靜靜坐著把飯吃好再自己把盤子收了、坐電梯會在一側等裡面的人出來再進去並且在電梯裡全程安靜……大人就會有點兒驚喜地覺得這個小孩兒很成熟很有禮貌。

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也有教養,懂禮貌。但是,家長又該做些什麼來培養孩子的這項能力呢?

讓孩子知道什麼叫禮貌

當看到孩子有不禮貌行為時,大部分家長的反應是:訓斥、批評,而沒想過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禮貌是什麼,什麼行為是有禮貌的什麼行為又是沒禮貌的。

反覆練習形成良好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說出來的,而必須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形成。在告訴孩子什麼是禮貌之後,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在多次重複的基礎上,自覺地去做,習慣成自然。

比如,每天都要搭乘電梯好幾次上下樓,可以教孩子一走進電梯先向開電梯的叔叔、阿姨或爺爺奶奶問好。別人幫著按了樓層,要說謝謝。離開電梯時,要向電梯裡的人說再見。每天這樣練習,他自己就會主動地問候了。另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去給鄰居送信、水果等,教他如何敲門,怎樣和叔叔、阿姨講話等。

及時制止孩子不禮貌行為

讓孩子明白,你願意在他對你有禮貌時答應他的要求,而不喜歡聽到他命令你。這當中要注意的是,你自己與孩子說話,也不要用命令的語氣,因為,孩子的模仿力是極強的,父母就是他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師。你應該經常對你的孩子說“請”、“謝謝”,讓他明白禮貌用語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

表揚孩子的禮貌行為要具體

“鼓勵”應該貫穿於教養孩子的全過程。對那些已養成壞習慣的孩子,表揚就更為重要。家長應留心孩子的行為,儘可能地鼓勵他偶然的禮貌行為。

不過,要讓孩子明白你為什麼表揚他。你應該在表揚孩子的時候,具體說明你表揚他的原因。家長們往往只說“好孩子!”“真不錯!”實際上,應該具體地說:“你剛才要糖吃的時候說了‘請!’,真是個好孩子!”或者“你剛才排隊等其他小朋友領完冰淇淋才自己領,做得真不錯!”你的表揚要具體明確,這樣孩子才知道自己的好表現會得到你的肯定和鼓勵,應該堅持下去。

知足常樂,懂得感恩

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孩子若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培養其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美德,且能夠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對其成人後走向社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數量折扣

當孩子提出要某種東西時,不要完全按孩子的要求去滿足,可從數量上或是價格上酌減和降低,讓孩子清楚不是要什麼就是什麼,一切要從父母所具有的條件或是能力出發。

時間延遲

孩子需要某種不是急用的東西時,可推遲時間,如告訴孩子等到什麼節日或是孩子的生日再買,以及上學時或下學期再買等,讓孩子學會等待,不是什麼說要就能立即得到的。

空間轉移

當孩子需要某種東西時,可告訴孩子另一個地方的質量或是價格更好更低,如果孩子願意就一起走過去,如果孩子嫌遠可告訴孩子下次有機會去那裡再買不遲,讓孩子學會選擇,學會捨棄。

條件滿足

達到某一條件後滿足,如孩子完成某件事後再給他所需的東西,或是父母出一部分,讓孩子拿自己的零花錢補齊,讓孩子懂得有時要付出才能得到所需要的。這樣有條件有目的有步驟地去滿足孩子,才能讓孩子在獲得滿足的同時懂得知足,懂得感恩。

面對困難,用於嘗試

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挫折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一大重要領域,如何教會孩子擁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挫折非常重要。挫折是每個人人生中的一部分,接受他,讓他成長!

多肯定、鼓勵孩子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應當及時去關心和鼓勵孩子 ,給孩子安慰、鼓勵和必要的幫助,使孩子不會感到孤獨無助。

培養孩子對待挫折的正確態度

作為孩子,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態度常常是不穩定的,易受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在碰到困難和失敗時,他們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失敗和挫折,這時,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看一看下次怎樣做”。家長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嘗試,同時,教育孩子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難和抗挫折的能力。 

提供孩子鍛鍊的機會

家長要提高認識,改變原來的教養態度,讓孩子走出大人的“保護圈”,放開手腳不要怕孩子摔著、碰著、餓著、累著,孩子摔倒了鼓勵他自己爬起來;對挑食、偏食、厭食的孩子,餓他一頓兩頓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家長不要去幫忙。

適當讓孩子接受一點批評

有的家長總是怕孩子受委屈,即使孩子做錯事,從不說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只聽得進讚揚的話,而不接受批評的壞習慣,在學校一受到老師,同學的批評,就會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嚴重還會傷害到自己和身邊的親人。因此,作為家長的一定要正確的教育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缺點,這些缺點自己不知道,但是別人很容易看在眼裡,只有當別人批評自己的時候,自己才知道錯在哪裡,所以當別人指出我們的缺點的時候,不要抗拒,而是幫助,愛護自己,讓孩子懂得了缺點並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讓孩子經受一點失敗

有的父母不願看到孩子失敗,玩遊戲也是想盡辦法讓孩子贏,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其實,作為家長,有的時候讓孩子體驗一點失敗的滋味也未嘗不是好事,可藉機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獨立思考和自主生活

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現在的社會不再是以前的工業社會了。孩子們長大了面對的生活和工作也不再是標準式的任務,人工智能未來一定會取代我們很多重複性的工作,所以我們的孩子長大以後要學會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才不會被機器和他人所取代。

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話講知識

家長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話,把某一時期學到的知識講出來,要求是越通俗越簡單越好。把課本的話變成自己的話,需要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助於加深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要求孩子對各種題型整理歸納

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做了一定量題目的基礎上,對題型分類整理,概括出每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注意事項。通過這種獨立思考,可以使孩子再見到類似題時,能夠按部就班得出正確答案。

嘗試讓孩子編題目考家長

家長可以讓孩子根據所學知識,編題目來考家長。編題的過程,就是對所學知識深入思考的過程。當孩子能在題目中設置各種“圈套”時,家長就有理由相信,這些“圈套”在考試中再也難不倒自己的孩子了。

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真實看法

在生活中,當孩子對家長說出了真實看法時,無論是錯是對,首先要鼓勵孩子能獨立思考。如果想法不對,家長可以以平等的態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由孩子來自行判斷,切記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鼓勵孩子多提問

當孩子提問時,家長要立刻給予鼓勵,誇獎他肯動腦筋。這樣,隨著孩子提的問題越來越多,他的思考就會越來越全面,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當然,當孩子提出問題後還要陪著孩子盡一切可能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不能粗暴地打斷孩子

當孩子在講自己的理由時,家長不可以中途打斷,無論自己多麼不同意,都一定要讓孩子把話說完。無論孩子的觀點正確與否,只要能充分闡述,就有助於提高他的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有責任心

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孩子擁有這6種能力,比考100分重要!

責任心,是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與家庭幸福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那麼,作為爸爸媽媽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

有意識地交給孩子一些任務,鍛鍊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爸爸媽媽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包辦代替,讓孩子有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

鼓勵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孩子好奇心強,什麼都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或有頭無尾。所以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孩子持之以恆,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可適當地讓孩子瞭解一些父母的憂慮和難處.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和選擇,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滿幸福,要靠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共同參與,進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責任。例如,孩子跟著爸爸媽媽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損壞了物品。這時應該讓孩子知道,是由於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後果,應當給予賠償。之後一定要帶孩子一起買東西去朋友家道歉。

如果還想關注更多育兒知識、親子游學推薦、親子游學攻略就請點擊瞭解更多,關注美芽美媽親子游!

還有更多的福利等著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