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2018年暑期档正式拉开帷幕之后,有一些影片纷纷当了“逃兵”。

郭敬明执导的《爵迹2》表示因为制作原因改档,成为今年暑假第一部撤档的影片。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也声明称因为技术原因临时撤档,择日公布新定上映日期。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而前段备受00后期待的《查理九世》也跳档,并更名为《墨多多谜境冒险》,将择期上映。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以及,上了没几天的《阿修罗》选择了撤档停映。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实际上,档期的临时调整在电影市场并不鲜见。不过,对于片方和观众,档期的变动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质量+营销+档期三位一体

档期,也就是电影上映的时期。《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锋表示,档期主要由发行方选择,并且要和业界签署合同,是一个市场行为。

一部影片的市场命运,是三位一体的。

第一位是影片质量本身过不过硬,解决的是去影院看什么的问题;

第二位是营销手段,解决的是为什么要看这部影片的问题;

第三位是档期,解决的是什么时间去影院看电影的问题。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七月档期变动大的根源是《我不是药神》

张晋锋在《今日影评》中表示,七月份档期变动的连锁反应,根本原因还是《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从6月30日起进行提起点映,口碑持续发酵,引爆了七月份既定的市场格局。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由于点映票房超出预计,口碑也一路走高,片方于7月4日临时决定,将原计划7月6日8:00上映的《我不是药神》提档至7月5日0:00。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其实,按照原本的预期来看,姜文的《邪不压正》才是票房高点。无论是从阵容,还是制作规模上而言,《邪不压正》都气势十足。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所以,最开始大家一直以为七月的第一个票房高峰会出现在七月中旬,也就是《邪不压正》上映之时。

第二个高峰是在七月下旬《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和《西虹市首富》上映之后。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但是万万没想到,七月份的持续高峰都将是《我不是药神》了。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大规模点映是一把双刃剑

其实,《我不是药神》也存在档期的变化。由于提前点映规模太大,实际上和提档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除了《我不是药神》之外,大规模点映成功的案例还有《狼图腾》。《狼图腾》进行了一个长达一个月的点映。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狼图腾》原本定在2015年春节档上映,但由于这部影片偏文艺,所以想要在春节档拿到好的成绩比较困难。

于是,《狼图腾》选择提前一个月点映,而通过点映电影拿到了不错的口碑,也因此能在上映之后持续发酵,最终拿下了近7亿的票房。

不过,2018年春节档的电影《西游记女儿国》在2月14日进行了大规模点映,效果却有点适得其反,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似乎有点夭折。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所以,提前点映是一把双刃剑。节奏、分寸非常重要。适量的点映,会让口碑适当发酵,而点映过多,则有可能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反面效应。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撤档调档是消极还是积极?

无论是临时的撤档调档,或者是提档,对于观众、市场,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呢?

张晋锋在《今日影评》中表示,总体而言,还是弊大于利。一部电影本身的营销成本,动辄就是上百万、上千万的投入。无论是撤档还是提档,都会打破原本已有的节奏,把整个电影市场的节奏都打破了。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就像在匀速长跑的过程当中,突然之间要加速,紧接着又降速。这对人的损耗是非常大的。

一部影片也是如此。影片的档期就是电影跟观众之间的约定,约好一个时间在影院相见。调档就等于爽约。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没有淡季,只有弱片

但其实,话说回来,档期本身也不是绝对的。

这部票房接近十亿的国产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最初定在了春节档,但当了春节档,片方认为电影的营销还没到到达高点,时机不成熟,于是就挪到了暑期档。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当然,暑期档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有《捉妖记》和《煎饼侠》。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撤档调档的影片,究竟是在怕什么?

对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而言,调档之后也并不是所谓的最好的档期,但却是适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档期。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没有淡季,只有弱片。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电影档期的调整不失为一种策略。

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电影终究会创造好档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