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雄时,韩信为何不拥兵自立?

苞米荐子


文|小河对岸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军事天才,而其凄惨的结局也很令人哀叹。在韩信攻下齐国之后,有两人先后劝韩信背汉自立。一位是项羽所遣的说客武涉,武涉对韩信说道,刘邦贪得无厌(欲并天下)而无信义。而如今项羽与刘邦相持不下,天下之权重在韩信的手中。若韩信助刘邦消灭了项羽,则韩信就会成为刘邦的下一个消灭目标。但若背汉而与楚国连和,则可三分天下,而韩信却对项羽带有几分怨气,不肯背汉从楚。

如果说韩信不听武涉之言,乃因武涉是项羽说客的话。那么,另一位劝韩信背汉自立的却是韩信的心腹,此人便是蒯通。刘邦曾命令韩信攻取齐国,但后来又派遣郦食其说降了齐国,韩信闻讯之后,便欲罢兵。而蒯通却对韩信说道,将军并没有收到刘邦撤兵的名义,怎可让功於一儒生。韩信听纳了蒯通的建议,并最终平定了齐国。

而蒯通的策略要较武涉更进一步,蒯通也认为刘邦不可信。而韩信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无论归楚还是归汉,都难获信任。而莫若背汉自立,先成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然后,以韩信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可息楚汉之争夺。再削弱强盛的势力,而多立诸侯,以使天下维持均衡,则可令行天下。

但韩信以刘邦待其甚厚为由,而拒绝了蒯通的建言。那么,韩信若听纳蒯通之言,就真的能三分天下吗?其实也很难。

韩信是在刘邦的帐下而成长起来的,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立势力。例如,韩信麾下战功最为卓著的曹参、灌婴等都是刘邦的人。若韩信背汉自立,将陷自己於不义的境地,也很难获得军中的支持。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前204年)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

刘邦可以轻易地三夺韩信军,而不会引起军中哗变。皆说明韩信麾下的核心将领,仍基本上是刘邦的人。韩信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力量,这也是韩信的命门所在,故而,韩信才多次委曲求全。

参考史籍:《史记》、《汉书》等等;


历史闻知社


楚汉战争开始后,韩信先后灭掉了魏国,赵国,燕国,齐国!手握雄兵数十万。要知道在此之前,刘邦并不信任韩信,灭掉魏国后,夺走了韩信的部队,荥阳之战失利后,再次夺去韩信的部队,而韩信就像个魔术师一般,过不了多久就又变出一只部队,连战连胜,越打越多!

潍水一战,韩信击溃项羽救援齐国的大部队,击杀项羽头马大将龙且,军威达到鼎盛,此时,北方大部分领土都在韩信的控制之下,俨然占据半壁江山。

项羽第一次感到害怕,他派了盱眙人武涉去劝说韩信,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中保持中立,大家三分天下,互相制衡!

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

韩信的谋士蒯彻也建议韩信拥兵自立,蒯彻是个老江湖,当年陈胜手下大将武臣奉命北上,就采纳他的主意,由此奠定了赵国的版图。蒯彻用相术的方式暗示韩信:

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背”通背叛!意思呼之欲出!

韩信明白大家的意思,但是他最终还是拒绝了武涉蒯彻的建议,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从韩信的言语来看,他拒绝自立的原因在于感念刘邦对他的知遇之恩,所以选择忠心事主,不愿意背叛!

作为军事上的天才,韩信用兵如神,各种奇计诡计层出不穷,俨然是个阴谋大师,但在拥兵自立这件事情上,韩信的想法令人大失所望,无论蒯彻如何劝说,韩信都所动,蒯彻最终失望而去。

韩信为什么不自立,日慕君觉得更多是他性格的悲剧,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韩信属于典型的技术男,智商高,情商低,胆子小,没有饭吃就赖在漂母家吃白食,被人羞辱宁愿钻裤裆也不敢打一架,怀才不遇就私下逃跑而不敢毛遂自荐,这种人的成功往往建立在环境的基础上,韩信遇到了萧何,得到了施展拳脚的机会,但当他再次面临选择的时候,没有贵人相助,就变得逡巡不定,茫然失措。

他的性格特点,让我不由想到因为骗婚而自杀的技术天才苏某某,从对技术和对市场的把握来看,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也赚了很多钱,转回家庭,却被一个绿茶婊骗的五迷三道,最终搭上性命!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可怜的韩信,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走错了方向,最终屈辱的死在女人手里,对于这样一个军事大家,实在是种遗憾!



日慕乡关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谍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被后人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争锋;作为理论家,他与张良研讨,并著有兵法三篇。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王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上面这首诗,道出了些许自古以来的功臣良将在不可控的命运面前的人生落差。

众所周知,韩信在军事领域的表现令人心旌摇曳、目眩神迷;在人情世故方面的表现却与前者截然相反。战场上的高度理性与生活中的极端感性,在他身上始终水火不容。

为何?

因为韩信有过穷困潦倒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

他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长大,他的回忆中常常散发着浓烈的辛酸气息。

世界上有两种人不足为惧,一种人活在单纯的现实中,一种人活在单纯的梦想中,长期挣扎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人则是随时都会露出布袋的铁锥。韩信正是挣扎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人。这由他的胃酸决定。

饥肠辘辘、三餐无以为继时,他对现实笑颜以对;胃酸分泌稍稍减退时,他对现实冷脸相向。

23岁的韩信经常三餐不继。

为了填饱肚子,他常常隔三差五地到朋友家蹭饭,有一次险些被饿死,幸而漂母撘救才得以活命。如果愿意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他绝不至于落得如此凄惨。他之所以没有那样做,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首先是严苛的秦律。体例严谨,精微细致,没有留给他犯错的机会,但这远非决定因素。

其次,也是最根本的是,他有爱憎分明的道德,有做人的底线。

或许他曾经到100户人家乞讨过,99户都像赶野狗一样将他拒之门外,只有一户动了恻隐之心。

从陌生的施舍者手中接过果腹之物(可能是五谷之类的东西,也可能是树皮,草根),韩信心中的感激可想而知。如果有可能,他一定会十倍、百倍地回报这些好心人――从韩信后来的举动来看,确实如此。

或许因为天性中的善良成分太过顽固,即使混迹市井多年,被贫困折磨得精疲力竭,韩信依然是个善良的人。长于记人恩惠,拙于记人恶行。仅以客观效果而言,这对他日后的发展毫无禆益,反而为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之后,拥兵数十万,与刘邦、项羽军团鼎足而立,完全有与上述二人争霸天下的资本,但他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这从他日后感激漂母的粥饭之恩、萧何的举荐之功、刘邦的再造之德,为刘邦夺取天下、抚恤漂母、言听计从随萧何进入钟室被杀可以看出。

因为重情义,他始终没有背叛刘邦,结果却遭到刘邦的伤害;因为重情义,他一直把萧何当成朋友对待,结果却被萧何送上了断头台。

重情者死于情,无义者死于利。

重情重义,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无异于自取灭亡。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重情,是韩信在楚汉争霸开始之后没有拥兵自立的根本原因。(欢迎网友参与讨论!)


南宫寂岚开坛品历史


史学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就是楚汉相争期间,如果韩信拥兵自立,能不能形成三分鼎力局面?这既是个假命题,也是个不可能实现的命题。一个人要争锋天下问鼎中原,不单单靠个人的能力,还有诸多因素和条件。韩信个人军事能力天下无敌,除此之外,其它条件无一具备,韩信不具备一方诸侯的特质和条件。



首先,争锋天下需要一个牢固的集团,刘邦和项羽在反秦之初就构成这个集团的雏形。而此时的韩信却在四处奔波,形单影只孤家寡人一个,先投楚后投汉,寻找可建功立业的机会。足见其没有振臂一呼称王称霸的潜质。只有得道刘邦的赏识后,才有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机会。


其次,要有争雄天下的形势。韩信拥兵自立最好的时机是占领齐国后,楚汉相持不下,战争难解难分。如果此时韩信自立为王,刘邦项羽都无暇东顾,或许能成功。可此时天下大势趋于统合,人民厌恶战争人心思定,此时韩信自立是逆势而为,不得人心,是取亡之道。

第三,韩信在汉王手下是大将军,可以叱咤风云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但离开汉王就是光杆司令一个,毫无作为。翻开历史可以看到,韩信手下的将军和士兵,那可是汉兵汉将,韩信宣布易帜自立,那些兵将还是韩信旗下的吗?恐怕取韩信首级的就是这些兵将。

所以,韩信不具备自立为王的条件,逆势而为也只能是自取灭亡。


无奈且向上


韩信不拥兵自立,原因大概是两方面。

一是韩信保持着旧贵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愿意做国士,希望君王好好待他,他也以国士报答君王。

二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既没有完全忠于自己的军队,也没有政治势力,根本成不了事。

对此,我们可以顺着韩信的人生轨迹加以点评。

韩信早年贫困潦倒,自己连饭都混不上,却保持着贵族的习惯……带剑。此时的韩信除了有未被发掘的军事才华,没有任何东西。他既攀附不上贵族,得不到权力,又脱离了贫苦阶层,得不到群众基础。他一直是孤家寡人一个,这种人不可能在政治上成事。你再看一下刘邦早年和一群铁哥们的关系,你就知道帝王并不是谁都能当得了的。

韩信先投项羽,未被重用,又投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20多岁的韩信就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但是他手下的重要将领曹参、傅宽、灌婴等等,都是跟随刘邦出生入死多年的人。这些人在军事上当然信服韩信的能力,听从他的指挥,但在政治上绝对忠于刘邦。

而且,刘邦时刻盯着韩信,在赵地、齐地两次夺他的兵。韩信一直忙着招新兵,打仗,根本没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嫡系。即使韩信被封为楚王之后,他边也有刘邦的人。韩信一收留钟离昧,刘邦就得到了情报,并下套把韩信抓走了。

韩信作为一个旧贵族思维的人,他只是想得到足够的封赏。刘邦是一个豁达大度的帝王,自己镇得住韩信,所以他应该也不会对韩信有太大的杀心。但是韩信的军事能力令人畏惧,战场上没有人能治得了他。而韩信又太年轻,被杀时年仅35岁。这样,刘邦的子孙继位之后谁也镇不住他。为了政权过渡的稳定韩信作为隐患必须被杀掉

过渡时

最大的获利者是吕后,所以她最积极,亲自上前台杀功臣。


芙蓉芳


这是因为韩信是个传统的贵族式人物。他认为刘邦对他很好,是以国士待他,他自然要以国士来回报刘邦。

韩信的悲剧是他没有认识到当时已经是一个流氓时代了,只有流氓才能生存。

韩信年轻时有两件小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件,当年韩信很穷,在一个亭长家里寄食,也就是每到吃饭的点就跑去人家家里吃饭。这么一连吃了几个月,终于亭长老婆受不了了,一天早早就吃了饭。韩信等到饭点过去,发现他们早已吃过了,于是非常生气,再也不去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故事,可能会认为韩信非常不害臊。你在别人家混几个月饭吃也就罢了,怎么还有脸生气?简直无耻。

其实并非如此。大家知道在先秦时代,很多贵族会养士,比如孟尝君养了三千门客。韩信是把自己当成了亭长所养的士,在亭长家吃饭可不是白吃的,一旦有事韩信这个士是要冲在前头的。

但是韩信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亭长一家可没认为自己在养士。所以韩信很生气,感觉自己从士变成了吃白食的。

第二件,韩信虽然穷,但喜欢佩剑,还因此受了胯下之辱。

在先秦,佩剑是身份的象征,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佩剑。韩信佩剑很有可能因为他自认为是士,而不是普通老百姓。



漂母给韩信饭吃的时候,曾说:“哀王孙而进食”,意思是:我可怜你这个王孙才给你吃的。

联系韩信的姓,我怀疑韩信是韩国王室的后代,所以以士自居。就像刘备卖草鞋出身,却总说自己是皇叔一样。

所以韩信是以“士”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没想过背叛刘邦,也不认为刘邦会杀了自己。

但是他不知道,刘邦可不是贵族,而是个流氓啊。



梦露居士


我想反问一句,韩星为什么要拥兵自立?如果打下江山,功劳大就想拥兵自立,那么天下早就乱了,这个逻辑明显站不住脚。


第一韩信忠于汉王

韩信从没有想过自立,用韩信的原话讲: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所以韩信对刘邦是感恩戴德的。

第二韩信没有自己的团队

如果韩信真的独立的话,他没有自己的团队,韩信不是傻子,他能指挥部队,不像能听他并不是听他韩信的,而是因为韩信忠于汉王,所以他们才听。打赢了之后,刘邦就马上夺了虎符,指挥权就很轻松拿回。

你这里仔细想一想如果这里面是忠于韩信的话,刘邦会拿的那么轻松吗?

第三,如果韩信独立。

韩信独立获利最大的是项羽,不是韩信,韩信独立肯定会忙于内部整顿,这样项羽也就能够击败刘邦。等击败刘邦之后掉过头来可以收拾韩信。韩信是背主之人,那个时候还是很讲义的。而且韩信不是贵族,这一点是最要紧的



所以韩信也不是傻子,韩信的权术情商的确很低,他是天才白痴型的,带兵打仗是天才。玩弄权术是白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很多很多。


知常容


性格决定命运!!!韩信讲情义,刘邦讲的是形势!在他有实力的时候没有反,而贬为淮阴侯时却诸多抱怨,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到韩信死亡我始终认为韩信从来没有反,只是有抱怨而已。

如果知道结局一定反。问题是两次被拿走大将军印就该看出来未来结果?也难啊,毕竟刘邦两次都是用大将军印把兵调走了,并没有免韩信职。再说了,刘邦兵打光了不从韩信这里调又该怎么办😱

最可惜是有人已经给韩信讲了,还是没有独立😭否则三国提前上演,项羽有勇,韩信会练兵有智谋,刘邦会用人,三国争霸多有意思😄


傅红雪花


按当时来说韩信自立肯定不是最好选择。
首先,韩信已经是刘邦集团前几名的功臣,韩信已经确信自己将来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完成当年的梦想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韩信的内心中,出人头地当个万户侯,足矣。


况且刘邦对韩信的知遇之恩犹超刘备之于诸葛亮,韩信是个念旧的人,虽然也有一定的个人野心,但在当时被感恩之心盖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