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为何仅为“投资品”而非“货币”?

比特币为何仅为“投资品”而非“货币”?

比特币为何仅为“投资品”而非“货币”?

作者:王立(经济法学博士,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律师、杭师大钱江学院教师)

比特币为何仅为“投资品”而非“货币”?

比特币作为各种数字“币”的图腾,自称能够替代国家法定货币,成为一种崭新货币。很多追随者也就这么信了。但是最近的比特币表现,价格一路冲天突破10000美元,到断崖式下跌,越来越呈现出其“投资品”属性,而非“货币”属性。

各国法律也未将其作为货币来规制,而是将其作为投资品来对待。早在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就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指出比特币并非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这实际上将比特币定性为“虚拟商品”“投资品”。这个定位是准确的。

就算是对新型数字货币持最宽松态度的日本,其法律也仅是将作为特定场景支付手段的虚拟货币视为合法,并没有全面肯定比特币等的货币属性。

比特币为何仅为“投资品”,而不能成为“货币”?

1.比特币欠缺流通功能

货币究其本质,是一种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也就是说,货币是一种交易媒介,其最为核心和基础的功能就是流通功能。离开这个功能,无论如何不能被称为货币。

比特币自出生伊始就宣称其基本特征是“总量不变”。基于这个特征,比特币能够防止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从而避免央行滥发货币带来的各种金融风险。据说这是比特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然而,也正是由于其“总量不变”(供应不变),其价格完全取决于需求。我们做简单推理:

1. 若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比特币趋之若鹜(需求增大),则比特币价格上涨。价格涨的太快,就没有人会将其作为货币进行交易(货币的流通功能缺失),人们只会将其作为投资品进行收藏。市面上流通的比特币越少(类似于通货紧缩),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就越少。

2. 若没有人追逐比特币(需求萎缩),则比特币价格下跌。价格暴跌,无人愿意持有比特币,更无法形成规模的交易媒介。因此,比特币的货币属性也几乎为零。

比特币“总量不变”的特征极易引发暴涨暴跌,导致“流通功能”的丧失。目前的比特币价格走势,在实践层面印证了这一点。

2.比特币极易引起通货紧缩

“流通功能”丧失往往与通货紧缩现象紧密相随。

通货紧缩的实质是,货币供应量跟不上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说白了,就是“货币不够用了”。(注意,不是市场个体的钱不够用了,而是整个市场货币不够用了。)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你手中的钱越来越值钱。企业主们觉着我干嘛还要开工厂呢,关了吧,这就产生了一大堆的失业率,经济增长率也上不来,然后就是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

与传统的黄金类似,比特币“总量不变”,容易暴涨暴跌,更容易引起通货紧缩。

从货币史看,工业时代开启人类加速发展之路后,黄金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能够灵活增减数量的纸币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最终与黄金挂钩,也被证明不可持续。这都是“总量不变”货币在人类加速发展时代的必然。

互联网时代,社会财富更是倍速增长。社会财富总量爆发式增长,“总量不变”的比特币必然跟不上这种财富大爆炸。若比特币成为货币,通货紧缩的幽灵将即刻到来。

因此“总量不变”是比特币注定成不了货币的根本原因。

3.比特币缺乏价值支持

货币必须有“锚”,背后必须有价值支撑。不论这种支撑是什么,必须要有。

在前工业时代,黄金作为天然的货币,自身价值就是货币之“锚”。在工业时代,纸币的“锚”抛弃了黄金,替代以一国之国家信用(实际上是一国的财富或国力)。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锚”也不可或缺。

但比特币恰恰是没有 “锚”的,它既没有黄金的支持,也没有国家信用的支撑。格林斯潘毫不客气地指出比特币是泡沫:“比特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没有人或政府为它提供担保”。格老继续指出:“货币背后必须有支撑。在金本位时代,货币有内在价值;在法币时代,货币有主权信用。比特币背后有什么?我看不出来。”

不论何种新“货币”,都应当将其货币之“锚”定为相应的价值实质。而比特币什么都没有。比特币用前工业时代的“总量不变”思维来创造出一种人造货币,越过工业时代,试图在互联网时代建立一个乌托邦。

此路不通。

但如果,数字货币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很多种?除了比特币,还有莱特币、宝特币等等一大堆币。每种币都“总量不变”,但币种“总量无限制”,作为整体的“数字货币”,会不会真的改变金融体系呢?

谁都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