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關天,疫苗事件背後的醫藥行業如何再令人信服

2016年的山東疫苗事件讓整個疫苗行業陷入冰點,然而兩年後的今天,疫苗行業好不容易堆積起來的信任和安全再次崩塌,而此次的重災區之一便是山東省。

7月15日,國家藥監局通告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生生物”)生產的狂犬病疫苗被發現存在生產記錄造假等問題,已被責令停產,收回GMP證書,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7月19日,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長生生物生產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在“效價測定”項不符合規定,應按劣藥論處。目前,有關部門已對涉事企業進行相關處罰,並展開立案調查。

人命關天,疫苗事件背後的醫藥行業如何再令人信服

隨著疫苗事件的發酵,社會各界都給予了高度關注,即便我們知道疫苗行業將再次迎來更為嚴格的整治風暴,卻也不禁要問:疫苗行業為什麼屢次發生安全問題?人命關天的大事,為何疫苗企業屢教不改?

幾時才能讓人們對國產藥放心?

當我們還在為《我不是藥神》而感動,為醫改鼓掌的時候,假疫苗事件轟然爆發。近些年,藥品安全問題屢屢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想不明白,為什麼本是治病救人的藥,卻違反了其本質。

藥品不是普通商品,在經濟學意義上,它是“信任品”,也就是說消費者對這類商品存在著高度的依賴和信任,人們是指望它來救命或者是避免生病的。而一次又一次的造假事件中,毀掉的不僅僅是某一個藥企,而是無數人對藥品,對國產藥的信任。

人命關天,疫苗事件背後的醫藥行業如何再令人信服

比如此次的疫苗事件中,不少家長在朋友圈裡炸開了鍋,紛紛曬出孩子的疫苗接種本。其中就有家長表示:“雖然孩子並未接種涉事疫苗,但誰又能保證打入的疫苗一定沒問題?當毒奶粉來了我們可以選擇代購,但當‘毒疫苗’來了,我們該怎麼辦?信任缺位真的是一大問題。”

想要恢復人們對國產疫苗、國產藥的信任,不僅需要國家整合監管體制,加大處罰力度,更需要醫藥企業將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良心藥、放心藥,不能只是一句口號,更應該是一個準則。

疫苗事件還需客觀看待,切勿“因噎廢食”

儘管此次爆發的疫苗事件讓人們失望、憤怒、懷疑,但疫苗的作用大家還是要了解,不能犯了“因噎廢食”的錯誤。從目前國家藥監局公佈的數據來看,2008年至今,抽檢的944批次疫苗產品中,合格率為99.6%,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疫苗還是安全的。

人命關天,疫苗事件背後的醫藥行業如何再令人信服

從健康角度來說,乙肝、麻疹、百日咳、水痘等疾病對於孩子的健康存在著巨大的威脅,接種疫苗仍舊是目前保護健康最為有效的手段,所以家長們還應該要堅持給孩子打疫苗。

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對涉事企業展開了調查,疫苗行業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整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疫苗事件作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線,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願通過此次疫苗事件能夠給疫苗企業乃至更多的醫藥企業以“警鐘”,能夠加大自查力度,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生產,切勿再拿人命開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