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CEO身價擠下劉強東?揭祕拼多多賺錢的商業模式

相信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也想問:拼多多憑什麼能上市,是的,在大多數人看來,拼多多以低價甚至免費商品為噱頭,吸引了大量用戶,但拼多多提供的商品質量也是和價格一樣,低到爆!

連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自己都說:“有很多消費者的聲音,我們都能聽到,我們認為現在最多60分,可能60分都不到”。

拼多多CEO身價擠下劉強東?揭秘拼多多賺錢的商業模式

但自從2015年9月誕生以來,拼多多這家主打“社交拼團”的電商平臺以近乎瘋狂的速度生長,用戶量在一年內突破8000萬,上線兩年半用戶量就突破了3億。

它憑什麼上市?

1.拼團+低價的商業模式,21聚投訴曾對對拼多多這樣評價:拼多多是一個以拼團為基礎的社交網購平臺,每日秒殺活動以超低價格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購買。

低價競爭策略給了拼多多“後起之秀”很大的機會,“拼單”的購物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商品單價和單個商品所承擔的物流運輸成本,使得平臺商戶在“微利”的情況下仍可以通過“走量”的方式獲得可觀利潤。

拼多多CEO身價擠下劉強東?揭秘拼多多賺錢的商業模式

2.看準低端用戶,據相關統計顯示,拼多多有23.13%和41.6%的客戶來自三四線城市,與大多數主流電商不同,拼多多抓住的是來自三四線城市底層用戶,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更重視價格,並且數量龐大,為拼多多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

拼多多CEO身價擠下劉強東?揭秘拼多多賺錢的商業模式

3.拼多多得以快速崛起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拼多多借助騰訊微信與QQ的渠道幫助,結合“拼單消費”的業務模式,才得以迅速在消費者中傳播。

騰訊戰略投資的拼多多,成為騰訊對抗阿里巴巴與京東的重要同盟,所以發展起來也是易如反掌。

據拼多多招股書顯示,2017年營業收入為17.44億元,同比增長245%;2018年一季度營收為13.8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6.4倍。如此亮眼的數據,自然也就成為了拼多多上市的底氣。

拼多多還需要改進,不然遲早要涼

數據年年暴增的拼多多其實一直在賠錢。財報顯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淨虧損2.92億元、5.25億元及2.01億元。

而且今年第一季度,拼多多共投入13.19億元。其中,投入最大的是市場營銷費用,也就是廣告與品牌的投入佔比92.3%,為12.17億元;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只佔5.5%和2.2%。

再加上拼多多的投訴也很多,截至2017年4月19日,聚投訴平臺累計接到拼多多商城投訴207件,大部分投訴涉及下單不發貨、虛假髮貨、秒殺的食品腐爛、商品質量問題、描述不符等,此類投訴問題與拼多多平臺模式不無關係。

拼多多CEO身價擠下劉強東?揭秘拼多多賺錢的商業模式

拼多多這種只負責廣告吸引用戶,對所提供商品質量漠不關心的態度,實在是令人寒心,假貨問題嚴重,也使得拼多多負面新聞不斷。

前不久,大量商家前往拼多多總部維權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根源就是假貨。直至今日,這一事件帶來的輿論風波都還未完全平息。

現在又傳出拼多多上市的消息,拼多多能走多遠小編不知道,但如果拼多多還繼續我行我素,假貨不斷,那麼拼多多以後就叫屁多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