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族與東夷族爭奪帝位:舜囚堯,禹逐舜,啓殺益……建立夏王朝

五帝時代前期,在黃河流域存在著相互發生關係的三大集團。他們是西部以炎帝和黃帝為代表的華夏集團、中部以蚩尤為代表的黎苗集團以及東部以少昊為代表的東夷集團。開始的時候,大概一炎帝和蚩尤族系最為興盛。炎帝自西向東、蚩尤自東向西分別擴張,兩者接觸後,小的摩擦不斷,終於在涿鹿發生大規模的激烈衝突,蚩尤暫時居於優勢。炎帝敗撤後,仍極為惶恐,擔心蚩尤趕盡殺絕,於是遊說黃帝,希望兄弟二人聯手對付蚩尤。當時炎帝族系已走下坡路,而黃帝族系勢力大增。為了共同的利益,黃帝與炎帝兵合一處與蚩尤在涿鹿一帶再次交鋒,戰況空前,炎黃聯軍大敗蚩尤族系,蚩尤被殺,炎黃集團終於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黎苗集團被迫大部南遷,抵達江漢東部地區。而東夷集團也只好暫時服從於華夏集團。

黃帝族與東夷族爭奪帝位:舜囚堯,禹逐舜,啟殺益……建立夏王朝

然而,炎帝與黃帝很可能不是親兄弟。炎帝神農氏在黃帝之前,由於神農氏“世衰”,“弗能徵”,才為黃帝的崛起以徵不享、一統天下創造了條件。炎帝興盛的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5000年——前4000年)。考古發現,炎帝的中心地域渭河(包括漢水)上游寶雞一帶,恰好是屬仰韶文化一期的半坡類型的發源地,該區域內聚落內部結構井然有序,貧富分化尚不明顯,反映炎帝管理社會的才華。蚩尤的管理的地域大致從晉東南一直延伸到河北、河南、山東三省交界處。因為地緣的關係,炎帝與蚩尤是很容易發生衝突的。與黃帝同時代的炎帝應是神農氏的後裔,他放棄了神農氏的民主傳統,又與農業脫鉤,與黃帝一樣欲以武力發展勢力的父系氏族部落領袖,開始擴張,於是,炎帝與蚩尤發生了戰爭。

炎黃二帝聯合起來打敗蚩尤後,因為“炎帝欲侵凌諸侯”,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勢力,以與黃帝爭奪霸主地位,便攻打弱小部落,小部落紛紛投靠軒轅黃帝,尋求庇護。炎帝憤憤不平,向黃帝下了戰書,在阪泉之野佈陣討戰。黃、炎的聯盟破裂。結果,許多部落都站到黃帝一邊,聯合起來向炎帝進攻。《史記》記載說:“(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三次戰爭後,黃帝部落得到了大發展,又向南進行了多次戰爭,征服了許多部落,所謂“五十二戰而天下鹹服”。在這過程中,炎帝部落終於和黃帝部落結成了永久性的聯盟。炎、黃聯盟,不斷擴大自己的統治地區,東至於海,南到江、湘,西抵甘肅,北到山西、河北北部,基本上控制了整個中原地區,初定了中國的規模。後來人們把合併後的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統稱為華夏族,黃帝成為部落聯盟首長。

黃帝族與東夷族爭奪帝位:舜囚堯,禹逐舜,啟殺益……建立夏王朝

黃帝成為部落聯盟首長後,雖然在部落聯盟內保留了各部族首領民主議政,選賢任能的民族習慣,但部落聯盟首長的專制權力也在加強。傳說,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其孫高陽立,即顓頊帝。顓頊死後,黃帝曾孫高辛立,即帝嚳。嚳死,子放勳立,即堯。堯死,舜立,舜是顓頊的六世孫。黃帝,顓頊,嚳,堯,舜即是五帝,黃帝是五帝之首。舜,孟子認為是東夷人。

從五帝之說,可以看出黃帝、顓頊、嚳、堯得以世襲帝位,取決於三個條件:其一,黃帝部族勢力最大,黃帝一脈在部落聯盟首領民主議政中的話語權也最重;其二,與黃帝、顓頊、嚳、堯的能力、功德有關;其三,推舉最大部族首領為部落聯盟首長,是平衡各部族權力和利益,保證部落聯盟穩定的現實需要。到了堯帝的時候,堯求賢得到了東方夷族的賢人舜,舜有政德,各部族擁護,而且東夷勢力增強,文化高於其他各部族,遂在堯執政七十年後,舜被民主推舉為堯的接班人,代行天子之政,並最終成為帝舜。舜為帝打破了黃帝一族世襲帝位的傳統,這很可能是堯的無奈,因為堯的兒子丹朱不成器,堯又無法專制,這也可能是舜囚堯的原因。舜為帝,破壞了黃帝一族世襲帝位,必然會引起黃帝部族和其他部族的一部分人不滿並表現在行動上,舜不得已制定“流宥五刑”,對一些反對自己的氏族領袖和黃帝族的重要人物處以放逐之刑。為了團結各部族,舜繼續重用各部族首領,如禹、棄、契、皋陶、垂、益等,分職管理聯盟事務。因為舜有美德,又有部落聯盟首領民主議政、舉賢任能的傳統,所以大禹因治水有功,被推舉為舜的繼承人。這又是舜的無奈,因為舜的兒子商均不好,禹又是夏部落的英雄人物,黃帝族的後裔。黃帝族與東夷族應該是部落聯盟中勢力最強大的兩個部族,爭取部落聯盟首長的較量也主要發生在兩者之間。禹用權力和影響力驅逐了曾經推薦自己的年邁的舜,所謂舜“南巡蒼梧”,實為被大禹流放。舜最後死在南方。

黃帝族與東夷族爭奪帝位:舜囚堯,禹逐舜,啟殺益……建立夏王朝

在禹當政時,部落聯盟領袖的專制權力大大加強。由氏族民主過渡到個人專制,是當時階層分化和鬥爭的需要,也是集中力量建設大型公共工程與大自然鬥爭的需要,是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禹成為部落聯盟首領後,為了進一步加強自己在治水過程中形成的權力,便到處巡行,對各地部落發號施令。禹在塗山召集各氏族部落首領集會,各部首領都帶許多禮品來朝見他。禹在會稽大會諸侯並計算分配貢賦時,有個部落防風氏的首領因路途遠遲到了,而被禹下令處死。禹擴張的慾望也很強,帶領軍隊征伐南方的“三苗”部落,並在出征前發表了誓師詞,表示要代表上天來懲罰“三苗”。經過鏖戰,大敗“三苗”,“三苗”逃入漢水、丹水上游的崇山峻嶺中,有的到達了江南。

禹在治水以及軍事、政治上的成功,使他逐漸由軍事民主制下的部落聯盟首長,演變為個人專斷獨裁的君王。在禹年邁時,部落聯盟會議推薦了東夷首領皋陶作繼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薦了東夷族的伯益作自己的繼承人。但禹私下裡卻又培植自己的兒子啟,讓啟掌握很多權力,不給皋陶、伯益以實權,也不給他們樹立威信的機會。禹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繼位,沿襲黃帝部族產生天子的傳統,所以他表面尊重部落聯盟首領民主議政的結果,但暗地裡卻為啟創造繼位的條件。

禹死後,由於伯益既不掌握實權又沒有威信,得不到各部族的擁護和支持,“朝覲頌獄者”都不去找伯益而去找啟,民間歌謠也不讚頌伯益而讚頌啟。部落領袖和民間都說:“啟是帝禹的兒子,他才是我們的君主。”啟是黃帝族後裔,又順應民心,因此繼承了禹的帝位,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王朝。

黃帝族與東夷族爭奪帝位:舜囚堯,禹逐舜,啟殺益……建立夏王朝

東夷族首領伯益本來是禹的繼承人,現在王位被啟所奪,便率領強大的東夷部隊向啟發動進攻,打敗並俘虜了啟。啟逃出囚禁之地,重新組織軍隊,向伯益反攻,經過艱苦的戰鬥,終於打敗了伯益,伯益被啟抓獲並處死,這就是古書上所記的“益幹啟位,啟殺之。”這其中也可以看出伯益與啟之異,伯益打敗啟的軍隊並俘獲啟,只是將啟限制在一個有限的地方,並沒有殺他,伯益對政敵還是很寬容的;而啟則不同,打敗並抓獲伯益後,立即將伯益處死,說明啟心狠手辣,善以鐵腕處事。

這時夏部落在西方的同姓族邦有扈氏,覺得啟繼位違反了民族傳統,便起兵伐啟。有扈氏活動於今陝西中部,力量較大。啟的軍隊和有扈氏的軍隊在甘澤地方發生大戰。啟在戰前發表了誓詞《甘誓》,聲討有扈氏威侮天道、怠慢人事的罪行,表示自己要代表上天的意志去懲罰他們,鼓勵自己的部屬奮勇殺敵,不聽命令的將士將受到懲罰。啟與有扈氏兩軍相持了一年多的時間,最後啟征服了有扈氏,“有扈氏為義而亡”。

黃帝族與東夷族爭奪帝位:舜囚堯,禹逐舜,啟殺益……建立夏王朝

啟東平東夷,西平有扈,於是在鈞臺(今河南陽翟)大會諸侯,各地諸侯前來祝賀,表示擁戴他的統治,表明夏王朝的統治已經穩定。縱觀從黃帝為部落聯盟首長到啟建立夏王朝這段歷史,東夷部族一直與黃帝部族爭奪部落聯盟首長,只是爭奪的方式由立功立德專為專制和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