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彼此聯繫的一種特殊語言符號——春典

江湖人彼此聯繫的一種特殊語言符號——春典

江湖人彼此聯繫的一種特殊語言符號——春典

網絡圖片

春典,也寫作“唇典”、“春點”、“寸點”,是通過特殊的語言符號作為江湖上人彼此聯繫的一種特殊手段。與一般的黑話、隱語、行話相比較,春典主要是是江湖藝人的說法。

江湖人彼此聯繫的一種特殊語言符號——春典

網絡圖片

藝人把他們的行話叫做“春典”。也有的說最早的江湖行話分南北兩派,南方江湖行話叫春,北方叫典。南春、北典各不相同,所以南北兩派之間沒法溝通。江湖中有“南春北不用,北春南不用”之說。後來經幾輩江湖首領的努力,才將南春和北典統一起來,現在江湖行話統稱為“春典”。出於競爭的需要,以前的藝人十分注重春典的保密性,沒有師承關係,概不傳授,有“寧給十吊錢,不把藝來傳;寧贈一錠金,不增一句春”之說。

唇典的產生,大致出於下列三種情形:一是由禁忌、避諱所形成的市井隱語,如在船上說話,諱說“住”、“翻”等,而用其他字語代替。住在棧內的同行藝人,早晨一律不搭話,唯恐開大快,犯了大忌;若有人犯了,就要賠償同行一天的用費。黃昏回寓後,就可以縱談天下之事,不受行規的約束了。又如出門時包袱口向外,而歸家或在人家久住,包袱口向內。住店時無錢,就把筷子放在菜碗上,內行店家一望便知。二是出於迴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群體形成的隱語行話。如稱姓楊的為“犀角靈蔓”,稱姓何為“九江八蔓”,稱姓冷的為“西北風蔓”。三是語言遊戲類隱語。

江湖人彼此聯繫的一種特殊語言符號——春典

網絡圖片

唇典被江湖藝人奉為江湖道上的信條,是禮俗、義氣的根本。它與禮節,行李、包袱的捆紮和放置方位、茶具、食具的擺設,個人的行、止、坐、立姿勢相輻用,較清楚地表示著主、客兩方的心願和意圖。唇典全國一致,或大體相同,並且為同道所信守不移。

藝人是最富有語言創造性的群體,他們創制的春典,多幽默風趣、調侃滑稽。如將嘴比作“瓢”,哭叫“裂飄”,非常形象;心為“蠶子”,因為其多絲(思),更是諧音有趣。

江湖人彼此聯繫的一種特殊語言符號——春典

網絡圖片

唇典的內容很廣泛,從人體部位名稱到職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禮節、交往等等,應有盡有,幾乎成為一種專業語言系統。如人體器官名稱:瓢耙(把)子——頭;招子、湖——眼;抓子——手;順風子——耳;海子、江子——口;櫻桃子——女子的口;金杆子——腿;南子——肚;踢杞——腳;蠶子、定盤子——心。職業名稱:挑竿——保鏢的;為躺、撂竿、摸杆——江湖賣藝為生的人;戳竿、或枝竿——教場子的;蹲竿——為人護院的;彈弓圖——賣膏藥、打彈子者;邊漢——賣膏藥用鐵錘自打者;三光鞭——畫符而用火燒鐵條者;圈子——賣武場;扁利子——賣武藝;邊爪子——賣拳人;地崩子——莊稼拳;亮拳——漂託,屬於表演性質;嗔託——比較武藝;高託——打架;贓託——打他;聽託——不如他;構子——指手快。人稱:日宮——父;月宮——母;上牌——兄;才子頭——弟;本——師;利——徒弟;令生——兵;柳葉生——兵勇;西魁生——武秀才。生活、活動的:長衫——衣;大篷子——棉袍;功子——帽;鐵頭子、提殼——鞋;漢——食;燻漢——煮飯;閔漢——吃飯;千條散——掛麵;窯子——屋;杜——住;蓑衣窯子——歸屋;出客——出門;攻、拱——走;線子——路;越馬——飛牆;扯活罷、亮工——是因風聲緊而逃走;打尖——意指旅人中途吃飯;拆招——招(拳術,劍術等武功中的動作);遞門坎——見面或動手過招前自報師從門派之意;踩盤子——指事先偵察要劫的對象;翹——跑,也叫“腳行”;長夯——提高聲音;念瞳——別說話;拋閃——解手,也叫“擺柳”,為女子解手;撇山——大便。工具、用品:蛇兒——把兵器比作叫化子手上的蛇;暗青子——即暗器。天氣、氣候:查蓬——陰天;生點——打雷;擺金——下雨;決擺——指下小雨;擺咳——指下大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