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被操縱了嗎?ETF不被拒才怪

最近比特幣ETF幾乎吸引了幣圈80%的注意力,就連V神也忍不住吐槽,認為大家對ETF的關注有點過火,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

比特幣ETF本質上是一種基金產品,是比特幣的證券化。比特幣ETF通過會帶來諸多好處,例如降低投資者風險、吸引增量資金,更能為比特幣ETF推動者本身帶來大量財富。

也正因為這樣,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Winklevoss兄弟(沒錯,就是把扎克伯格告了的那對雙胞胎)等推動者前赴後繼,向美國證監會(SEC)發起申請,但均以失敗告終。SEC的理由很簡單:比特幣可能受到操縱。

SEC的這種懷疑並非無中生有,事實上,關於比特幣價格長期為莊家操縱的猜測已經由來已久。SEC委員Robert Jackson曾如此調侃:數字貨幣的投資者有一大挑戰,那就是區別投資與詐騙。

2大關鍵節點引發關注

只要在谷歌學術上搜索“bitcoin”+“manipulation”(比特幣+操縱),就能檢索出4000多條結果。從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來看,2012-2014及2016-2017年,是研究者對比特幣價格操縱關注度升溫的兩個時間段。

比特幣價格被操縱了嗎?ETF不被拒才怪

這兩個時間段分別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名噪一時的門頭溝交易所(Mt.Gox),在經歷多起盜竊、詐騙、交易暫停後,最終走向破產,二是2017年初比特幣大漲,最終全年漲幅達到1700%。

兩起事件分別引起了人們對比特幣價格異常波動的關注,而隨著越來越的數據及技術細節的曝光,一次次看似偶然的暴漲暴跌,也逐漸暴露出疑點。

機器交易員被曝光

門頭溝事件是引發人們對比特幣價格操縱關注的導火索,因為門頭溝交易所破產後,其官網、創始人個人博客和Reddit賬號均被黑客攻破,源代碼、客戶數據與員工信息全部洩露,這為當時研究比特幣市場操縱的人員提供了寶貴的數據。

他們從洩露數據中發現,一些交易者存在明顯的異常行為,例如無需支付手續費、不受暫停交易時間的限制等等,並最終識別出了Markus和Willy兩位有固定交易行為的機器交易員。

Markus的特點是以0手續費及隨機價格購入比特幣,且往往一次性購入鉅額比特幣,Willy則是每隔5-10分鐘購入10-20個比特幣,交易節奏相對平穩。

更可疑的是,Markus與Willy的活躍時間點,與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時間點恰好吻合。

在一篇匿名博客中,研究者稱,在下圖交易時間段(2013.7.23-2013.9.4)內,所有綠色長柱代表的暴漲,幾乎都與Markus的出手有關。

比特幣價格被操縱了嗎?ETF不被拒才怪

研究者認為,機器交易員的活躍不僅造成了比特幣交易活躍的假象,而且當機器人拉高價格的同時,門頭溝交易所與其他交易平臺之間套利機會的出現,也會推動其他交易所幣價上漲。

Tether交易與比特幣價格存在強關聯

當然,門頭溝交易所只是個案,儘管許多研究者推測,類似利用Markus與Willy機器人操縱幣價的手段,其他交易所也可能使用,但畢竟沒有實錘。

一直到2017年,比特幣價格暴漲再次讓人不安起來。今年6月,兩位美國研究者發佈重磅論文,揭露比特幣價格受Tether(USDT)操縱,是造成2017年幣價暴漲的主要原因。該論文發佈後,比特幣價格一度下挫到6200美元左右。

根據這篇論文,每當比特幣價格下跌時,就會有大量用Tether購買比特幣的交易出現,以抬升幣價。在研究了87小時(佔研究時間段總交易時長的1%)符合上述特徵的交易後,研究者發現,這些交易可以解釋50%比特幣價格暴漲的情況。

這篇論文雖然從理論上論證了比特幣價格有人為操作的可能,但並不能證明是誰在主導這一切。不過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人猜測Bitfinex與Tether勾結,因為兩家公司的CEO是同一人,甚至在今年年初,Bitfinex與Tether還收到了美國監管機構的傳票。

懷疑價格操縱的3大理由

關於比特幣價格受人操縱,儘管一切都停留在懷疑階段,但堅信其中有貓膩的人不在少數,這或許也是SEC有所顧慮的原因。宏觀經濟學家Peter Tchir認為,人們對比特幣不放心主要有3大理由:

比特幣市場不乏大莊家存在,財富的集中使得這些人有足夠的動力去推動幣價。而且,在股票市場,大股東都是要受到額外條例監管的,加密貨幣市場卻沒有這樣的保護措施。

礦工也有推動幣價的動機,因為礦工挖礦是可以得到比特幣作為獎勵的,而挖礦本身或許也與幣價存在一定關聯。

交易者也有可能通過推高幣價,在不同平臺間進行套利。

綜上來看,比特幣市場各參與者的利益訴求,以及相應規則的缺位,是比特幣價格可能受到操縱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莊家現在急於讓比特幣取得更好的名聲,但如果交易中的疑點不一一排除,比特幣ETF即使通過,是否也只是為騙局正名的又一場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