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持佛名号,归心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持佛名号,归心净土

释果证

编者按:本文作者,果证法师,是位年青比丘尼,都江堰市普照寺住持。夙具慧根,童贞入道。初发心参究,以缘法不具,颇感困惑;后遇净土法门,知为对症良药,毅然归心净土,领众专修专弘,道风为之一振。此文谈其内心转变过程,颇具启发意义。

窗外,烟雨朦胧,云雾缭绕。冬天的普照寺清静极了。没有了游客的嘻闹;鸟儿耐不住严寒,隐没了往日的叫嚷。大地归于宁静。松林丛中,这古老的梵宫更显得异常的幽深与神秘……“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庄严的佛号声划破宁静的夜晚,上送天际,下施三途。念佛堂里,明亮如昼,合寺僧尼正在共修。大家身着海青,神情专注,步履轻捷、整齐,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唤醒我们要行菩萨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归心净土。“南无阿弥陀佛……”随着声声佛号,此心象是到了一个遥远的国度——西方极乐世界!阳光妩媚,暖气融融。七宝池中香水荡漾,朵朵莲花清香四溢;各种宝树枝叶飘动,其翠欲滴,五四季之无常;黄金为地,平整如掌;国度中人,纯朴善良;听经闻法莫不欢喜踊跃,受持读诵,智慧超凡;相貌庄严,俱无丑陋残缺,心性平等而无贡高我慢;国中教主阿弥陀佛,心系娑婆罪苦众生,念念不忘救拔,愿愿不离接引,“佛心何曾暂舍众生”!“南无阿弥陀佛”,我不由得收摄身心,止住妄想,而泪水还是噙满眼眶,是喜是悲?是妄想后的惭愧?还是对西方极乐的遥不可追?不可说。阿弥陀佛!

雾更浓了,整个古刹已笼罩在茫茫大雾中,何处是天上?何处是人间?此刻的一切已至完美的合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声声佛号直透耳根。这种因共修而产生的祥和氛围感染了我,终于让久藏心底的往事一泻千里,一览无余,随意拾取,无不是对极乐净土的向往。

去年正月,正是我得戒恩师圆寂三周年的祭日。我们数位师兄弟转巴山过三峡,远奔庐山东林礼拜之后,以无比向往的热情直奔云居山。“天上云居”,这著名的禅宗道场,景仰之意久矣!况我出家,万法之中,唯喜禅;大德中间,首仰虚老。因此,对于云居禅堂,虚云阐法处,别有一番心境。今日若能一见,真是莫大的欣慰。然而,到了云居,禅堂门前,却因身为女性而被拒之门外。我失望,懊恼,惭愧!阿弥陀佛!我太估高自己了。此时,:我不由得道了声“阿弥陀佛”。我怎么念起佛来了,我忙掩上口,万念俱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声声佛号,接连不断,从心中涌出。骄傲的自尊被击得粉碎。可“阿弥陀佛”名号却一直荡漾耳畔。我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渐渐安定了妄心。此时,我开始相信了净宗祖师之开示:人遇危难,临命终时,诸多经典无力细究,唯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可救。“阿弥陀佛!”弟子罪过!出家以来,一直视净土为虚幻,视念佛法门为愚夫愚妇所修,而妄求参禅开悟,东参西究,为安此心,吃尽苦头。数年光阳,尽走弯路。西方极乐,三根普救,为何令我不能起信,不能专修。阿弥陀佛!弟子今日未进禅堂,业已“开悟”,悟得自己业障深重,智慧福德资粮欠缺,舍弃念佛,·愚痴颠狂。但于今日,归心净土。

世间最难事,莫过降伏其心。虽说归心净土,但业力牵引,·仍让我不能牢固此心。从云居归来,心想:宗门不通,能否走一下密门。于是,对于净宗的起信再次受挫。然而,一个殊胜的因缘改变了我整个人生,也给普照寺带来了无限生机。

“南无阿弥陀佛!”佛告阿难:末法众生当全部依靠善知识而学。我虽在数年的盲修瞎炼当中一无所成。但此求道之心不曾泯灭,不曾退缩。“天意怜幽草”,去年初夏,我有幸目睹到专弘净宗的昌臻法师的风采,并聆听到法师有关净宗修学的精辟开示。终于,我被大德的风范摄化了!阿弥陀佛!

归心净土。我发愿:此生专修专弘净土。此心专持佛名,念念不离阿弥陀佛,心心不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接引弟子速生净土。心之无常,迅于万物之无常。曾几何时,顽固不化!而今竟知回头,非佛力加持,法师摄化,岂有今日?阿弥陀佛!法喜之乐,难以言表!

“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功德,心称念,发愿往生……”念佛堂里的忏悔如此至诚恳切,泣天动地。终于,普照寺从矛盾中走向统一,变成了女众修学的净苑,持名念佛的莲域。在蜀中净土一乐至报国寺参加念佛七时,我坚固了修学净土法门的信念,与戒林师等载着无限法喜归寺。昔日的普照寺,由于历史的原因,老一代与现代青年僧尼之间,‘心灵、言论难以沟通,守旧的观念与创新的思路常常发生摩擦。如今,仅仅从乐至报国寺参加了两个佛七回来,短期的整顿,一切就变得那么和谐、融洽!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加持了整个普照寺。大家齐心合力建起了念佛堂。每天除正常的早、晚功课以外,另加了三支香念佛。若有劳动,年青僧尼全部出坡,老师父留守寺院。这样的精进念佛,不久就有了感应。曾有两个夜晚,寺中师父都听到佛号声遍满普照寺虚空。祥和,以前我只是褐望,而现在凡是到过普照寺的人都说:“一进山门就感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阿弥陀佛的感应如此殊胜,不可言说。终于,我明白了,若将心归于净土,则处处是净土,正所谓“心净则国土净”。阿弥陀佛!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如是,如是。我等众生,深信无疑,没有了盲目,没有了十字路口。西方极乐,一条光明大道,正普导众生归心净土。

夜已深,念佛堂内,莲花灯盛放着异彩,映着佛像两边的名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尽管有严寒的侵袭,但这古刹梵宫仍透出勃勃生机。

众僧业已休息,依稀有佛号送来,多么至诚恳切!“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归心净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