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情報機構的老師,用精液當隱形墨水,007到底是電影還是現實

前兩期我們大致介紹了CIA和NSA這兩個美國較為典型的情報機構,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美國情報機構的老師,英國的情報機構。看過電影007系列的小夥伴一定對英國的情報機構有一些基礎的瞭解。

英國情報部門由國家安全局、秘密情報局、空軍情報局、海軍情報局和政府通信總部等共同組成,最後由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統一管理。其中軍情六局全稱是英國陸軍情報六局MI6,又稱秘密情報局,縮寫為SIS(SIS=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代號MI6。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

美國情報機構的老師,用精液當隱形墨水,007到底是電影還是現實

圖片來源互聯網

英國軍事諜報機關成立較早,其中陸軍情報處成立於1871年,海軍情報處成立於189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了空軍情報處,它們負責以各自軍種為主的諜報工作。海軍情報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立的“40號房間”及其卓有成效的破譯德國密碼的工作為英國現代情報工作創造了輝煌。1946年成立了聯合情報局(縮寫為JIB),其職能是協調三軍情報工作。1964年英國國防部改組,聯合情報局併入國防部,成立國防情報參謀部,後改為現名。

威廉•史蒂芬森一直被認為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開山始祖”。他當時的正式身份是“英國護照控制官員”,私下裡卻是丘吉爾安排在羅斯福身邊的私人代表,他很快贏得了羅斯福的信任。當時美國聯邦調查局給史蒂芬森提供了一臺發報機,以便他同倫敦進行直接聯繫。當史蒂芬森需要在美國郵政系統截獲某類信件時,聯邦調查局的特工人員便從郵局給他偷來;聯邦調查局還把從德國間諜手中奪來的文件轉給英國,而不讓軍方的情報機關知道,因為當時美國軍方的情報機關一直反對同英國人合作。聯邦調查局很快就發現,他的英國同行非常善於偷拆別人信件,於是就派特工人員向英國人學習這方面的技術。當時史蒂芬森也把他們蒐集到的大部分情報交給了聯邦調查局,雙方合作一年後,英國人給聯邦調查局提供的情報多達10萬件。

後來羅斯福決定建立美國戰略情報局,任命自己的好友威廉•約瑟夫•多諾萬擔任戰略情報局局長。多諾萬和史蒂芬森的關係很好,彼此信任,史蒂芬森認為多諾萬正是英國人所需要的那種對情報工作很內行的人,從此就幫助多諾萬的戰略情報局開展工作,為美國戰略情報局的組建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戰略情報局後來發展成了現在的美國中央情報局。

史蒂芬森在加拿大成立了“X訓練營”,這是北美地區第一所培訓戰時秘密情報人員的學校。多諾萬選派了一大批青年特工到“X訓練營”接受專門的特工訓練。英國情報機構因此成了美國情報機構的“老師”。從1941至1945年,約有2000名英、美、加等國的特工在此接受過培訓,其中有5名學員後來成為中央情報局的局長。後來中央情報局幾乎在全世界搞秘密活動,只有三個國家例外,英國就是其中之一。當時,那些剛剛接觸秘密情報行當的美國青年對這一行還顯得很陌生,但都充滿著熱情,一個個都認真好學。英國人在國內外開設了六處大型秘密訓練基地,給他們傳授基本的諜報經驗,包括暗殺、格鬥、擒拿、爆破、審訊、偽裝、野外生存、偵察與反偵察等等,從而為美國情報機構培養了一大批骨幹力量。從1966年開始出任美國中情局第六任局長的理查德•赫爾姆斯,當年就是“X訓練營”的學員。

美國情報機構的老師,用精液當隱形墨水,007到底是電影還是現實

圖片來源互聯網

事實上,秘密情報局在創建之初不僅不神秘,而且有那麼一些寒酸和落寞。秘密情報局成立於1909年10月7日,已故創始人兼第一任局長曼斯菲爾德·卡明在他的存檔日記裡這樣描述秘密情報局新生階段的情形:“每天走進辦公室,呆一整天,看不見一個人影,沒有任何事情可做。”

卡明在秘密情報局中代號為大寫的英文字母C,他是秘密情報局歷史中的傳奇人物之一。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秘密情報局在資源上一直處於短缺狀態,它不得不自求出路,自闢蹊徑。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長期困擾C的一個問題是,尋找最完美的隱形墨水。

C多年來一直推動手下加緊研究最保密的隱形墨水材料。秘密情報局高級官員沃特·柯克在他1915年10月的一篇日記中寫道,他“聽C說,最好的隱形墨水已經找到,是男子的精液”。研究人員說,精液對碘蒸氣不敏感,可完美用作隱形墨水。不過不久後,這個技術發現又讓C從喜轉憂,因為這種墨水缺少來源,而且有味道。

經過漫長的發展,秘密情報局就有了007電影當中“Q博士”群的原型。在“007”系列影 “Q博士”群,就是軍情六處那些專門為特工研製各種奇思妙想的裝備的技術人員。在“007”系列電影中,邦德在白髮蒼蒼、言談詼諧的“Q博士”的實驗室裡,永遠能夠找到他所需要的間諜武器。在《末日危機》中,“007”戴著一副具有夜視和透視功能的眼鏡,能先敵一步發現敵人,從而佔盡先機;在《擇日而亡》中,“007”憑藉一款能遙控汽車的手機,每每在危險時刻得以化險為夷。所以在軍事專家的眼裡,“007”如果離開“Q博士”為他提供的充滿奇思妙想的先進裝備,他的本領可能就會大打折扣了。

美國情報機構的老師,用精液當隱形墨水,007到底是電影還是現實

電影王牌特工2

據英國媒體報道,“007”系列影片中“Q博士”的原型,就是英國奎奈蒂斯公司下轄的國防科技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奎奈蒂斯公司是世界最大國防研究機構之一,研發領域涉及航天、國防、電子和信息技術等。

奎奈蒂斯公司的國防科技實驗室擁有3000餘名科學家,他們堪稱現實生活中的“Q博士”。他們精心打造的間諜設備,有的集成了多種世界領先科技,有的把腦筋打在了動物身上,還有的看似平平常常其實暗藏機關。

世界首架太陽能無人駕駛間諜飛機就是奎奈蒂斯公司設計的,據稱,這架可從1.8萬米高空拍攝照片的飛機,能在空中停留3個月,向地面傳輸的照片可分辨約一個巴掌大小的目標。

奎奈蒂斯公司的“Q博士”們還研究了“遙控間諜鼠”,通過將採用納米科技製造的電極植入老鼠的大腦中,控制它們的行動。這些“間諜鼠”如果裝備上小型攝像機和化學探測器,可以在守衛嚴密的危險地方成為間諜們的尖兵。

“Q博士”們尤其喜歡把間諜工具做成人們司空見慣的物品,像藏有無線電發射器、麥克風和電池的間諜鞋跟,隱藏在紐扣中的指南針和貌似駱駝糞便的偽裝詭雷,形似移動電話、鋼筆、煙盒、戒指、螺絲刀、腰帶扣、首飾墜鏈、手電筒的微型間諜武器,可謂應有盡有。

為了研製出更神奇的武器裝備,英國政府曾以6位數的高薪招募“Q博士”。曾有一則招聘廣告明碼標出,申請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負責人這一職位者,必須具有資深理科或工科背景,以及高級管理層經驗。一經入選,這位“Q博士”就將成為指揮3000餘名科學家的國防科技實驗室最高決策者,享受政府提供的6位數薪水。

在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總部的克格勃博物館裡,收藏著許多蘇俄情報部門在與西方的間諜戰中獲得的戰利品,其中有一位俄羅斯“內鬼”向英國情報機構發送情報的CD機,外表乍看起來像一塊磚塊;有1960年克格勃從擊落的美國間諜飛機駕駛員加里•鮑爾斯身上搜出來的鋼筆槍、毒針;有安放在靠近蘇聯空軍基地樹上的偽裝成樹枝的間諜裝置;有安放在蘇聯位於莫扎斯克的火箭測試場附近、企圖截取信號和數據併發送到美國的衛星上去、像甜瓜一樣大的金屬圓球等等。據俄羅斯媒體報道,這些五花八門的間諜設備不少都是美國情報機構從“Q博士”手中訂購的。被繳獲的“邦德武器”似乎在說明,再高明的間諜工具也並不能讓“007”戰無不勝。英國國防科技實驗室研發出的產品中,也有部分後來轉為一般用途,如液晶顯示器、碳纖維、紅外傳感器和微波雷達等。

美國情報機構的老師,用精液當隱形墨水,007到底是電影還是現實

圖片來源互聯網

電影007當中的邦德形象其實和現實中許多原型相符,可說是英國情報部門特工的總體形象集合起來的概況,現實中秘密情報局特工最大特點是行動自由,但他們沒有影片中邦德那般揮金如土的瀟灑,相反,現實中特工口袋裡的錢捉襟見肘。現實與影片的另一個反差是,邦德總是能夠在險象環生的情形中脫身,而現實中的許多特工卻在行動中失去性命。所以特工的工作並不如外表看上去那麼光鮮,而更多的現實是“見不得人”和艱苦的。作為普通民眾來說只在電影中欣賞一下經過藝術加工的颯爽英姿就好,若在現實中遇到了間諜行為的人或事,不僅一點都不帥,反而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這種時候請謹記撥打12339舉報,並遠離他們。議勢堂祝願所有讀者的每一天都能像這個五一一樣快樂、安全、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