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查干湖自然保護區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查干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我省西北部,霍林河末端與嫩江的交匯處,總面積506.84平方公里,主體在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部分位於白城的大安市和松原的乾安縣。保護區以半乾旱地區湖泊水生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和野生珍稀、瀕危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1986年查干湖經省政府批准,設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年來,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日益豐富。僅鳥類一項,已由過去的117種增至目前的239種,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43種,特別是東方白鸛、白頭鶴、白鶴、丹頂鶴、黑鸛、大鴇、金雕、白尾海雕、大天鵝、灰鶴、白琵鷺等國際瀕危物種及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的種類、數量,在保護區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充分顯示了查干湖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性。

歷史沿革

1986年8月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6)131號文〕批准建立吉林省查干湖自然保護區,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設立吉林省查干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由前郭縣政府領導,吉林省環境保護局負責業務指導。

2004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吉林查干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

2007年4月6日,國務院(國辦發[2007]20號)正式批准查干湖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及大安市境內,範圍在東經124°03′28″—124°30′59″,北緯45°05′42″—45°25′50″之間。

地質地貌

保護區地貌主要特徵是低平、微波起伏,東南高,西南略高,中央及東北低。查干湖東川頭、西川頭,青山頭一帶地勢較高,為140~160m。在查干湖附近地勢低窪,湖旁殘留有二級河流階地,幾個較大的湖泡水位有所差別,也有一些相對高度不超過5m的砂丘。根據成因和形態特徵,該區域地貌可劃分為沖積湖積平原與河谷沖積平原。沖積湖積平原分佈於查干湖湖區低窪處,河谷沖積平原分佈於霍林河河谷及嫩江古河道。

(1)沖積湖積平原

大部分地段為沖積湖積平原,地面高程一般為129~140m,局部140~160m。其中微波狀崗地分佈於南部和北部,分佈面積較大,表層巖性為第四繫上更新統顧鄉屯組黃土狀壤土,在查干湖周圍多呈現為侵蝕崗地。微傾斜平地分佈於西部及南部,表層巖性為第四繫上更新統顧鄉屯組黃土狀壤土。湖沼窪地分佈於湖泡的周圍,呈草原景觀,表層巖性為全新統湖沼堆積壤土,鹽漬化較發育。

(2)河谷沖積平原

分佈於西部霍林河河谷和嫩江河谷(庫裡泡),地面高程127~132m,發育有一級階地和河漫灘,查干湖區為湖沼窪地。表層巖性為全新統沖積壤土、粘土及湖沼堆積的淤泥質土類。

松原市哈達山水利風景區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用這句話來形容哈達山風景區再恰當不過了。哈達山風景區因山而生,因水而興,放眼整個景區,湖光山色、煙波浩渺、景色宜人。走在觀瀾臺上,眼前淡藍色的江水靜靜地流淌,天水一色。時而有漁民乘船劃過,漸行漸遠的身影,頓覺天地蒼茫,江山如畫。站在江畔,便見由青綠、赭紅色岩石組成的“千層斷壁巖”排列整齊,這是大自然的傑作。哈達山,蒙語意為“陡峰”,因為白練般的松花江從山前流過,恰似一條聖潔的哈達,於是人們又將此山稱為哈達山。哈達山風景區位於前郭縣東南部的松花江左岸,山體總長10公里,海拔為185.8米。景區規劃面積90平方公里,其中哈達湖面積7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蓮花寶塔、樞紐大壩、觀瀾臺、垂釣園、遊船碼頭、農業觀光園等景區、景點。

登上蓮花寶塔,不僅可俯瞰松花江美景,還可感受到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的氣勢磅礴。該塔2011年建成,取蓮花造型,是現代觀光塔和藏傳佛塔的完美結合。塔室是地下部分,用作珍藏鎮塔聖物。塔身內壁繪有佛教典故、民間傳說等精美壁畫。塔冠用蒙古包形制,寓天為圓。此塔寄託著哈達山人祈福納祥、鎮山安瀾的美好願望,凝聚了厚重的蒙滿文化,是哈達山風景區的標誌性建築。

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的建成,也為哈達山風景區增添了一幅藍天碧水、山青壩美、鬱鬱蔥蔥的美麗畫卷。該景區以哈達山樞紐大壩、蓮花寶塔等建築群作為主要旅遊景點,是以自然美景和地域文化相結合而打造的又一城市名片。

龍鳳湖水利風景區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省長嶺縣龍鳳湖水利風景區溼地保護區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鳥類的樂園、蘆葦的海洋。在湖畔溼地有狐、兔、獾等野生動物20餘種,天鵝、灰鶴等珍希鳥類30多種。其野生動物之多、密度之大在省內外都是罕見的。龍鳳湖水利風景區的蘆葦蕩被遊人稱為“流連的綠色迷宮”。在遼闊的松嫩平原上,龍鳳湖周邊蘆葦皓皓漫漫、洋洋灑灑、鋪天蓋地。一望無際的編織起一條條綠色長廊,置身其中可聆聽百鳥夜啾、雁鴨鳴叫。遊人可以盡情欣賞鴨歡鶴舞、鷗鷺戲魚。

長山明珠園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明珠園位於吉林省松原市長山鎮境內,長山熱電廠東側,長山熱電廠始建於1969年,30多年來,它象太陽一樣為大地和人民奉獻著光和熱,默默地為吉林電力事業的騰飛和松原經濟的發展貢獻著力量,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草原上熠熠生輝,長山明珠園也是由此而得名。這裡風光怡人,景色秀美。長山明珠園是由長山熱電廠出資始建於1988年,原名水上公園,為了充分發揮地理環境優勢,加快開發旅遊業,2001年長山熱電廠出資再次對其進行了全面改造,並更名為明珠園,由長山熱電廠明珠實業公司進行管理,現在的明珠園佔地面積達2.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4平方公里,綠化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公園內設置了16個功能區,涵蓋了歷史教育,野外生存,餐飲服務,園林景觀,現代遊藝,荷花觀賞,植物觀賞,遊船垂釣,冬季運動等。整個明珠園既富現代文明氣息,又具備蘇州園林的典雅,突出了休閒、娛樂、教育、健身、實踐的宗旨。公園內設置了16個功能區,整個明珠園既富現代文明氣息,又具蘇州園林的典雅特色。

走進明珠園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鑲嵌在黃色大理石上的一幅“塞外平原湖光山色勝江南、遼金故地碧水樓臺迎賓客”的對聯。

入正門,佇立於希望之星主題廣場,便會將整個明珠園的景色盡收眼底。“希望之星”主題雕塑,它的曲線型鋼柱上鑲有金光閃閃的明珠,背景為碧波盪漾的人工湖,預示著生活在長山的人們充滿希望,前程似錦。廣場周圍鮮花環繞,綠草如茵,整個廣場莊嚴、凝重。夜幕降臨,草坪燈、路燈柔光四射,遊人在路椅上小憩,在湖岸邊、草坪旁細語,彷彿置身於大自然的環抱中,舒適愜意,其樂無窮。

公園東有清代滿蒙文碑,西有遊船娛樂區,南有蘇州園林區,北有卡丁車和釣魚臺,中間環繞的是人工湖。湖面上八仙過海塑像惟妙惟肖,一座吊橋將小瀑布與其巧妙相連,把北方園林的粗獷氣派和南方園林的精細纖巧融合在一起,工、巧、奇、趣,變化無窮。又將園林藝術與文學藝術融為一體,整個園林建築滲透出深邃的意境。

塔虎城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塔虎城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北部靠近白城地區的八郎鄉北上臺子屯北側嫩江南岸的平原上,在查干湖東面,南距縣城50公里,西北距大安縣城10公里,是一處遼代古城遺址。城址簡介

遼重熙八年(1039年)置州城,城為方形,周長5181米,為土所築,高6米,城有4門,惟有西門保存較好。這是遼國皇帝的“行宮”和春行打獵駐足之地,當年這裡除駐有遼軍官兵外,還為佛教聖地和貿易中心,曾出土不少唐至遼代的文物。

建築特色

塔虎城,遼、金城址,位於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八郎鄉北上臺子屯北側嫩江南岸的平原上。西北10公里是大安市,城西1公里是長春一白城鐵路,長白公路穿城而過。“塔虎”,蒙語“胖頭魚”之意,因其周圍湖泡過去盛產胖頭魚而得名。

城呈方形,方向正南、周長5213米。東牆1314米,西牆1298米,北牆1323米,南牆1278米。城牆高5一6.5米,基寬20一25米,頂寬1.5一2米。四面城牆上各築有16個馬面。城四角各存一角樓址,平面為圓形,稍浸城內,外凸出城角。”基部直徑米,頂部直徑28米,高出城牆1.5米。站在角樓址上,可監視左右兩側城牆,與馬面互為照應。城有4門,分設於四面城牆的正中。

塔虎城遺址

南、北兩門均遭破壞,東門已殘,唯有西門保存較好。城門外各有一半徑約30米的半圓形甕城,甕城門開在側面。南、北城門寬25.2米,甕門偏東。西門12.3米,東門18.5米,甕門均偏南。城牆夯土壘築、夯層清晰。城外距牆基10米處,有兩道護城河,兩河間有一道寬8米、高出河床4一5米的土垣。內河寬13.5米外河寬11.5米,深約3.6米。護城河於甕城處、隨其形向外彎轉而過。在角樓外,兩河之外又加一道短護城河,其堤壩較寬,兩端延伸到角樓兩側第一個馬面處,與第二護城河相通。東門外有一條東西向的河道,長750米,寬80米,是當年引嫩江水入護城河的故道。城內已闢為耕地,有8處較明顯的臺地,高出地表約0.5米,其上磚瓦較多,是建築址。

西北角建築址東西長33米,南北寬32米,高出地表約2.5米,瓦礫殘磚遍及臺上。外圍是兩道土牆,遺址表面可見獸面瓦當、綠釉筒瓦、鴉尾等建築飾件殘部。城內東南角曾有一高臺,外有土牆圍繞,現已平毀,散佈有少量的殘磚碎瓦和陶、瓷片。

城址發掘

城西南隅過去有4處遺址,現已平毀。城內在公路兩側約100米、南北長700米的範圍內,灰土較厚,陶瓷片、建築飾件分佈較集中,曾出土黑白圍棋子、北宋銅錢和銅、鐵蒺藜等。距南牆700米、西牆700米處有一土丘,東、南、北三側地勢略高,遺物分佈較集中。其東側的高臺上,發現大量的鐵渣和紅燒土,是一處冶鐵作坊遺址。城內文物堆積厚達5米,其中有灰燼、魚骨和獸骨等。塔虎城周圍還發現許多與城有關的遺址。城東北距城牆50米處,有一座橢圓形土臺。此臺基部東西長38米,南北寬30米,高5米,磚築,石灰勾縫,非常堅固。高臺表面上鑲有牡丹花和蓮花等花紋磚,在臺下出土銅風鈴1件,為方柱形,四角呈捲雲狀,做工精美。此臺已遭破壞,現僅存土臺。文物表明,此臺應是遼代的一座塔基。城東和城北發現居住址和建築址,城南、城西、城北多處發現小型甕館墓葬。1975年,於城南發現一磚室墓,墓室為方形,券頂,內壁抹白灰,上飾壁畫。隨葬品有銅鏡、陶、瓷器數件。城內遺物豐富,有大量磚、瓦、陶瓷片。建築構件做工精細,造型優美。當時中原各名窯燒造的瓷器,在此都有發現。其中有一批完整的瓷器。品種有醬釉魚藻匜、定窯白釉蓮花盤、蓮花碗、雙魚碗、白釉瓜稜柱、白釉小口瓶、雞腿壇、黑釉雙系壺、醬釉三流三系壺、綠釉長頸瓶等。銅鏡是出土銅器中最多的器物,有雙龍鏡、童子戲花鏡、雙魚鏡、昭明鏡、瑞獸鏡、十二生肖鏡、朱雀鏡等。雙龍鏡鏡緣刻有“長泰縣監”字樣。雙魚鏡有3面,其中兩面有邊刻,一面刻“信州司侯司”,另一面刻“肇州司侯司”。此城發現銘文最多的是瑞獸鏡,共28字,邊刻有“長春縣xx”字樣。湖州鏡,鏡薄紋精,造型別致,內鑄楷書“湖州真石十八郎,煉青銅無比照子”等字。銅人、銅佛、銅釜、銅錢也屢有出土,自清末此城址被開墾,多次出土銅錢,少者幾枚,多則千斤。多為北宋錢餘為唐、南宋、遼、金錢。城0土的生產工具,主要有鐵鏵、犁鏡、趟頭、刃、斧、钁和石磨等,也出土鐵鏃等武器。

1961年,吉林省人民委員會公佈此城址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妙因寺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吉林松原旅遊景區集錦

妙因寺亦稱“大通寺”,藏語稱“大通多吉強”,清光緒年間改稱今名。始建於一七四一年(清乾隆六年),是吉林省著名藏傳佛教古剎之一。一九五四年和一九六六年先後兩次遭破壞。二OOO年,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重建,於二OO二年七月竣工。妙因,絕妙之行因,菩薩三大行也,即大慈、大悲、菩提心。位於今天祝縣城西50公里的大通河東岸連城魯土司衙門附近,背靠石屏山,右臨大通河,山水相映,環境幽雅,是甘肅著名的風景遊覽區。妙因,取自佛家“絕妙之行因,菩薩之大行也”。佛經雲,“妙因斯滿,極果頓圓”,這是菩薩修行的最高果位。妙因寺建成於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是郭爾羅斯前旗“沙卜隆”雲丹扎木蘇活佛為祝賀乾隆皇帝壽辰而建。當時報請清朝理藩院,賞賜滿、蒙、藏、漢四種文字匾額——妙因寺。後幾經修建,到清朝末年福興寺因年久失修遷來之後,這裡形成有佛堂、經堂、活佛齋院、北倉、東倉、西倉等建築群體,共計房屋五百餘間。佛堂和經堂都是九九八十一間的大殿,共三層。一為平頂,屬藏式建築,為妙因寺-所用;一為大屋頂,是漢藏結合式建築,為福興寺-所用。兩殿各為一院相隔,院外有高牆相圍,前有山門殿,門前有紅、黃二匹泥塑駿馬,殿內供有關帝伽藍大0,左關平,右周倉,威嚴而立。活佛齋院在佛堂經堂的後院,是二層平頂小樓,內有小佛堂和活佛起居室,二樓藏經。北倉為總管-,負責活佛齋院和全寺經濟管理,收地租,收佈施,管理寺廟佃戶,車馬,畜群以及兩寺支出等。西倉、東倉則由二寺“扎甫”大-住持,分別主持妙因寺、福興寺宗教活動、法會、-日常管理等事宜。

據清宣統年間所編《郭爾羅斯前旗報告書》記載,“妙因寺內住紮甫-一人,度牒-二十四人,小-二十七人,廟地六百零五垧,由公爺府歲給香資錢一百吊。附近的福興寺,因廟宇倒塌,無力重建,所有-移於妙因寺。並有扎甫-一人,度牒-十四人,小-十六人,廟地三百三十垧,由公爺府歲給香資錢一百吊。”這樣,兩寺合起來共有-近百人,廟地近千垧。

歷史

該寺初建於明正德六年(1441),是元末平章政事脫歡後裔魯土司管轄區內的主寺它與東大寺、西大寺、古城寺、嘎達寺、宣化寺、塔爾寺、宗家寺、顯教寺等8座寺院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寺院群。經清代三次擴建,成為青海、甘肅藏區和內蒙古一帶頗負盛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主殿是多吉強殿(金剛持之意),其次是格爾袞殿(多吉強0)、嘛尼殿、卻典拉章(塔爾殿)、德松桑吉殿(萬歲殿)、措欽堆康(大經堂)、池康(禪僧殿)、瓊拉昂(鸞王殿)等,均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此還建有外地活佛昂欠多處。據藏文史籍記載,清康熙時,0六世被統治西藏的蒙古和碩特首領拉藏汗廢黜後,在雲遊途中曾於妙因寺後的宣化寺下榻,得到當地魯土司的熱情相待,他在這裡宏揚佛法,被稱為達寶佛。寺內原設扎倉(學院)兩處,分別研習佛教哲學和密宗學科,培養了一批高僧,還曾邀請松巴佛、土觀佛、華銳饒布薩等著名學者來此寺講學,使妙因寺成為連結西藏、內蒙古兩地紐帶上的一顆明珠。該寺原為永登縣所屬寺院,1956年連同賽什斯等地劃歸天祝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