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风水(民间故事)

你大概听说过盗钱、盗物,甚至盗尸、盗墓,可未曾听说过“盗风水”。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还确确实实有人盗取过风水。

“风水”非物,乃虚幻之象,如何盗取?鄙人也不能给它下一个确切定义,也不能用一两句话表述清楚,只能通过下面这个故事去理解,去诠释其中的玄奥……

一、紫荆山上黎家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朝哪代,尚无从考证,但地点却是在江南的紫荆山。

这儿漫山遍野的黄荆树,夏天开满紫色花絮。因花为紫色,故黄荆又名“紫荆”,此山便称“紫荆山”。紫荆花在落日余晖照耀下,煜煜生辉,犹如一片紫色金子,故而又称此山为“紫金山”。

山脊一条石级大路,是整个紫荆山三乡五岭进出此山的必经之路。山的北端是一面很陡的斜坡,名“紫荆坡”,也叫“紫荆山梁”。山脊那条石级大路就是经过紫荆山梁直插长江边上的黄白溪码头。

古时不通公路、铁路。远行之人及远行之物就只得行船走水路。因此,这个码头十分繁忙和热闹,江南大部分远行之人及远行之物都是从这儿运进运出。

山上有个紫金寨。寨中住着一户“小业主”——即自有田地耕种,既不向地主佃租土地,也不向别人出租田地的农户。小业主叫黎树琵。这个名字看起来很典雅:意为“栗木琵琶”,但听起来就有点土俗:就是“栗树皮”。

黎树琵生有一男二女,但长、次均是女儿,唯有老幺是男丁,名唤黎鸿远。黎家延续烟火,传宗接代的重任就全系在他身上,故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百般疼爱。

黎鸿远喜好捕猎,成天扛着弓箭、弹枪及火铳在山里转悠。地上跑的,天上飞的,见啥打啥,且收获颇丰。他家完全可以开个“山珍野味”店,专门经营野兔、野羊、野猪、野鸡、野鸭什么的,但山上人烟稀少,离城里又远,这些东西完全自食自销。

黎鸿远在乐此不惫之时,悲剧亦在悄然发生。

一次,黎鸿远一铳打了一头野猪,倒地不动。他以为被打死了,准备去拖。谁知野猪并未死,突然仰起头朝他猛扑过来,将他撂倒在地,并朝他下身处狠狠拱了一嘴,痛得黎鸿远妈呀娘的直叫。幸好当时遇到两个干活的人,抡起锄头将野猪打死。黎鸿远方才“猪口余生”。

二、游方道士泄天机

有一天,紫荆山来了一位老者,仙风道骨,冉冉胡须,肩上挎着一个旧蓝布口袋,就像一个游方道士。他在紫荆山上一阵闲逛,这看看那瞧瞧,然后走到一座土堆坟前,又是举目远眺,又是蹲腿近瞧。后来又从布袋里拿出一个罗盘放在坟头、坟尾一阵倒腾……

这一幕恰好被正在地里薅草的黎树琵看见。他觉得有些好奇,便上前问道:“老先生,您在这看啥呀?这么有精有神的!”

老者看了黎树琵一眼问道:“这所坟是谁家的?”

“是我们这王铁匠屋的。”黎树琵说,然后又补充道:“其实,这就是埋的王铁匠!”

长者又问道:“他家的后代如何?”

“他只有一个莽子儿,三十大几的人啦,至今还未婚娶。”黎树琵回答道,然后又嘀咕一句:“恐怕他这一家是要绝后哦!”

老者一听,直摇脑壳,然后长叹一声:“唉,可惜了,太可惜了!”

“啥子可惜了?”黎树琵不解地问道。

“这穴地可惜了。”老者望着远方,喃喃地说道:“王家后继无人,此地实在可惜!”

“为啥?”黎树琵问道:“这穴地风水很好吗?”

“从这地脉看,他确实葬在龙脊之上。”老者说道,然后又指着前面的沙凼说:“如果他的第二代再埋在那儿,若不出意外,他的第三代必将出一个显赫人物。”他顿了一下又回过头问道:“那你知道是谁给他看的这穴地吗?”

“嗨,找谁看呢,还不是他的那个莽子儿瞎掰,只投找个地将他窖了就是的,哪还有闲心找人看。”黎树琵说道,然后又问老者:“这地如此之灵,要是葬其他人,也一样结果吗?”

老者瞟了黎树琵一眼,意识到他可能不怀好心,想掘坟起墓,然后将他的祖宗移葬至此或等他自己死后葬于此地。于是便道:“福人等福地,福地等福人!只有他才受得住。要是别人葬此,与地脉不合,不仅不发家,反倒败家!”说毕,将罗盘放入袋中,缓缓离去。

三、毛头小子闯天涯

话说这个黎家的宝贝儿子黎鸿远,年满十八,已到婚娶之时。媳妇是其父母早就为他相中了的表妹——他舅舅家的千金,名唤陶红蕊。

古时的婚姻观与现在恰恰相反:八竿子打不着的同姓禁止通婚,倒是盛行姑表、姨表开亲,也就是姨娘的子女之间或姑舅的子女之间互相通婚——即姑表亲、姨表亲——美其名曰:“老表开亲,亲上加亲”,实际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陶红蕊生得高高大大,标致水灵。她本看不上这个姑表兄黎鸿远,但父母之命难违,只得屈从下嫁。

他俩结婚都三、四年了,却一直不见动静。婆婆见陶红蕊是只不下蛋的母鸡,尽管是自己的亲侄女,但有时也难免控制不住情绪,对她指桑骂槐。可陶红蕊也不是好欺负的主,便回击道:“您各人(自己)那宝贝疙瘩不中用,挖起窝窝不下种,哪会结得了果!”

这一语道破了天机!原来是黎鸿远无那功能。其父黎树琵方想起了几年前黎鸿远被野猪伤及了命根。但又不便向老伴挑明真相,只得找歪理搪塞:“这也不能全怪别人,娃儿还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事得慢慢来。”

又隔了两年,陶红蕊的肚子还真旳渐渐鼓了起来。不久,便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黎鹏飞。这小子机灵乖巧,非常健壮。黎家人那个高兴劲就自不必说了。

后来,黎树琵又去城里找了个号称“赵神仙”的算命先生给黎鹏飞算了一命。说此子为蛟龙之命,但紫荆山没那样大的水塘,困在这无出头之日,无施才之路。唯有将他放出去,或者过继给江湖人,让他游走天下,将来必成大器。

黎树琵有一个远房侄儿叫黎鸿洲,一直在外做戳戳生意,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游商’。黎树琵就将年方十岁的孙子过继给他,请他带着黎鹏飞出去随他一起游走江湖。黎鸿洲当时还有些犹豫,认为自己尚未娶妻,不便收养这个比他弟弟小不了多少的侄儿。加上自己成天东奔西跑,居无定所,带着他这个乳臭味干的小孩,实在是个累赘。但又一想,虽说是远房,但毕竟是自家人,一笔难写个“黎”字。碍于情面,最后还是收了。

黎鹏飞身体很壮实,从小就喜爱使刀弄棒,打打杀杀。黎鸿洲就将他送去了武当山。

四、镇南将军回故里

一晃就是三十多年,这其中,黎家发生了诸多变故。

黎鸿洲将黎鹏飞送去武当山不久,在从汉口回家途中,沉船遇难。黎鹏飞也因此失去了音讯;黎鸿远在其子黎鹏飞出走后的第三年,突发暴病身亡,就葬在王铁匠的坟侧;陶红蕊中年丧夫便成了一个寡妇。那时,寡妇一般是不准改嫁的,死了丈夫就只能守寡。再后来,黎树琵夫妇也相继去世,单单剩下陶红蕊一人孤苦伶仃的生活在这紫金寨。

一天下午,黄白溪来了一艘官船,披红挂彩,耀武扬威。庚及从船上走下几个威风凛凛的军人。县太爷带着几个衙役,牵着几匹健壮的马匹早在码头等候。待那几个军人走下船来,县太爷迎上去毕恭毕敬地向前面那个军人打躬作揖。可见这军人的来头不小。然后,留下人看守官船,县太爷和三个衙役及那三个军人换乘马匹爬上紫荆山梁……,

一位老妇人坐在寨子地坝边晒太阳,眼见一大队人马正朝着自家走来,倍感惊奇。

那一大队人马在地坝住脚下马,前面那个身材威武,气宇轩昂的军人向老妇人问道:“请问这是紫金寨黎鸿远家吗?”

“是”那位老妇人瞟了一眼那军人,木讷地答道:“不过,他死了二、三十年了。”

“那他的父母呢?”军人又问道。

“也都去世多年了!”

“那您知道黎鸿远的儿子黎鹏飞吗?”那军人又问道。

“你是问飞儿吗?”老妇人抬起头来,看着军人显得有些吃惊,然后叹了口气,很伤感地说道:“唉,他已失踪多年,一直渺无音讯!”

“想必您就是陶红蕊啰?!”

老妇人并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娘!”那军人一下双膝跪地喊道:“娘,我就是飞儿呀!”然后扑在她的膝前痛哭起来。

陶红蕊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双手捧着军人的脸,泪如雨下地说道:“来,给娘看看。”然后,又叫他伸出左手,捞起衣袖,见他腕上有一颗红色胎记,便连连说道:“你是飞儿,你是我的飞儿!”然后,又责怪道:“这么多年,你都上哪去啦?”

“他现在是皇上钦封的镇南大将军!”在一旁的县太爷趁机说道:“这是您家的洪福,也是我们全县人民的洪福哇!”

五、“哑炮”引出生世谜

时近傍晚,县太爷说道:“黎将军,时间不早了,我们打道回府吧!”

黎将军看了看天色,然后吩咐道:“我留下陪我娘,你们都回去,明日带上几挂火炮,买些草纸,香烛上来!”黎将军的两个随从也随之而去。

这一夜,母子两屈膝长谈。毕竟分别了三十多年,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陶红蕊向黎鹏飞讲述了家中的变故,黎鹏飞也向他娘讲述了他这些年在外的闯荡经历和军旅生涯……

原来,黎鹏飞被他叔叔黎鸿洲送到武当山习武,后来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再后来,他就出去参了军,南征北战,东讨西伐,战功卓著,屡建奇功。战事平息之后,被皇上册封为“镇南大将军”。然后,受皇上恩准他回乡祭祖、省亲。从京城到州、县,一路上谍报先传,各级各层恭迎欢送,煞是威风。

次日一早,县太爷就带着衙役、随从,用抬盒抬着宰杀了的全猪、全羊、鲜活鱼及香烛纸炮等祭祀之物来到紫金寨。

黎将军按照其母陶红蕊指定的地方——他的爷爷、奶奶及父亲坟前,摆上祭品,分别点上香烛,叩了三个响头,然后燃放鞭炮。但奇怪之事发生了,鞭炮无论如何也放不响。当时急得县太爷慌了手脚,怕是买到了哑炮,赶忙向黎将军磕头谢罪。而后又拿出他们准备的小钢炮——有点像现在的礼炮,在一个钢制小筒里面装满火药和七彩纸花,点燃引线,对空喷出彩光。但这个小钢炮同样放不响。大家倍感惊奇,也不知何故?都焦头烂额,面面相觑……

这时,陶红蕊见状,心里“咯噔”了一下,意识到飞儿祭拜的亡灵并不是他的父亲,才会发生如此怪事。于是便说道:“飞儿,这些年我也是糊里糊涂的,怕是记不清楚地方了!”然后,她又指着外面的那个大土丘说道:“不然,你拿到那儿去试试!”

黎鹏飞拿着刚才那个没放响的小钢炮去土丘前一试,“砰”地一声,炸得脆响。于是,命令随从将祭品又抬到那去,祭拜之后,再燃放钢炮、鞭炮,颗颗炸响,声声清脆。

黎将军对此事深感蹊跷,娘不可能记不住自己丈夫及公婆的葬地,而且那个土堆根本就不像一座坟茔。这里面必然有啥秘密!于是,他便试探着问他母亲:“娘,为啥鞭炮、火炮在我父亲坟前放不响,而在那个土堆前又放得如此响亮,难道那土堆里才是埋的我爹吗?”

陶红蕊原本不愿将这桩尘封了四十多年的秘密说出来,而这恰恰又涉及飞儿的生世及声誉,要不出现今日的怪事,她会将这事永远埋藏在心里,直至带进坟墓。但现在她知道此事再也难以隐瞒——这也许就是天意。不得已,她只得向儿子如实坦言了事情的真相……

六、娇娘码头遇莽子

时间追溯到四十六年前的一个盛夏,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地上烤得像铁烧饼。

黄白溪码头一片热闹和繁忙景象:上船下船的人犹如穿梭;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力夫们光着上身正在忙着搬运货物上船下船,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陶红蕊从江北陶家岩她娘家回来,刚一下船,就将皮箱放在地上,四处张望。往日一般都是丈夫黎鸿远在码头来迎接她,今日不知为何却迟迟未到。

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个人向她招呼:“红蕊呀,回来啦!”陶红蕊一眼就认出他便是王莽子。

“莽子”即“傻子”,其实,王莽子并不傻,只是乡下人为了孩子带贵(健康),一般都给他取个诨名。“莽子”也就是个诨名。因其姓王,故名:“王莽子”。而他的真名大都不得而知。

王莽子自从他父亲王铁匠死后,便离开了紫荆山,在山下码头边租房栖身,常年在这码头当力夫,帮人扛货物上下船,因此,他与陶红蕊早就认识。

王莽子见陶红蕊穿着一身粉红色连衣长裙,上下轮廓分明,还透出一股淡淡香气。这在那个时候,还真算得上“新潮”和“时髦”。因为,她父亲陶凯隆是陶家岩有名的富裕人家。陶红蕊也很注重穿着打扮。

王莽子回过神来,见陶红蕊在此歇气,便一下想起了黎树琵前几天跟他说过的话,便转告陶红蕊:“红蕊,你公公前几天就对我说,这段时间黎鸿远到县城做事去了,可能有好长一段时间不会回来。所有,叫我在码头上多注意一下你。见你回来时,就叫我帮忙送送你,并且还说……”他一下意识到这后面的一句只是黎树琵对他自己讲的,不应该转告陶红蕊,于是便突然打住不说了。

陶红蕊原本指望丈夫来接她,所以才在娘家带了许多东西,现在一听他却跑到县城去了,心一下就凉了半截,又见王莽子说个半截话,不知道还有啥事隐瞒着她,心里更是生气,便追问道:“他还说些啥?”

王莽子暗地责怪自己嘴不关风说漏了,但一言既出,无法挽回。因此,一时没了言语,只得在她面前木头木脑地站着,装着没听见,实则不敢回答。

陶红蕊再次逼问道:“快说呀,他究竟还说了些啥?!”

王莽子面对陶红蕊再次追问以及她那期待和愤怒的目光,心想瞒是瞒不住了。于是便说道:“红蕊,我要是跟你说了,你可千万别生气,就当我是放屁!”

“你说吧!我不会怪你!”

“他还说,还说,我可以向你索要任何酬谢!”

七、憨厚之人有“艳福”

陶红蕊一听,肺就气炸了。因为,她知道这句话的含义,虽然不知此话真的是出之于公公的口,或是王莽子故意瞎编的,但她并未向王莽子发气,只在心里暗自骂道:“一挑沙锅搭岩(跌跤)——没一个好旳!”然后,提起箱子准备赶路回家,但箱子很沉重,没走多远就一下瘫坐在地。突然刮起一股大风,将她的裙子撩起,露出了洁白如玉的大腿。她见王莽子正看着她这狼狈的下场,便急忙拉下裙摆掩住露腿骂道:“看啥呀,不要脸!”

“其实,我哪看得清楚哟!”王莽子笑道:“红蕊,还是别逞能啦,这么大一坡,我们男人就累得够呛,何况你一个千金小姐!”说毕,便走上去拧起箱子准备往梁子上爬。

陶红蕊自知自己没能力提着沉重的箱子爬上山梁,但又怕到了山顶王莽子真的会向她提出非分要求。于是便说道:“别忙,得先谈好了来!你帮我拧上去要多少钱?”

“不要钱,这总行了吧!”王莽子爽快地说道,然后又叹了口气:“唉,像我这样一人吃了全家饱,草帽、汗帕子一拿就算是搬家的人,要那么多钱干啥呀!”然后提起箱子,对陶红蕊说:“走吧!红蕊,我送你回家。”

陶红蕊听了他这句肺腑之言,心里陡生怜悯:他一个单身汉,也实在是怪可怜的,三十几岁的人了,脚不跛眼不瞎,身强力壮,而且并不傻,只因家境贫寒,耽误了姻缘,娶不到媳妇,连女人的气气就没闻过,啷个又不想看看女人那些隐秘之处。因此,她原谅了他刚才的举动,然后又回过头来对他说道“既然老爹说了,你可以向我索要任何酬谢!你现在又不要钱,那你说,你想要啥?”

王莽子一听,没想到陶红蕊的话来得这么陡,也不知道她的心里到底是咋想的?所以,焖了半天也不敢开口。但见陶红蕊停下脚步,一个劲地看着他,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于是,便说道:“红蕊,说个你别多心的话,我刚才的确是想看你那,但你遮掩得快,我确实没看清。”他看了红蕊一眼,见她并未生气,便又补充道:“其实,就那一下我也就满足了,现在啥也不要了。就只想把你平安送回家!”

八、“莽子”葬身大沙凼

走到半山腰,陶红蕊累得气喘吁吁,就找了块宽阔地歇息。

“红蕊,你走我不赢的。这样我跟你一路走我也觉得累,而且要是被人看见了,也免得别人说闲话,对你名声不好。”王莽子说道:“不如我在这再歇一会,你先走,等你上了山顶后,我一口气扛上来。”然后,又补充一句:“你放心,我不会将箱子扛起‘逃跑’的!”

陶红蕊爬上了山顶,向王莽子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去。王莽子扛着沉重的箱子一口气跑上山顶,然后说道:“离你家不远了,我就不再送了!”说毕,准备折身下山去。

“莽子,别忙走!”陶红蕊立即拦住他说:“我看你也还很老实本份,我也不想让你别为我无偿付出,找个地方,我让你看一样你从来没见到过的东西!”

王莽子不知她要给他看啥宝贝,便又提着箱子,随她而走。没走几步,陶红蕊就发现路外边不远处有个大沙凼。一看四下无人,二人便跳了下去。

沙凼很大,里全是细细的沙子,很松软,因晒不到太阳,也不很汤,只是热乎乎的。

陶红蕊并没打开箱子给王莽子看他“从来没见到过的东西”,而是一下仰躺在沙子上,并将裙子一撩,闭上眼睛说道:“莽子,你看吧,今天我就让你好好地看个够!”

这“艳福”也来得太突然了。王莽子没想到红蕊原来要给他看的东西竟然是她的宝贵身体。当他看着红蕊那雪白如玉的大腿,平坦起伏的小腹,两个馒头似的乳房……情绪陡然失控,心跳顿时加快,血压急剧上升,便三忙两爪地扒去衣服,饿狼扑食般的躺在陶红蕊的身上……还没倒腾几下,王莽子就打开了“闸门”,“洪水”猛泄之后,身体一下就软了下来……

陶红蕊意犹未尽,还想他再缠绵一会,于是又不停地用手扶弄他的身体,可他怎么也不配合,躺在上面一动不动。陶红蕊下意识地使劲推了他一下。结果,王莽子一下从她身上翻滚了过去仰躺在地。陶红蕊一摸他的鼻息,吃了一惊,没气了。她吓得六神无主,急忙穿戴齐整后,顺手扯了几把青草将王莽子的尸体遮掩,然后拧着箱子爬出沙凼走了。

九、娇娘身怀蛟龙种

陶红蕊忐忑不安地回到家,丈夫果然不在。公公黎树琵见了她并未提及托王莽子送她回家之事,只是热情招呼道:“红蕊,你回来啦。”然后,又急忙接过皮箱,歉意而又关切地说:“看吗,鸿远到城里去了,也没人来接你,累着了吧,快进屋歇歇!”

当晚突降暴雨。风之狂,雨之烈,到处是地陷田缺,残枝败叶……

次日,陶红蕊假意去山梁打望江边景色,实际是想去偷偷察看昨日她作孽造次的那个沙凼里的王莽子的尸体如何?但出乎意料的是,沙凼已被泥沙填平。她终于松了口气。

不久,陶红蕊开始出现异常反应,时常反胃作呕,且底不见红,意识到可能身怀有孕,便一时慌了手脚。因为,她知道黎鸿远没那能力,腹中胎儿定不是他的骨血。要是这事被其公婆及丈夫知晓,保不准定她一个“不守妇道”之罪,将她扫地出门或关猪笼沉水。于是,她只得先用布带紧束肚腹,穿宽松外衣,以作掩饰,以后再慢慢想办法处理。

一天早晨,陶红蕊正在换衣服,婆婆突然闯进她的房间。她当即下了一跳,但已掩饰不及,只得急忙扭过身去。当婆婆发现陶红蕊凸得鼓圆的肚皮,高兴至极:“红蕊,我们早就发现你经常呕吐,你果真是有了!”然后,又伸手去摸着她的肚子问道:“几个月啦?”

陶红蕊见婆婆并无惊讶之状,而且还如此高兴不已,估计她也不知实情,心悬之事一下落了地,也用不着再遮遮掩掩和欺瞒隐蔽:“三、四个月了!”

从此,黎家人都乐开了花,觉得后继有人,香火不断,便对陶红蕊百般呵护,万般疼爱……

“后来,就生下了你!”陶红蕊讲述完这段孽缘,然后又直盯着黎鹏飞说:“生下你之后,你爹才从城里回来。其实,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到城里并非去做生意,而是去一家纱厂做工。他回来之后,就再也没出去了,一直在家打猎,种地,全身心地呵护我们母子两。”

十、将军难为修墓碑

陶红蕊讲述完她那段荒唐可悲的孽缘故事,同时也揭开了黎鹏飞鲜为人知的生世之谜。她心里五味杂陈,既感到愧疚,也感到欣慰。愧疚的是自己未守妇道,对不起黎家祖宗;而且还葬送了王莽子的性命;欣慰的是,儿子终于有所出息,而且还当了大将军,为黎家宗族增了光添了彩。

黎鹏飞陷入久久地沉思,心乱如麻,觉得此事荒唐至极,且又事关自己生世。如果传扬出去,恐怕有辱黎家门风和自己的声誉。甚至还可能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陶红蕊看着儿子久久不语,猜想他一定是知道了自己不光彩的生世而埋怨她这个无耻的母亲。于是,便说道:“飞儿,我知道你听说了后会心里难过,又怕影响你的声誉和前程。但娘已铸成大错,现已经无法挽回。我本不愿将这事告诉你,但哪晓得那鞭炮火炮作怪,怕你责怪县太爷办事不力或故意而为,才叫你去那土堆前试试,谁知又放响了。”她顿了一下又小声说道:“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呀!”

良久,黎鹏飞问道:“如此说来,那个王莽子才是我的真正父亲?!”

“是的!”陶红蕊果断答道:“你可别怪罪娘,我当时也是觉得他实在可怜,又加上生你爷爷和父亲的气,才作出如此荒唐的事!”她顿了一下又说:“其实,我并没想害死他,只是当时没想到他扛着沉重的箱子爬了那么大一坡,累极了,没歇息就匆匆做事,哪知他脱了阳!”

“娘,飞儿不会怪罪您,您毕竟是我娘。世上哪有儿女责怪爹娘的理。”黎鹏飞安慰道:“再说,一个人的出身不由他自己选择!这可能就是您说地‘天意’吧!”他顿了一下,又说道:“我想,其实这事好像是他们故意安排好的!”

“你也这样认为?”陶红蕊惊讶地问道,然后又说:“其实,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但却一直都没想出过所以然。”

“嗨,别再劳思费神了,过去之事也就过去了!”黎鹏飞振了振精神:“尽管我不是黎家骨肉,但他们毕竟养育了我十年!我不可绝情;王莽子是我亲爹,尽管他没尽抚养之责,但我不可不认!”

因此,黎鹏飞请来工匠将黎树琵夫妇及黎鸿远和王铁匠父子的坟修缮一新,并砌了坟头、墓院,还种上了苍松翠柏。几所坟全都一模一样,但均未立墓碑。这就又给人留下了一个谜。

后记、解密黎树琵“盗风水”

读完这个故事,你认为是黎鸿远“命根”伤失功能,陶红蕊与王莽子偷情生了黎鹏飞。黎鹏飞生逢其时当了将军。其实,这都只是整个事情的表象。其中真正的奥秘,除了黎树琵外谁也不会知道,恐怕就连当年那个游方道士也未曾料到会出现后来这有悖人伦的怪事。

当年黎树琵得知王铁匠葬地是块风水宝地,都一直想方设法占为己有。但又不能将自己祖先移葬至此或等以后他自己死了藏在此地,唯一办法就是借王铁匠家的根脉,以此盗取他的风水。

黎树琵那宝贝儿子黎鸿远被野猪伤了命根,无法为黎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而且又想起那个游方道士无意间泄露了王铁匠葬地风水及王莽子在码头当力夫的情景。这就使得他萌生了“借种生子”的念头和占据王家“风水宝地”的信心。因此,他就打起了王莽子的主意,故意将黎鸿远支到城里去做工,让王莽子送陶红蕊回家,给他俩创造偷情借种的机会……

那天,黎树琵一直暗中监视。当看到陶红蕊与王莽子跳进沙凼,心中暗喜:此事已成八九分。后又见陶红蕊独自慌张而出,他又深感蹊跷,便于当晚去偷偷察看。见莽子已死了,他便仰天长笑:“这真是天意呀!”——这已印证了游方道士的话:“……他(王铁匠)的第二代葬在此地……”然后又刨些泥沙将王莽子尸体掩埋,直至即将下雨后方才离去。谁知当晚的暴雨又帮了他的大忙,将整个沙凼填平。

后来,陶红蕊身怀有孕,全家人并不感到惊奇,反倒对她百般呵护,万般痛爱。因为,他老伴及儿子黎鸿远尚不知其中秘密,都还以为媳妇肚子里的孩子就是黎家的种。

尽管,后来黎鹏飞远离家乡,下落不明,但他都深信黎鹏飞命大福大——“杂种儿子出好汉”,而且将后定会大富大贵——因为,那个埋王莽子的沙凼渐渐凸起,渐渐长大,以致变成了一个“大沙丘”,这就是风水术中的“坟长大,家必发”的预示。尽管黎树琵未亲眼看到他孙子黎鹏飞已经成为“镇南大将军”,但他也会含笑九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