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個體戶,他們都做些啥生意?

40年前的个体户,他们都做些啥生意?

40年前的个体户,他们都做些啥生意?

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春雷乍響,開放個體創業,解禁鄉村家庭工業,恢復城鄉小商品市場。“個體戶”橫空出世!

南陽皇糧國稅博物館收藏的十數份由南召縣革命委員會頒發的毛筆填寫的“工商行(79)字”“個體”營業證照,讓人回憶起“個體戶”這個幾乎與改革開放同時出現的詞彙。也就是從“個體戶”開始,中國的經濟進入了轟轟烈烈的市場經濟時代。

從“個體戶”到最早一批“萬元戶”,再到今天遍及各行各業的民營企業家,改革開放40年鉅變,書寫了一部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歷程紀實。

40年前的个体户,他们都做些啥生意?

1早年的個體戶,乾的都是小營生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197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第一個有關發展個體經濟的報告,提出“各地可根據市場需要,在取得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同意後,批准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閒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個體戶”這個稱呼被載入中國經濟史冊,個體私營經濟就此起步。

40年前的个体户,他们都做些啥生意?

1979年的“個體”營業證照

1979年10月21日,南召縣東風廠豆腐冰糕組負責人周心有申請在東風廠從事豆腐冰糕業務的營業證照頒發下來。所羅列的項目中,經濟性質為“個體”,業務範圍為“服務”,加蓋南召縣革命委員會公章,完全符合國家政策。自此,在東風廠從事豆腐冰糕經營的周心有正式成為持證合法經營的“個體戶”。

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特別是冬季、春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但是,到了夏季氣溫高,豆腐很容易發酸變壞,想放長一點時間就需放置冰塊。在製冷技術不夠普及的年代,一些豆腐作坊夏季不再生產。

東風廠作為軍工企業,有較好的製冷設備,夏季既可以生產冷飲,對於豆腐的保鮮也提供了方便,因此,周心有申請豆腐冰糕經營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與周心有同時獲得個體營業證照的還有李樹興、張松芳等人。從這些證照可以看出,最早一批個體戶乾的都是些小營生,比如縫紉、理髮、軋面、修理電器、賣小百貨、做小吃等,雖然是小營生,卻大都是民生消費中需求較大的項目。

2比個體戶“第一”,還早一年多

被稱為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個拿到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的人是浙江溫州人章華妹,她在1979年到溫州市鼓樓工商所辦理營業執照,一年後的1980年12月11日,章華妹從鼓樓工商所拿到了由毛筆書寫的“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證號為“10101號”,經營範圍為“小百貨”,開業日期為“1979年11月30日”。

40年前的个体户,他们都做些啥生意?

南召縣東風廠周心有等人,則是1979年10月21日拿到個體營業證照,比章華妹的早了一年多。

在60後、70後的記憶裡,個體戶這個稱謂在誕生之初並不怎麼光彩,基本上就是待業青年、回城返鄉無業遊民的代名詞,有很大的社會歧視性,從業者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當時社會上甚至還流傳著“一國營二集體,不三不四幹個體”的說法,但是,他們最終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世人的認可和尊重。

40年前的个体户,他们都做些啥生意?

很多人還記得,那時候普通家庭的月收入只有幾十元,存款在萬元以上的家庭相當了不得,被稱為“萬元戶”。而這些“萬元戶”多是個體戶。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先富起來”的一批人,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個體戶再也不是個貶義詞了。

早期的私營企業家,有一部分就是從個體戶起家,逐漸積累發展起來的。今天,個體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3從一根冰棒,看40年滄桑鉅變

個體戶的勤勞和奮進,不僅改變了他們自己的命運,更推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斗轉星移四十年,滄海桑田一揮間。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獨特的回憶。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都有這樣一幅圖像:小商販手提裝滿冰棒的雪糕瓶或一個保溫木箱子,走街串巷,叫賣聲迴盪不絕。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城市街頭的印記。從證照上看,周心有是從事豆腐冰糕業務的。在他的營業證照上,書寫冰糕時,將冰糕的“糕”字書寫成藥膏的“膏”,這不僅僅是因為筆誤,很大原因也是因為當時冰糕作為消暑飲品不夠普及。

40年前的个体户,他们都做些啥生意?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冰糕,其實就是冰棒,由水加糖冰凍而成。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冰棒是少數的零食之一,炎夏,吃一根解暑的冰棒非常奢侈。 那時的冰棒很便宜,一根才三五分錢,所謂吃冰棒,是不能一口一口咬著吃的,咬一口能把牙齒磕碰掉,得含著、吮著吃,直到把整個嘴都凍得麻麻的。就是這樣的冰棒,當時的農村也鮮有出售。到上世紀80年代以後,農村供銷社開始生產,農村的夏季方有冰棒叫賣聲。

而今各種冷飲冰糕應有盡有,花樣翻新,營養美味,還可以在家裡根據自己的口味製作,方便省事。夏日炎炎、烈日似火,喝一口冷飲吃一個冰糕止渴舒心,幸福感滿滿。這些,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美好生活!

本報記者 王 平 文/圖丨部分圖片來源 網絡丨責任編輯 陸晨君丨監製 於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