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台阶叫不顺|学诚法师答问十分

有一种台阶叫不顺|学诚法师答问十分

换个角度来看,每一个不顺,都是在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欠缺的地方,都是在磨炼耐心、考验发心。就像考试一样,没考好,就去强化薄弱点,而不是面对低分自卑绝望。正面去解读,不顺就成了向上的台阶;负面去看待,不顺就成了前进的绊脚石。

——学诚法师

网友:请问法师,应该怎么看待无常?隔壁邻居突然就去世了,虽然和邻居不怎么接触,可心里一直感到很郁闷,觉得太可怕,太突然,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觉得低落和害怕!请法师开示!

学诚法师:死亡是这一生的终结,下一生的开始,所以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对于来生没有把握。

平常人忌讳谈死亡,故意忽视无常,不面对、不思考,而学习佛法的人专门要修“念死无常”的功课,就是去思维死亡随时都会降临,这样才能更加珍惜每一天,更清醒、更积极地过好每一天。

网友:师父,弟子在面对比自己略强的人时,总是不自觉地生起嫉妒心;在别人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之后,便起嗔恨心。请问,应该如何消除自己的嫉妒心、嗔恨心?

学诚法师:嫉妒、嗔恨都是很不容易消除的,只有不断去建设内心,让它更高远、更宽广,慢慢嫉妒心、嗔恨心就会淡化。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多思维效学自己的榜样;发广大心,去面对和包容更多人,承担更多的责任。

网友:师父,面对别人的求助,弟子有时不愿意做,但是又怕别人不高兴,又担心没有行菩萨行满足众生愿,感觉好纠结。恳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要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操作层面,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等,随力随分去做。

网友:师父吉祥!最近工作上各种不顺,陷入自卑的情绪,很难应付。佛法里面是否有自卑相关的原因,修行求世间福报,也是可以的吧?

学诚法师:换个角度来看,每一个不顺,都是在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欠缺的地方,都是在磨炼耐心、考验发心。就像考试一样,没考好,就去强化薄弱点,而不是面对低分自卑绝望。

正面去解读,不顺就成了向上的台阶;负面去看待,不顺就成了前进的绊脚石。

网友:孩子准备中考,弟子每天诵经念佛回向给她,但内心还是紧张。深知母女连心,弟子这样是会影响孩子的。师父之前也有开示,教导世人如何排解焦虑。弟子愚笨,对于孩子的升学考试,始终做不到平常心面对。求师父慈示!

学诚法师:吃饭、考试,这些事情都是家长代替不了的,是孩子自己的事,正如佛菩萨无法代替众生解脱一样,他们只能指引方向,所有的路都必须每个人自己走。家长替孩子着急、紧张、焦虑,不如信任、鼓励、包容,怀着“让他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心态,来成就一份既亲密又独立的母子(女)关系。

网友:师父,我快被烦恼压垮了,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烦恼有许多,但根源是错误的见解和执著。每天给自己留半小时,恭敬读诵《金刚经》。

网友:师父您好!我因一时对公司不满,跟外人说了一些对老板和同事有意见的话,结果被老板发现了。虽然他没明说什么,但我心里非常惭愧。其实,以前老板对我不错,所以此事让他对我非常失望。师父,我不想离开,可觉得在这里没什么希望了,即使我向他道歉,他也会认为我人品有问题,该怎么办?恳求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自己造的业,自己负责。该道歉就道歉,该承受就承受,更重要的是,以后要学会把握自己的身语意。

网友:师父,今天早上看到一个共享单车,被人用锁锁住独占了,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把这个车给推到那人找不到的地方,让他独占不成,来惩罚他。我爱人就说我太过“我执”。类似的问题我一直都很困惑,如果路见不平不能一声吼,那社会不就是小人更得意,公平正义就得不到伸张了么?请师父明示。

学诚法师:伸张正义、惩罚恶业,都要从慈悲心出发,而非从嗔恨心出发。愤世嫉俗的人发心都是好的,但是容易起嗔心,用对立、斗争的心去解决问题,这样走下去,却会是另一种恶法,产生更多的冲突和伤害。解决社会的问题,归根究底要解决人心的贪嗔痴,建设美好的人心净土。

网友:法师好!近来,八十多岁的外婆摔断腿,在家养着,父辈在好好地照料她。我离得远,能做的事情就是多打电话缓解一下老人家的寂寞。可是我打电话的时候,会害怕她老人家在电话那头诉说她的痛苦。听到她痛苦,我又无能为力,就觉得难过。应该怎么去思维?

学诚法师:要去想,她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需要信心时给她鼓励,需要亲情时表达出爱和牵挂,需要安慰时软语慰藉,需要陪伴时听她说话。不要仅仅被情绪牵动,自己心不乱,才能帮助到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