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閱讀,一定要用心體味經典

暑假即將來臨,無論是初中生還是高中生,如果假期要大家讀一定數量的古詩文,恐怕沒幾個人會願意。估計只有個別的學霸們才會硬著頭皮去讀,沒有半點意思,還讀的挺認真。


這多多少少給人一種滑稽的悲壯感。或許孩子們硬著頭皮讀古詩文的時候,他的頭腦中一定回應著孟子的名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是的,我們的文言文和古詩,即使到了今天也不怎麼受待見。如果不是因為考試的內容,恐怕早就被束之高閣了。

這和我們的早期教育有關,也和我們的課堂教學有關,更與我們的閱讀氛圍有關。

暑假閱讀,一定要用心體味經典

先說說古詩。

在人生的早年,孩提時代的我們,誰不會背幾首唐詩呢,從駱賓王的《詠鵝》,到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好多孩子會被許許多多的詩,這是炫耀的資本,好像僅此而已。詩裡面講的是啥?孩子們不會深究,家長們也並不在意,然後上了小學,小學的課本上依然有這些事,老師沒讓大家背過,之後是一成不變的上下句的考題,也是僅此而已。到了初中會增加幾首長一點的詩,有限的幾首古風和七言律詩,匆匆的課堂的講解,然後是機械的考背誦,偶爾有情境默寫,其實也不過是機械背誦的變體而已,題乾的設置簡單的不行不行。到了高中階段,《長恨歌》等篇章走入我們的課本,還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句子美則美矣,可是抵不過高考指揮棒的一頓痛打。高考的試題當中,自然也會有課外的閱讀,但因為特定的情境,應付考試的成分多,領略詩歌之美的成分,已經很少很少。

暑假閱讀,一定要用心體味經典

一個號稱詩的國度,詩歌僅僅在考試之中扮演一席之地。一分壓倒一操場人的時代,沒有詩意只有遠方。

再說說古文。

兒時聽過的許多寓言故事,其實都是來自於古文。《兩小兒辯日》,《愚公移山》是來自於《列子》,《精衛填海》,《女媧補天》是來自於《山海經》;童年的時候,我們只知道故事,而不知道故事的出處。等到上了小學或初中的時候,才似曾相識。文言文的課堂上,更多時候強調的是語言,以初高中階段而論,更多時候講的是虛詞的用法,作業則是機械的翻譯,死板的背誦,並沒有多少生趣。《遊褒禪山記》《前赤壁賦》《過秦論》《六國論》等經典的篇章,雖然學過之後讓我們受益匪淺,但學習的時候確實並無多少快樂,見過了太多的同學,被折磨的死去活來。對於文言文可能的熱愛,也許大多被此時謀殺。

我們該怎麼辦。

以上是被動學習文言文的無奈的苦衷。如果僅僅把文言文當成一種考試,的確苦海無邊,卻又無法回頭是岸。既然無法迴避,何不積極面對?

暑假閱讀,一定要用心體味經典

暑假的時候,希望大家能夠按照老師要求的篇目,自己去讀這些文章。沒有課堂任務,輕鬆自在去讀,便會有另一番心境。你所讀的不是某一些具體的實詞和虛詞,不是很難的句式。以你們自己已有的修養,你們所發現的,一定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或鮮活的古人。當你翻開書本的一剎,他們穿越千年和你對話。讀《女媧補天》,你可能會聽到女媧的嘆息;讀《陳涉世家》,你可以感受到壓抑已久的怒火……

讀詩歌來說,讀張耒的《初見嵩山》:“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像這樣的詩句,即使你不瞭解詩人的生平,你也能讀到古文中略感釋懷的情景;讀《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你依然能體會到歲月更迭風景所帶來人心情的變化。

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展開這些經典的篇章,用心去讀,不一定非要去刷習題,求得一個什麼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